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
摘 要:博物館是對歷史的承載,也是思想和知識傳播的重要手段。博物館要對自身進行正確的定位,來確定自己所適合的主題和展覽特色。不同類型的博物館風格不同,展示的展品也不同。把陳列展示內容的文本設計重視起來,使陳列展覽得到強有力的學術支撐。運用科技手段將展覽藝術和展覽技術相結合,實現博物館學術性和趣味性的統一。使得博物館的傳播和教育職能得到更好的發揮。
關鍵詞:博物館;陳列設計;趣味性;學術特色
博物館是思想和知識進行傳播的載體,需要在以觀眾為中心的前提下進行展品的展覽和傳播。其性質的特殊性要求陳列設計必須要有技術含量,有強大的藝術支撐和以及較高的藝術水平。同時要有趣味性以及強大的感染力。通過這些特點吸引更多的觀眾進行參觀,從而達到對思想和知識進行傳播目的。因此,要通過對展品歷史的介紹使觀眾獲得新奇的體驗以及之前自己從未了解過的知識,激發觀賞者的興趣。這就要求博物館的陳列設計做到趣味性和學術性的統一。
1 博物館陳列設計的趣味性
1、博物館陳列狀況分析
我國的博物館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的陳列物品以繪畫、文物、雕塑、圖片等為主,而且陳列方式單一。之后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的進步。博物館的概念博物館是一種對于歷史文物、自然標本和其它實物料的收藏保管陳列宣傳和科學研究的機構。其特點是以物為基礎,采用形象化手法,向人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傳播科學文化知識,陶冶藝術審美情操。可以說,博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結晶,人類知識的寶庫,是世界文明窗口,也是人類積累起來的文化金字塔。根據博物館的義和范圍,根據我國博物館的主要性質,我國博物館的型大致劃分為:社會歷史類、自然科學類、文化藝術類綜合類。博物館的設置目的:博物館的基本功能是收藏、研究教育,發揮著“物”與“人”之間的中介作用,有中介能,教育是在藏品和科研基礎上展開的,一個館的存在值就在于有效地使收藏品為社會公眾服務,傳播文化信息。
博物館的陳列開始逐漸與科學技術相結合,同時博物館種類開始增多,除歷史博物館之外,科技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等紛紛建立起來,并吸引了不少觀賞者。高科技正在各類博物館的展示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并是展品陳列展示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現代的博物館更多的把焦點放在信息的傳播方面,展示設計廣泛的科學理論,包括教育學、人類學、傳播學等。展示內容的設計主要為和文物相關信息的科學展示。在展覽過程中會利用計算機、影像以及多媒體的結合使用作為輔助手段。直觀、新鮮的現代科技能給觀賞者的視聽體驗帶來強大的沖擊力,更能激發觀眾的興趣,前景廣闊。
2、有效增強博物館陳列趣味性的建議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越來越多樣化。文化傳播的方式不斷更新換代,博物館中包含的信息量越來越大。同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作為一種信息手段能夠對信息更有效、全面、直觀的進行傳達。現在很多青少年接受知識的途徑就是依靠電子媒介或者計算機網絡。因此,博物館不應該對高科技的應用持拒絕的態度。
博物館的陳列展覽需要采用高科技應用來激發參觀者的興趣,并對高科技應用做出細致規劃。包括虛擬顯示、燈光照明、背景音樂、視頻播放系統、安全維修等進行詳細設計。對觀眾的體驗要求和心里需求進行充分考慮。將展品豐富的內涵展示出來。同時對于展廳內的高科技設備要注意隱藏,同時遮擋物要與整個展覽風格相結合,將高科技變成空氣一般的存在。
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豐富展覽的形式。在運用高科技時,要以相關的實體文物和資料作為支撐。現代科學技術的運用只是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輔助手段,使效果更加直觀,最終目的仍然是對史實的傳播,要豐富展覽的形式,實現展覽和觀眾思維之間的互動。
