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克友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2-0075-02
我從2010年秋開始從事中職英語教學,之前就已經聽說,職高英語簡單,開始教學時,也的確覺得簡單,英語難度也就是初一、初二的水平。然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慢慢地發現,教材雖然容易,但是想教好,學生想學好并不容易,想真心地讓教師、學生從心底里說出:中職英語,我愛你,并不容易。下面從以下幾點,來說說現在我個人認為的中職英語教學情況。
一、存在的問題
(一)生源英語基礎參差不齊,普遍較差
中職學校的生源大部分是無法升入高中或者連初中都沒有畢業才選擇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他們大部分英語基礎知識很差,有的甚至初中就沒有學過英語。許多學生英語學習目的不明確、缺少興趣、很被動。許多中職學生,相較于普通高中學生來說,學習的目的不夠明確,學習主動性不強。調查表明:有一部分學生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學習態度。他們對于英語學習不感興趣,沒有主動性。在思想上,他們認識不到“學英語是為了什么”“學專業英語又是為了什么”等等問題的重要性。
比如,現在我帶的班里一個學生,在我和他談話讓他好好學習英語時,他甚至對我說,如果讓我學英語,我就不上了。當時,我就有點生氣地說,你就是不上,也要學英語,結果,第二天,他真的沒來學校,給我發信息說,他不上了……這可讓我非常驚訝,后來,去住處才找到他,好說歹說,才把他勸回到教室。
正常情況下班里不到3%成績較好的學生能流利地朗讀課文,進行簡單日常會話,具備相應的寫作能力;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個別的學生甚至不知道二十六個字母的正確書寫方法。由于基礎較差,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沒有學習熱情,他們對英語課由聽不懂到聽不進,最后對英語產生厭學、反感情緒,英語教師也因此成了不受學生歡迎的人,從而造成了英語教學的困難。
(二)教學模式陳舊落后,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職業學校英語教學還是以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方法為主,教單詞,講課文,照本宣科,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局限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學習潛能的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中心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服從地位,學生參與的機會很少,沒有時間去思考,學生毫無選擇地接受老師教授的一切。在當今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進行教學的情況下,很多中職學校的英語課還處于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臺錄音機的傳統教學模式中,這無疑嚴重影響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使英語學習處于枯燥的講解和被動的應試中,往往是老師在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臺下昏昏欲睡。
(三)現行中職英語教材偏難,學生難以接受
由于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現行英語教材內容偏難,偏深,內容偏多。我現在教學所使用的教材是外研社的,教材整體與學生的英語基礎很難銜接,學生無法接受與他們實際基礎和起點相差甚遠的教材內容,學生普遍感到學習英語很吃力,更談不上對英語感興趣,導致教師無法按教材正常授課,無法完成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尤其是拓展模塊,課文選材上,盡管比較新穎,題材時尚,但是課文太難,學生無法接受,只有第五單元Healthy Life 講解健康的文章,學生才易于學習和理解。
二、采取的對策
(一)提高對英語基礎課學科價值認識,重視英語課教學
職業教育系統內部那種認為學生英語基礎差,能教多少算多少的思想存在,導致了英語教學質量不高,教師缺乏教學熱情。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加強英語基礎課學科價值的認識,英語課教學,不僅關系到學生成為一技之長的“技能型”人才,還關系到學生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因此,我們要提高對英語基礎課教學在中職學校教學的重要性認識,將英語基礎課的教學安排放入整個人才培養方案和整體結構中,使英語基礎課真正體現其學科的價值。根據專業特點,選用適宜的教材,教材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工具,好的教材可以起到鼓勵和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作為中職學校的英語教材應該考慮到其專業特點的基礎上,突出崗位特點,選擇與學生英語基礎盡量相銜接的教材。在基礎英語的選材方面,首先應該注重語言交際的功能,增加一些對學生就業有益的內容,如英語招聘廣告、簡歷和求職信等。在專業英語的選材上,要有一定量的學生畢業后接觸到的產品簡介、操作說明和維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但不宜過于專業化和學術性。
(二)因材施教,實行分層教學
近年來,由于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普遍下滑,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學習習慣和接受能力有較大差異,無論是采用高要求,還是低起點或是抓中間、帶兩頭的教學模式,都只能面向一部分學生,而使其他學生得不到應有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對學生實行分層教學不失為一種務實有效的方法。打破原有的班級體制,讓不同班級同級別的學生在一教室學習,在分層次教學中,由于學生的知識程度相對接近,一方面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能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長,學有所得,另一方面便于實施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其學習積極性內在動力的有效手段。英語教師應在科學設計教學過程和優化訓練形式上狠下功夫,為全面發展學生素質服務,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努力營造英語學習的環境。一要有效利用有聲系統,定時播放英語聽力材料,創設感受空間;二要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外活動。比如英語歌曲比賽、英語演講比賽等。平時,我會時不時地用錄音機播放些經典的英文歌曲讓學生聽,比如《Yesterday Once More》《Right Here Waiting》《Lov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等等。這些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用英語交流的環境氛圍,能大大地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總之,英語課作為中職學校各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在教學中盡管有不少的困難,新教材的使用也還處在探索和摸索階段,只要我們中職英語老師開動腦筋,積極面對在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中職英語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因時施教、因人施教、因類施教”,對學生進行各種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的指導,使他們明確學習目的,打牢學生的英語基礎,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為社會培養既有扎實專業知識,又有一定英語素養的“知識+技能”型高素質的“藍領”工人。讓我們中職英語老師和中職學生,一提到中職英語,都會說:中職英語,想說愛你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