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倫
本期給大家分享的這個“蒸大蒜水”,很多家長覺得特別有效,說自己的孩子,每次一咳嗽,用上這個蒸大蒜水,很快就會好!可是有的家長卻說:我的孩子用了卻毫無效果,這是騙人的!
嗯,我覺得,不要輕易使用“騙人”這個詞。中醫講究對癥,對癥了,立刻見效;如果沒有對癥,再好的方子也沒有效果。所以,我們要分析并了解的,是這個方子到底適應什么樣的咳嗽階段,什么樣的證候。
外寒階段適合用蒸大蒜水
那么,這個蒸大蒜水,到底是什么階段可以用的呢?
各位,這個方子是在外寒階段用的,外寒!外寒!外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簡單地說外寒時候的體征是:流清鼻涕、打噴嚏、嗆咳、舌質淡白、怕冷、頭項強痛。外寒階段很重要,這個階段守住了,很快外寒散去,人就恢復健康了。
現在,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們常吃的大蒜吧!
在外感防治方面,有研究顯示,大蒜具有強力殺菌的作用。大蒜中含有的硫化合物具有奇強的抗菌消炎作用,對多種球菌、桿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殺滅作用,是當前發現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強的一種。
在中醫里面,大蒜應用多是在外用的領域,比如外敷等等,那么,大蒜的藥性,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中醫認為,大蒜入肺、脾、胃經。清朝的中醫大師王孟英在他的食療著作《隨息居飲食譜》里面說大蒜:“生者辛熱,熟者甘溫,除寒濕,辟陰邪,下氣暖中,消谷化肉,破惡血,攻冷積”。
這里面,值得重視的是:王孟英認為大蒜生的和熟的藥性是不同的!這是重點,王孟英認為:大蒜生的會辛熱,而大蒜熟了以后,藥性是甘溫的。我們認為,生大蒜辛熱的藥性,可是散肺中寒邪,而熟大蒜甘溫的藥性,可以暖脾胃,去除脾胃的寒濕。
那么,該如何把兩者結合起來應用呢?
【羅博士手把手】
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該如何蒸大蒜水吧!
首先,我們來看看材料,它們是:大蒜三瓣(這是兒童的量,成人可以用七瓣)、冰糖一塊。
具體的做法是:
1、用刀把大蒜拍碎,然后剁碎,如果切成薄片也是可以的。
2、把大蒜放入蒸盅內(家中沒有蒸盅的可以用碗)。
3、把冰糖放進蒸盅。
4、加入適量水,大概的量約蒸盅高度三分之二。
5、把蓋子蓋上,防止蒸的時候,鍋蓋上的水滴進去(如果用碗的話,用個小碟子扣上)
6、把蒸盅放入蒸鍋中去蒸,大火燒開后,把火稍微關小一點,然后再蒸15分鐘即可,此時,大蒜水的顏色會有些淡綠的顏色。
然后,取出,放溫,喝里面的水。一天可以喝兩三次,喝的量可以循序漸進。要記住,每次要現蒸才可以,不要蒸一次,留著慢慢喝。
散肺寒除胃寒雙管齊下
那么,為何這個蒸大蒜水可以止咳呢?我的觀察是:在蒸開鍋十五分鐘后,大蒜半生半熟,大蒜水仍然具有生大蒜的辛熱藥性,可以宣肺散寒,但是,藥性和緩了一些,不至于孩子被刺激得難受;而另外一個方面,此時大蒜半生半熟,它又具有了熟大蒜的甘溫的藥性,可以暖中,去除脾胃里面的寒濕。
所以,這是一個一舉兩得的方法——一方面散肺寒,另一方面去除脾胃寒濕雙管齊下,同時起效。
適用寒涼體質的孩子
很多孩子,脾胃寒濕,比如常常喝冷飲,常常用寒涼之藥(比如抗生素),結果導致脾胃總是寒濕較重。他們舌質不紅,會淡白,容易打噴嚏,容易流清鼻涕,胃脘一旦受寒,就會疼痛,甚至腹瀉。
總之,這樣的孩子往往怕冷,容易處于體質偏涼的狀態。這種體質的孩子,脾陽不足,就容易導致感受外寒而咳嗽,這時候,用蒸大蒜水是比較有效的。
在服用了蒸大蒜水之后,極個別的孩子會嘔吐,甚至腹瀉,這都是半生不熟的大蒜,其甘溫之氣振奮了脾胃,導致寒濕向外排出的表現,不是壞事。
我的建議是,大蒜水比較適合三歲以上的孩子,太小的孩子恐怕還是嫌大蒜太辛辣了。
那么,什么樣的孩子不適合吃蒸大蒜水呢?就是那種平時體質較熱,容易上火,舌質紅,只要一感冒,立刻容易咽喉腫痛的孩子。這樣的孩子,雖然感受寒邪,但是容易立刻引起熱證,此時,是不適合吃蒸大蒜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