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兵++++王妍 王娟智
摘要:代理記賬作為一種新型社會性服務項目和會計管理方案,正被日益增多的管理者所采納,其市場發展前景可觀。但當前代理記賬行業運行過程缺乏規范性并滋生出諸多畸形的問題,如會計建賬體系不完善、原始憑證混亂、會計核算存在缺陷及政府監管不到位等。只有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加強記賬程序的管理,提高會計人員專業素質等才能促進代理記賬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企業 代理記賬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812(2016)16-0054-02
理記賬是指受委托的中介機構代理除出納之外的所有會計事務,是小企業成長的助力器。然而在代理記賬業發展和運行中暴露的諸如“廉價競爭”導致的劣質服務,違規建賬、不法記賬、虛假報表、偷稅漏稅等一連串的負面問題頻頻發生,長期以來并未得到有效監管,限制和阻礙了代理記賬業的良性發展,同時也對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為推動行業健康發展,2015年6月,中國總會計師協會代理記賬行業分會成立,2016年2月財政部頒布《代理記賬管理辦法》并于2016年5月1日起施行。分析代理記賬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代理記賬機構會計實務處理中存在的不足及缺陷,建立健全小企業代理記賬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小企業代理記賬的會計實務問題分析
近年來,在政府新一輪的經濟政策刺激下,我國小企業呈現碎片化的井噴增長趨勢,而與小企業會計事項聯系最緊密的代理記賬業務的需求也迅猛增長。據財政部首次全國代理記賬機構普查顯示,2012年新注冊的代理記賬公司達2 265戶,是2008年新注冊數量的2.4倍。然而,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和復雜多樣的財務行為使代理記賬逐漸陷入低價、劣質、無序的惡性循環圈。目前我國小企業代理記賬會計實務處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缺陷與不足:
(一)規范的會計建賬體系尚未形成
《會計法》規定,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賬簿,并保證其真實、完整,不得設置賬外賬,不得偽造、變造會計賬簿等。然而,近年來代理記賬機構出現的“賬外賬”等事件比比皆是,外部原因主要是行業的惡性競爭帶來的趨利性。節約管理費用是小企業選擇代理記賬的主要訴求,代理記賬機構為了吸引盈利微薄的小企業,同業之間廉價競爭,甚至出現“零元代理記賬”搶奪市場的現象;為了贏得客戶的“口碑”,打著“合理避稅”的幌子做“賬外賬”,代理記賬的法律意義已被“空心化”,成為小企業應付工商、稅務部門檢查的擋箭牌。內部原因則是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良莠不齊,一些代理記賬機構為節約成本僅按照規定聘請3名左右的正式會計人員,對于每月已流程化的會計事項處理,則從高職院校招聘不具有從業資格的學生來操作,這些聘用人員僅遵從老會計的意愿辦事,職業道德水平和專業技能不高,對不合理的建賬行為缺乏內部控制意識。
(二)原始憑證來源審查無序
監督和審核所有內外部原始憑證,確保其真實、合規、完整,是對會計信息質量進行源頭控制的首要樞紐,也是保障會計事項后續處理準確的基本前提之一。然而,這一行業基本前提卻在實際過程中被諸多記賬機構“靈活”規避。首先,原始支出憑證中發生的經濟業務與實際經濟活動事項不符。例如,代理機構月初將幾十個公司發票混亂穿插,“衣食住行”類發票分別計入管理費用、職工福利、招待費、差旅費和交通費,形成成本費用支出大于收入以規避稅費,有的代理機構甚至還編造人員名單領取各種勞務費等自制憑證而套取現金。其次,原始憑證的類別、填制日期、具體內容及金額因稽核不認真而出現各種錯誤。如商業發票填制項目應為商品批發、銷售之類,而類別欄列示的卻是復印費、承租費、勞務費等;2015年4月2日至8日出差,而發票日期為4月11日;公司明明配備有打印機、復印機,卻開具了高達幾千元的打印票據。再次,原始憑證支出憑證手續不齊備。如報賬發票無經辦人、證明人或領款人簽字便入賬,證明力不強。
(三)會計科目核算存在缺陷
會計科目正確核算的實現必須建立在會計人員熟悉業務的基礎之上。現階段,各企業內部與代理機構之間仍廣泛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企業通常只將發票收集好交給代理記賬人員,而在后續記賬處理過程中極少溝通,導致科目入賬錯誤,查賬時交代不清。如有的公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一直沿用委托記賬時的員工信息模板并在每月發放工資時假冒員工簽名,忽略了公司人員變動、工資增長帶來的會計核算以及稅費的調整。其次,由于被代理企業提供的資料不能得到有效的審計核對,代理記賬公司的賬本及相關資料都存在虛假的成分。如有的代理記賬人員為避免承擔責任,記賬憑證不簽字,對企業收到的購買、銷售發票,不管實際是否入庫出庫,均隨即按發票時間填制入庫單和出庫單附在記賬憑證后;還有代理機構一年甚至更長時間才去被代理公司實地考核,因實地盤存間隔較長使得賬實差異較大,為了“軋平”賬實數,采取人為調賬,隨意調整賬簿數字,極大地影響了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再次,代理機構屬于新興產業,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參差不齊,軟硬件條件相對落后。如大部分記賬人員雖然均設置了總賬和明細賬,但普遍存在明細賬設置不清的問題,模糊的科目設置使明細賬與總賬無法平行登記。
(四)管理機制與法律意識有待加強
