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露
小學生天生愛玩,活潑好動,游戲對其有巨大的吸引力,將游戲融入課堂教學中,不但可以學到數學知識,同時可以渲染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同時收獲快樂。
一、創設情境,游戲導入
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更要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技巧。實踐教學中,教師一般不會直接進入教學主題,而是使用游戲、故事等方式進行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游戲的設計必須科學合理,否則不僅無法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反而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游戲的設計要綜合學科特點、學生接受能力、基礎知識以及興趣愛好等多方面因素。
例如:學習“4的認識”時,教師設計了一個“游動物園”的教學情境,使用投影儀展示動物的圖片,并要求學生認真觀察這些圖片,找出數量“4”,學生經過觀察和思考,找到了很多,如:有些動物有4只腳;兩只熊貓有4只耳朵等。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數學知識,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再例如:學習平移和對稱時,教師利用學生喜歡繪畫的心理,先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了軸對稱圖形,讓學生細心觀察這些圖形的特點,然后鼓勵學生設計一些軸對稱圖形,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對稱軸知識的要點,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調動熱情,積極參與
將游戲引入課堂教學,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意識。有些學生雖然十分樂于參與實踐活動,但是動手能力差,不僅無法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反而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影響課堂教學質量。采用游戲進行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多種器官,促使學生手腦協調發展。例如: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時,教師準備了17個蘋果,如果平均分給5個人,每人分幾個?還剩下幾個?如果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幾個?還剩下幾個?然后又拿出13個蘋果,同樣分給4個人、5個人,那么每人分幾個?還有剩余嗎?剩余幾個?將學生進行分組,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學生紛紛踴躍參加,積極性非常高。在游戲中進行學習,不僅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同時使學生收獲了快樂,取得雙贏的效果。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上課的過程中,學生經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或者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的問題,而使用游戲進行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學生注意力集中,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樣以有余數的除法為例,教師可以設計游戲“小紅帽”,首先邀請8位學生上臺表演,這8個學生一起喊:老狼老狼幾點了?教師說:“3點了!”然后每3個人抱在一起,那么請其他學生回答:“還剩下幾個人?”教師可以靈活變化“小紅帽”和“老狼”的人數。這渲染了課堂教學氣氛,使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活躍了學生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
三、鞏固記憶,游戲深入
俗話說“熟能生巧”,但是枯燥的口算與計算只能使學生感到厭煩。如果將游戲融入課堂教學中,可以避免學生產生消極的不良情緒,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保證課堂教學水平。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不斷增強,成就感不斷增加,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并再一次追求成功。例如:學習口算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組織口算接力比賽,學生紛紛踴躍參加,不僅口算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同時激發學生口算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口算接力比賽中。
教師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為學生創設簡單有趣的課堂小游戲,如:小貓釣魚、對口令、奪紅旗以及小動物找家等。引入這些小游戲,可以使枯燥的計算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在游戲中學習,不僅可以增長知識,同時也會收獲快樂,滿足多方面需求,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早日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得到廣泛的認同。將游戲融入課堂教學中,能夠使抽象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眼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使用游戲教學,鍛煉了學生思維的靈活度與敏捷度,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