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宇
摘 要:我國一級博物館在社會服務和教育領域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成果,可是我們的博物館社會教育整體水平還是遠遠的落后于發達國家。不少的博物館尤其是中小型博物館,提供的社會教育服務僅僅是招待大家進行觀賞,并沒有進行經常化以及制度化的社會教育。這些簡陋的服務設施和單一的活動內容,根本無法滿足人們學習、教育的需要。本文以威海市博物館為例,簡單介紹了博物館與社會教育的關聯及功能研究。
關鍵詞:博物館;社會;教育;關聯及功能;研究
博物館具有三大職責,其中便包括社會教育宣傳工作。這項任務是博物館事業能否順利開展的重要環節,也是其主要內容。博物館在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將館內的藏品、陳列、以及相關社會資源資料,靈活多樣地傳播給大眾人民,為社會發展服務,對人們進行教育和溝通。目前世界經濟多元化、文化多元化早就成為了發展趨勢,而社會教育宣傳工作不可以脫離實踐需求。所以,伴隨著博物館周圍社會環境的改變,我們需要擴大其內涵、重視文化傳播,這對人類生存有著重大的影響。
1 博物館與社會教育相關形式和理念
和校園教育相比,博物館的教育活動具有很大的不同。博物館是借助館內設備以及收藏的藏品,用特別的方法來發揮社會教育作用的。舉例來講,借助文物標本,依照特定的藝術主題相互結合,從而對人們進行直觀教學,其中陳設展覽是其主要運用方法。人們在博物館里學習的內容,實物恰恰是博物館獨具一格的教材,這樣的教材具有直觀性,是其他教學方法不能與之相比的。
博物館要進行教育的對象往往具有廣泛的大眾性。當前,我國人民整體文化素質水平還有待很高,有少數人對博物館展覽沒有什么愛好,就算是去了博物館,也僅僅是走馬觀花,很多人都是見寶不識寶,甚至有的人還會見物即是寶。分析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兩方面:一是因為觀眾的賞識水平不高,二是博物館的陳列以及館解說員的工作沒做到位,沒有進行良好的宣傳引導工作,讓觀眾失去了興趣,導致出現門前蕭瑟的局面。目前博物館的事業開展,很重要的一點便是科學更新博物館教學觀念,以及創新教學活動形式。如今館中教育給人們傳播的信息逐步增多,科學技術含量也進一步提高,現在知識的傳播不僅僅是單向傳遞,而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進行雙向交流,互相影響。
2 博物館社會教育發展瓶頸問題與有效提高其功能措施
我國一級博物館在社會服務和教育領域已經獲得了一些成果,可是我們的博物館社會教育整體水平還是遠遠的落后于發達國家。不少的博物館尤其是中小型博物館提供的社會教學服務只是招待大家觀賞,并沒有進行經常化以及制度化的社會教育。這些簡陋的服務設施以及單一的活動內容,根本無法滿足人們學習、教育的需要。下面具體闡述博物館社會教育發展的瓶頸問題,以及有效提高其功能的措施。
(一)提高群文館員服務質量 完善服務設施
群文館員、解說員是人們進入博物館首先見到的人,群文館員做好解說工作,是館內社會教育能順利展開的重要環節,也是最基礎的環節。講解員一定要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職業道德,以及扎實的專業知識。不僅熟悉講解的物品所具備的歷史背景、特點和內涵,同時還要熟悉觀眾的心理。面對不一樣的觀眾群,運用不一樣的言語表達方法,不一樣的解說詞,如此才能做到讓觀眾顯而易懂,也能夠教育、啟發、吸引觀眾。
博物館進行社會教育,需要建立以人為本的基礎,需要知道我們是為觀眾服務的,而不是觀眾的管理者,進行教育活動需要從了解、關心、幫助觀眾出發。讓觀眾了解到我們的展覽是否具有吸引點,也要讓人們感受到服務的細致和熱情,觀眾在館內學習具有十分愉悅的體驗。
(二)進行深入研究 避免學術支撐不足
中國很多博物館的教育與服務單位,通常忽視了教學項目并沒有對其進行研究。既沒有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對教學目標也缺乏足夠的了解。沒有一定的學術研討成果來支持,自然就不能有效的了解藏品的內涵,以及彼此之間的關系;寫出的講解詞也脫離實踐,更不能做出優秀的教學項目。因此,支撐不足也成為阻礙博物館社會教育的瓶頸。
博物館的教育目的便是傳達知識,若想解決此問題,有效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功能,就需要我們把研究作為根本,將最先進的學術成果帶入到教學活動中。并且我們還需要對知識傳播的對象進行研究,尤其是對受眾的心理情況,熟悉受眾對哪一類的內容具有較高的喜愛度,可以接受哪一種傳播方式等。
(三)增加創意理念 避免簡單模仿復制
現在,我國有不少博物館社會教育還是僅僅處于單純復制、仿照的初級期間,只是關注于社會教學活動的舉辦數量,沒有對項目的質量進行查核與評估。很多博物館相互之間存在嚴重的模仿,不僅僅是推廣方式,甚至也包括設計流程、組織方法等都是千篇一律的。大家都在舉行類似的專題講座,不能有效的將博物館陳列特色與藏品的文化特色表現出來。
博物館進行社會教育能否吸引觀眾,從而獲得杰出的效果,關鍵在于是否有新意、夠個性。若想解決此問題,獲得科學良好的教育作用,我們需要用創意構思來進行支持。博物館進行社會教育,有必要采納新潁的構思與特別的表現方式。
3 結語
目前世界經濟多元化、文化多元化成為主要的發展趨勢,而社會教育宣傳工作不能脫離實踐需求。所以,伴隨著博物館周圍社會環境的改變,我們需要擴大其內涵、重視文化傳播,對博物館與社會教育的關聯及功能進行研究,真話只能發揮出社會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 黃貞燕. 博物館、知識生產與市民參加——日本地域博物館論與市民參加型調查[J]. 貴州社會科學,2014,06:39-45.
[2] 單霽翔. 從“服務民眾”到“依靠民眾”——博物館社會服務理念的提升[J]. 上海文博論叢,2013,02:8-17+4.
[3] 侯江. 近代中國早期博物館——中國西部科學院附設公共博物館與民眾教育[J]. 博物館研究,2014,02: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