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輝


著名化學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學實驗教學是全面實施化學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是化學學科素質教育的有效組成部分。化學實驗以其豐富的內涵在通過化學教學培養學生的素質中以發揮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可見,化學學習如果沒有化學實驗,就像植物沒有見到陽光,肯定是學不好的。化學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就應該讓學生從實驗現象中去認識事物,并通過自己的操作來培養各種能力,進而促進思維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當前,基礎教育改革正向縱深發展,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應該切實加強實驗教學。福建省高考考綱總結了22個重要實驗,高考對實驗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但許多農村普通中學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對此,本人采用訪談及調查問卷的形式對農村普通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及思考。
一、農村普通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現狀
1.教師方面
蘇教版化學《必修1》《必修2》及《化學反應原理》中涉及很多的實驗,分別以“觀察與思考”“活動與探究”等形式嵌入到教材中。課程注重學生的親身經歷與體驗,希望達到學生在做中學,在做中思考的目的。但農村中學受硬件的影響,教室沒有投影儀,不利于教師展示演示實驗。教師做演示實驗往往是前排幾個同學能看清楚,后排同學基本無事可做。而學生分組實驗又存在課時不夠,教學任務完不成的問題。有時一個課時中有四個實驗,等教師做完演示實驗并讓全班同學觀察后,一節課也快下課了,教師只好三言兩語結束課程,很難給學生思考探究的余地。留到下一節課再探討也不現實,在高一,一周只安排兩節化學課,三四天后再上課,學生早已忘記了前一節課的內容。就這樣,一個課時的內容被煮成了夾生飯,效果很不好。面對這種教學實際情況,農村教師往往選擇好好講實驗,學生做幾道習題鞏固。
另外,要準備一節學生分組實驗課,需要化學教師多花很多時間:要設計實驗報告,要通知實驗員,要交代學生注意事項,要提前預做實驗以防實驗藥品儀器不過關導致實驗不成功等等。在這個以學生為本的時代,教師要保護好學生安全,而農村普通中學學生化學實驗基礎差,自制力差,部分學生的注意力會分散在實驗藥品儀器上,而根本沒注意老師在講什么,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教師感覺責任重大。同時,在這個網絡時代,教師想獲得豐富的圖片,視頻資源是非常容易的,相比以上學生分組實驗的問題,教師更多情況下會選擇自己講實驗,讓學生觀看實驗視頻。
2.學生方面
通過對泉港六中初、高中部分同學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認為化學實驗對學化學知識是有幫助的:
而且,同學們也很想去實驗室做實驗:
但是,同學們的實驗習慣卻并不好,半數同學會去預習,少數同學偶爾會預習,甚至還有同學不預習:
做實驗的時候,還有一部分同學抱著“看電影”、完成任務的心態,盲目上實驗課。同時,這部分同學也令實驗教師擔心,怕他們會出現安全事故:
3.實驗員方面
學校實驗員配備不足。以一周一個年級六個班級做一個分組實驗來計算,僅高一高二年級,實驗員一周要準備12課時的實驗,加上高三有22個基礎實驗要完成,及老師的演示實驗,工作量非常大。對實驗員而言,一方面實驗準備工作、整理工作,廢液處理工作繁雜,另一方面學校給實驗員的獎勵機制不合理,干多干少一個樣或差別不大,所以實驗員不愿上實驗課。
4.學校方面
酸、堿、酒精等藥品的消耗量很大,常用儀器,如燒杯、量筒、溫度計、酒精燈、分液漏斗等易碎玻璃儀器又容易損壞。學校往往不能及時補充藥品儀器,導致實驗無法及時開展。
學校對化學教師的人文關懷不夠。化學實驗涉及的有毒液體、氣體較多,對實驗教師的身體影響較大。農村中學的實驗室基本沒有通風櫥,如果一個化學老師要做“氯氣的性質”的實驗,三個班連續上三節實驗課,就意味著他要和氯氣持續“打交道”三個小時,實驗教師的喉嚨肯定受不了。然而學校沒有對實驗教師提供這一部分的補貼,導致教師實驗的積極性下降。
二、對農村普通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現狀的應對的思考
1.教師對實驗的認識
首先,教師要真正走出應試教育的陰影,徹底轉變觀念。化學實驗這門課程是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操作中進行驗證,并在感性認識過程中,通過實驗技能知識的積累和獨立思考,不斷豐富觀察力、想象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把全面培養學生創新素質作為長遠目標,這樣才有動力克服克服困難,不計辛苦地安排學生實驗。
其次,教師要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教師在實驗中既是主導者又是參與者和示范者,不管會不會在課堂上做這個實驗,教師本身都要掌握各種儀器的用途、性能、構造、原理、使用方法、維修、故障排除等知識。教師要能夠根據實驗的目的和要求,以學校現有條件為基礎,改進和創新實驗。
最后,教師在化學實驗的問題上不能計較太多的個人得失,雖然實驗教學在職稱評定中沒有體現,但仍應堅守“實驗是化學的基礎”的信念,組織學生分組實驗。
2.學生對實驗的積極態度
首先,學生要知道,實驗預習能提高實驗課的效率,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
其次,教師要增強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應該對學生實驗準備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告訴學生從哪些方面來思考、分析、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
再次,對學生的實驗進行客觀評價,科學考核,并將考核成績納入學年成績。
最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家庭實驗,趣味性實驗提高學生實驗興趣,實現學生對實驗的態度從“要我做實驗”到“我要做實驗”的轉變。
3.實驗員的積極配合
普通農村中學的實驗員,除了要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和一定的實驗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竭力為教學服務的精神,具有為保證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而努力工作的精神。實驗員沒有教學任務,沒有升學壓力,同時也沒有直接和學生接觸,與學生缺少情感交流,因此,只有實驗員具有對事業的熱愛,對工作的熱忱,才能夠把工作做到周密、細致、耐心。
4.學校的人文關懷及硬件準備
首先,學校領導應該明白,化學科教師、實驗員積極準備學生分組實驗是為了工作的需要,是為了學生的長遠發展考慮,是教師的義務,也是教師的責任,但同時也需要領導的肯定和關懷。良言一句三冬暖,領導的一句肯定,老師們會覺得辛苦也是值得的。
其次,學校應建立、健全實驗教學的一系列規章制度,與化學教師、實驗員一起制訂出翔實、具體的標準。如化學教師必做的分組實驗,學校儀器藥品允許的前提下可做的分組實驗,分組實驗對教師、實驗員的補貼標準等等,用具體可操作的制度來保證實驗的進行。
最后,學校每年要加大財力的投入,解決教學中急需的物品的供應,保證儀器、藥品能夠保質保量供給,從而保證實驗教學課能正常開展。
總之,農村普通中學要開展好化學科的實驗教學工作,教師、學生、實驗員、學校四個部分應該統一起來,相輔相成,保證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