梁振山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1-0018-02
構成藝術是現代視覺傳達的基礎理論,是現代應用設計的基礎。隨著自然科學和哲學認識論思想的發展,人們對于事物內部結構探討更加知識化、社會化、科學化、秩序化。二十世紀初,科學自然形態構成觀的產生,帶來了新的設計思想和新的設計教育體系。通過事物發展變化現象,認識掌握其內部結構因果關系,從結構的整體上分析其內在基因,從成分之間的關系中發現規律,研究形象的創造、形象的關聯與形象的排列方法;在藝術范疇中,其構成的實質性內容遍及現代應用設計,逐步以客觀存在中平面形象的創造歸納、色彩形象的創造歸納、立體形象的創造歸納為主要視覺傳達體系,形成科學化現代藝術設計的思想理念。
1919年4月創建的、以建筑家華爾特·格羅佩斯為校長的德國包豪斯學院,和被后人稱為藝術改革與藝術教育先鋒派的畫家、雕塑家、哲學家、建筑師、工程技師、教授組成的“包豪斯”新的教學體系的誕生,特別是當荷蘭“構成主義派”代表人物杜斯伯格來到之后,在象康定斯基、保羅·克利、那基及校長的支持下,初步確立的“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之“三大構成”現代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基礎理論。構成教學所占據包豪斯現代藝術設計課的主要地位,極其深遠地促進了設計教育和工商業設計理論的變革,影響著現代應用設計的革新。
一、不同藝術概念而同等藝術地位的平面構成和色彩構成關系
構成藝術的基本規律適用于所有的構成設計。平面構成亦為二次元構成,即平面設計中基本要素的構成及其形式規律,是在二度空間平面內用簡單的、抽象的形體來構筑復雜的變化結構,并通過抽象形態體現形式美的法則,培養形象思維的敏感性,反映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理想——構成設計所需要的圖形。平面構成,作為一種視覺形象的構成方式,主要研究在平面設計中如何以最基本的點、線、面形態要素與其大小、方向、明暗、空間、色彩、肌理等構成要素創造形象、處理形象與形象間的聯系;而又如何運用相互關聯、密不可分的最基本形態要素與構成要素去排列所創造的藝術形象。
二、立體構成的過程是一個分割到組合或組合到分割的過程
包豪斯構成課的主要教師那基,在他《藝術家的抽象》中是這樣解釋構成的意義:“我們發現了廢棄的金屬零件、螺絲釘、插銷和機器,我們將它裝釘在木板上并使它們和圖畫結合,在我們看來似乎只有運用這種方式才可能真正創造出空間語言,創造出正面和側面感覺,創造出更為強烈的色彩效果。”相對平面構成而言,“三大構成”中的立體構成則揭示了立體造型的基本規律和立體設計的基本原理。由此,立體構成這門研究空間立體造型的學科,便成為進行立體設計的專業基礎;而形成立體構成的“點”“線”“面”“體”四種要素,則屬于相對連續的、循環的關系,它們沒有具體嚴格的區分,卻與幾何學上的點、線、面、體有著很大的差異,所屬的“點、線、面”要素與“體”要素一樣由二維空間成為三維空間,增加了相應的厚度或高度,因為它們是把屬于概念性的幾何學上的點、線、面、體變成了既視覺化又觸覺化了的東西。
三、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進行是包豪斯設計思想和價值理念
“構成”是設計教育的主要基礎課,是設計和造型的基礎之一,不但可作為其它造型藝術的課程來實踐,而且對于普通教育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與素描課相比,構成不以客體的模特進行寫生,而是將客體推向原始點,找出其各種要素,然后按照美的原則滲入作者的主觀愿望和感情,由此組合成一個新的形態。構成的形態傾注了作者的感情,反映出一定的生活節奏,體現了一定的思想情緒,與現實生活有一定的間接聯系。構成所涉及的問題廣泛,它包含純造型藝術所需要的營養,更具有獨立的形成原理、基本要素、結構方式,并且向造型藝術之外的、更為廣闊的領域滲透,包括數學、力學、材料學、光學、心理學等等,使造型藝術的基礎原理更為明確和發展,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各類造型藝術家的素養。
四、包豪斯宣言的宗旨之一:“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
現代設計學的可變原理告訴我們:現代科學、物質、技術和藝術的發展、功能和藝術、物質的第一性和審美的從屬性,都是隨著社會事業的發展變革而轉化的。由此,現代設計在產品的功能和技能問題解決之后,特別強調了審美的重要性,即“首先滿足人類的生理需求,其次滿足心理需求”的兩個重要成分。包豪斯把“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作為宣言的宗旨之一,明確了設計的概念,完美和發展構成設計的觀念,逐步從新的思維方式、新的美學觀念建立起一個新的造型原則。
人們把包豪斯自1919年4月到1933年7月這段僅有十四年多的艱辛歷程稱為“包豪斯探索”,盡管其“探索”從誕生到結束所經歷的時間很短,可它對藝術創造所做的歷史功績是難以磨滅的。由于包豪斯從理論上缺乏預見性,沒有認識到“審美是無限的,功能和機能可以分階段得到相應解決”的現代設計學可變原理,而反對傳統、排斥自然,在美學上失去了造型基因;拋棄了可變的重大元素,因而缺乏一個體系的有力支柱,是抽象缺乏依據,無法確定造型對象的美,造成格羅佩斯與其合作者只能認識“有形”的功能而不能認識到“無形”的功能,導致因美學沒有站住腳而不能得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