《代理記賬管理辦法》規定,代理記賬機構必須建立完善的代理記賬業務規范和財務會計管理制度。一方面,市場的供需不匹配導致主動權掌握在委托方手里,代理記賬公司為以更低的價格招攬到業務,忽略了內部的管理和規章制度的設立。規范制度一般包括:會計人員執業規范、會計事項處理流程、信息質量控制規范、財務管理制度、會計檔案管理等制度。而實際處理業務的過程中,根本沒有系統的規范制度,代理機構承接業務主要是通過私人關系,因而業務操作不合理、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成為廣泛現象。如熟人介紹的業務礙于面子未簽訂委托代理合同,有的合同一式三份全置放于代理機構處,一旦出現糾紛無依據可循。另一方面,代理機構行業自律不足,政府機關監管不到位限制了代理記賬行業的有序發展。代理記賬機構的工作項目、業務處理方式等理應受到財政等有關部門有效的查驗,但由于事情瑣碎,使得對代理記賬機構的審查僅關注在記賬許可證上,稅務部門本應對代理記賬公司的稅務狀況進行嚴格的核對,但代理記賬公司只要按期納稅也就不再審查,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不法行為的產生。
二、建立健全小企業代理記賬對策研究
(一)完善代理記賬相關法律法規
首先,應廣泛宣傳《會計法》和《代理記賬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突出代理記賬的法律地位。如稅務機關的稅管員應利用自身與小企業聯系緊密的優勢引導其合法建賬,提升稅務服務質量。其次,經濟的發展,會計制度的改革,使代理記賬行業的會計業務復雜化。新的《代理記賬管理辦法》已頒布,要將相關規定落到實處,還必須制定相關的實施細則。再次,應加強行業準入標準的執法力度和管制,從源頭上制止游離于法律法規之外的代理機構的產生,以使代理記賬行業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相適應,推動代理記賬行業的有序發展。對一些有公司營業執照,但未獲得財政部門核準的代理記賬許可證的代理記賬機構加強管理,工商、財政部門應做好代理記賬機構的備案工作,嚴格把好進、退關,有效制止“黑帶”帶來的隱患。
(二)加強日常記賬程序的監督管理
代理記賬機構日常記賬程序長期以來處于紊亂狀態,而保持良好的日常業務處理效率是其業務展開的基礎和前提。第一,代理記賬機構應按照《代理記賬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專職從業人員不少于3名;主管代理記賬業務的負責人具有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且為專職從業人員;有健全的代理記賬業務內部規范。制定人員聘用制度和員工晉升機制,保證代理機構的服務質量。第二,代理記賬機構在業務處理上可以按步采取“流水作業法”,即機構安排專人負責審核原始憑證、輸入數據和稽查會計資料,達到按流程記賬且相互牽制和監督。稅務機關可與小企業負責人簽訂承諾書,要求其委派企業內部專人負責發票的管理,不虛開、濫用發票,保證票、貨、款、證一一對應。第三,小企業的財務軟件應由財政部門量身定做。如會計分錄輸入后自動生成記賬憑證,強行管理記賬憑證連續編號,強制自動進行折舊、員工福利費等其他費用的支出,壓縮企業自行調節利潤的空間。
(三)提高代理記賬人員的素質
認真落實行業準入要求的同時加大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力度,建立小企業財會人員培訓基金,把提升會計人員的素質作為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應強化會計從業資格證的準入管理。教育部、財政部應聯合監管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核與頒發,對會計人員實行信用評分檔案,對在工作中存在不合規范或造假逃稅等行為的會計人員進行扣分處理,超過一定限額取締其從業資格證,并在互聯網上定期公布分數等級,為個人綜合能力評定提供參考。另一方面,針對代理記賬機構普遍存在的業務水平低、人員流動大等難以適應會計服務規?;l展的現象,代理機構有必要和記賬人員簽訂責任書,規定工作年限、負責內容、學習匯報等,確保會計對機構內外任何事物均可落實到責任人的同時,不斷更新記賬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此外,銀行、稅務、工商等部門應建立定期協調、溝通、交流工作機制,對信譽良好、會計能力強的代理機構進行表彰,并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與優惠。
(四)利用現代化技術革新記賬方式
會計電算化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代理記賬的效率,使財務工作逐步向網絡化、信息化、精細化發展。實踐證明,會計電算化不僅改變了傳統會計數據處理、賬務處理及內部控制制度,而且要求代理記賬機構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不斷革新記賬的方式,提高業務水平。
三、結論
當前代理記賬行業存在的上述種種問題得不到解決的根源,在于代理記賬機構盲目增長以及其所提供服務的同質化所導致的供需失衡。各代理機構為爭奪生存空間,不得不進行低價惡性競爭,并將關注的點集中在維持經營、留住客戶以及廉價服務上,使得開展優質服務的動力不足。此外,政府相關部門對代理機構關注度有限,在引導代理機構合法記賬上投入不足,在規范、打擊“地下機構”上執法力度不夠,造成了低價、劣質、無序的競爭。小企業應加深對代理記賬的認識,與代理記賬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共謀發展。面對日益復雜的經濟形勢,代理機構應朝著多元化、精細化的方向健康有序發展。J
參考文獻:
[1]楊敏,歐陽宗書,胡興國,李靜.我國代理記賬行業發展情況報告——基于財政部首次開展的全國代理記賬機構普查分析[J].
財務與會計,2013,(12).
[2]張宏.應加強票據的全流程管理[J].財務與會計,2009,(01).
[3]樊曉晶,仇海紅.對原始憑證審核的幾點思考[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1).
[4]成濤林.加強代理記賬機構管理的建議[J].財務與會計,2013,(02).
[5]盧新國.《小企業會計制度》執行情況分析及對策[J].會計研究,2009,(12).
[6]劉花.小企業代理記賬現狀及對策研究——基于紹興市的實踐[J].商業會計,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