在博物館的陳列設計中,要注重引進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對于提高陳列展覽的趣味性具有重要作用。高科技雖然先進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例如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需要技術型人才支持、故障出現時維修費用大等。對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運用能夠滿足觀賞者審美。同時博物館要以達到技術與藝術、審美和娛樂、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避免對科技濫用造成博物館行業的庸俗化和娛樂化。
2 博物館陳列設計的學術特色
1、博物館陳列設計原則
博物館對知識和思想進行傳播的性質要求其陳列首先要滿足傳播需要其次要滿足現代人的審美。觀眾進入博物館要進行參觀的內容有很多,包括文字的閱讀、親身體驗、觀看視頻、欣賞展品、操作以及聽講解等,因此。要對博物館各種各樣的資源進行整合,使展覽有突出特點、造型簡潔、創意新穎、語言鮮明。經常對文物展品進行更新,來保持博物館的文化吸引力。
2、有效增強博物館陳列學術性的建議
要增強博物館陳列的學術性,就要做到以下工作,首先要組織專業的小組在真實、客觀的學術研究基礎上對于博物館展覽主體有關的內容和學術資料進行搜集、整理和研究。其次,要做好有關展品和輔助展品的資料的搜集和整理。還要對展覽內容提前做好詳細的文本設計策劃,要對展覽的空間進行科學規劃,展覽的形式進行獨特的構思和設計,做好展覽的制作和布展,要確保展覽內容的趣味性、思想性、知識性和科學性。展品陳列的藝術性。展品內容介紹的學術性。
要增強博物館的學術性就要對歷史資料進行大量的收集和全方位的研究探討。市博物館的陳立體系科學、嚴謹、學術性強。要對博物館自身的藏品資源的狀況了然于胸,同時對地域環境、科學研究水平等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
3 博物館陳列設計趣味性和學術特色的結合
博物館陳列的趣味性和學術性是實現博物館傳播思想和文化目標必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才能真正達到陳列的思想和形式的完美統一。
博物館的陳列藝術和高科技技術的引用并不是對等的,高科技技術只是使文物的陳列更加的科學化和藝術化,只是一種輔助手段。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高科技越來越追捧,博物館也掀起了引進高科技的浪潮,部分博物館已經出現可以對高科技進行引進來追求藏品陳列的高科技化,將藝術和技術完全混淆,甚至將高科技手段作為重點忽視藏品本身價值。將高科技技術本體化,行為完全脫離了藝術思想。陷入盲目追求娛樂、新穎、刺激的誤區,將技術手段和藝術價值等同看待,忽視藏品的人文思想,降低藏品本身的思想內涵,使藏品的藝術品位與文化價值大大降低,這就是過于看重趣味化的后果。而過于看重學術型建設會使博物館的陳列過于死板,沒有活力,不會能有效地激發觀賞者的學習和了解興趣,完全不利于博物館的發展。
因此,要做到趣味性和學術性的有機結合,使展覽既尊重史實,具有科學性,又能滿足觀賞者的審美需求,使觀賞者在興趣的帶動和好奇心驅使下,對博物館中展品的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實現博物館進行思想和知識傳播的目標。
4 總結
在博物館的陳列中,我們要堅持用文化理念駕馭技術要素,并將展館所有的技術要素進行有機整合,使博物館的陳列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因此,我們要重視陳列趣味性和學術性的統一。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在尊重兩者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將其進行有機結合,來提高博物館的水平,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博物館在追求高科技的同時要堅持自己的基本原則,認識到自己的本質和任務,使觀賞者雖然感受到新奇的視覺刺激,但最終體驗到的是我們中國的悠久的歷史思想和文化。
參考文獻
[1] 侯春燕.博物館陳列藝術與技術的界閾約論[J]. 中國博物館. 2008(01)
[2] 蘇東海.論博物館的現代化[J]. 中國博物館. 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