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明,吳 非
(國網浙江東陽市供電公司,浙江 東陽 322100)
供電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與發展研究
徐曉明,吳非
(國網浙江東陽市供電公司,浙江東陽322100)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了審計工作向信息化方向發展。然而,由于技術、管理和資源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國地方供電企業內部的審計信息化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發展進程緩慢。為此,通過大量文獻研究和實際考察,分析了審計信息化對企業發展的必要性,并針對目前我國地方供電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合理的發展策略,為我國供電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借鑒。
供電企業;內部審計;審計信息化
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審計功能越來越強大,審計環境也變得復雜起來。傳統的審計方式已經落后于時代的發展,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推動了傳統審計方式的變革。審計信息化成為完善企業經營管理的必要途徑,是實現科學審計的內在要求。電力是與人們生產和生活關系密切的支柱產業,審計信息化對供電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地方供電企業如何進行審計信息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1)地方企業審計信息化發展極不平衡。由于業務應用、人員配置以及技術發展等的影響使得各地方供電企業審計信息化建設的范圍和深入程度都具有較大的不同。這種不平衡性主要表現在省市級公司的審計信息化系統的推廣和應用程度不一。例如,一些管控業務系統、ERP審計系統等僅僅在部分試點公司運行,而其他公司并沒有應用。除此之外,還體現在審計信息化系統各模塊應用情況的不平衡。在ERP審計系統中對于財務模塊的應用程度就比物資設備等模塊的應用程度高很多。
(2)審計信息化技術仍不成熟。這里審計信息系統技術不成熟主要指的是系統管理的不完善、權限設置的不合理以及系統運行速度較低等。例如,對于審計綜合管理系統的來說,很多企業職業只將它用于對檔案的管理,而對數據分析和處理技術掌握的很少。在權限設置方面,使用審計信息系統的基層部門由于沒有更改或修正的權限,當出現問題時只能向上反饋,造成處理問題的效率較低。
(3)審計信息化軟件的利用率較低。ERP審計系統以及審計綜合管理系統是審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最典型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軟件,是目前現場審計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工具。然而,雖然審計系統軟件理論上具有著強大的功能,但是在實際中很多功能尚未被開發和利用,軟件的可操作性、與其他相關子業務系統的連通性以及信息的共享性等都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審計信息化系統的建設進程。另外,由于受到傳統固有審計思維模式的影響,地方供電企業的基層工作人員缺乏審計信息化的重視,沒有從思想上轉變傳統審計工作模式,從而導致其在實際工作中不能積極主動的使用信息系統軟件,降低了審計信息化軟件的利用率。
(1)建設供電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人員隊伍。提高信息技術在審計工作的應用能力,是審計信息化建設的保障。我國地方供電企業內部審計事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加強審計信息化人員隊伍的建設,強化審計信息化技術的培訓力度,從理論水平和業務技能兩個方面綜合提升審計能力。首先要企業要注重引進既具備審計專業知識又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其次地方供電企業要加強現有審計人員的學習和培訓工作。通過定期參加專業培訓班或開展經驗交流研討會以及向其他企業學習等多樣化的手段打造一支適應信息化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2)積極開發和利用審計信息化平臺。平臺有利于審計信息資源的共享和有效傳遞。地方供電企業建立內部審計信息化平臺,一是可以幫助審計人員對審計內容活動進行反映和監督,二是可以利用平臺可以加強企業其他部門與審計工作的溝通,及時發現和解決傾向性等不良問題,有助于企業的內部控制。
(3)完善信息系統功能,改進審計手段。審計信息化系統在地方供電企業的應用尚未發揮應有的作用。審計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應盡量結合地方供電企業內部審計的實際情況以及系統運行狀態進行優化,完善系統功能。同時,開發方還應與供電企業的財務、審計以及其他業務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對實際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解決。除此之外,在有完善的審計信息化系統的基礎上,實踐也最關鍵的環節之一。地方供電企業應加強對審計項目實施信息化審計的要求,使計算機審計切實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綜上所述,我國地方供電企業的審計信息化建設仍然處于發展階段,審計信息化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項需要長期探索和不斷完善的工作。我國地方供電企業的審計信息化道路任重而道遠,需要人員、技術以及組織上的協調配合,共同提高審計信息化建設水平,推動審計事業的科學發展。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9.021
F239.1
A
1673-0194(2016)19-0035-01
2016-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