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重要的人才培養陣地,軍隊院校承擔著為軍隊培養高素質人才和輸送現代化人才的重任。而在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軍隊院校應該緊隨時代發展的需要,有效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軍事人才,進一步明確培養目標,完善人才培養戰略。本文就對此進行研究。
關鍵詞:信息化;軍隊院校;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
1 信息化條件下軍隊院校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軍事領域需要發生一場根本性的變革,通過應用信息化技術來提升軍事領域的管理和作戰能力。而在此背景下,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無疑是這場變革。同時,積極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軍事化人才,是更好地發揮我國軍隊職能的重要基礎。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國家軍隊不但要為我國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一個必要的安全支持,也要更為有效地維護國家利益,應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和國內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應進一步加強高素質新型化軍事人才的培養力度,積極培養更加全面的軍事人才,從而讓軍隊變得更加綜合化、科技化,提升其威懾力和實戰能力。與此同時,積極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軍事化人才,是提升我國軍隊戰斗力的重要基礎。一方面,要利用信息技術有效提升軍事人才的作戰理論,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斷提升軍事人才的信息化作戰能力,既要擁有科技化的管理體系,也要有能夠提升軍隊戰斗力的科技技術,積極打造大批高素質新型軍事化人才,是我軍有效發展和變革的重要基礎,在新的發展背景下,需要給予更高的關注。
2 軍事院校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綜合素質和未來信息化軍事需求存在沖突
在未來軍事發展中,軍事人才應該具備技術、指揮、管理于一體的綜合能力。但是從目前來看,軍事院校在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的過程中,并沒有將這些因素有機結合起來,培養的人才并沒有極強的綜合素質,人為地割裂了這些技能的結合。一方面,人文底蘊有待進一步提升,缺乏對專業技術的認識。另一方面,大部分技術類學員的軍事素質較低,對單兵技術以及輕武器射擊等軍事素質類技能沒有有效培養。同時,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軍事院校并沒有非常有效地對學員進行系統和專門的信息素養教育,而在教育過程中,也缺乏對軍事人才心理素質的培養,使了很多學員缺乏團結協作的能力,出現了自我中心,意識較強的問題。
(二)人才任職能力與信息化軍事發展需求存在沖突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軍隊建設在不斷加強對高技術和信息化作戰能力的建設。形成了全方位的陸、海、空、天、電、網的多維作戰模式,而具有相關高尖技術的人才卻非常少。我國軍隊院校在培養人才時也往往無法滿足現實的需要,軍事人才的認知能力和當前信息化軍事發展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沖突。一方面,人才的軍事職業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缺乏職業特色。另一方面,崗位任職能力較差,通常畢業的學院缺乏第一崗位的任職能力,無法滿足現實需要。此外,當前軍事院校培養的人才缺乏實踐應用能力,雖然學習了一些理論知識,但是卻沒有實踐能力,動手能力較差,無法滿足現實的需求,使其無法及時、有效地掌握新的武器裝備和管理方法。
(三)人才培養目標與信息化軍事發展需求存在沖突
在信息化發展背景下,我國軍隊在未來發展中要不斷提升信息化水平,提升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絡技術的普及程度,而這一切需要高素質人才作為依托。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軍事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信息化軍事發展需求存在沖突。在教育過程中并沒有對學員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使得學員無法更為有效地開展工作,缺乏研究成果,無法真正為軍事化發展貢獻力量。同時,軍事院校的培養定位過低,使得學員的發展潛力不足。很多學員培訓的目標是獲得一個軍隊的職務,不會去追求精英化的標準,而院校教學也過多地重視理論知識培訓,沒有緊隨科技前沿發展情況,造成了人才發展潛力不足,無法適應新時期軍事化需要。
3 軍事院校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的策略
(一)加強環境建設
軍事院校在以信息化戰爭需求為基礎,積極探討有效的人才建設方法,構建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次環境,讓教學工作與信息化有機融合,向一體化聯合作戰方向邁進,重視提升學員的戰斗力。在這一過程中,要有效構建基礎平臺,加大投入,為學員提供更加有利的學習環境。同時,要加強信息資源建設,充分構建與網絡為依托的信息資源庫,通過應用信息技術來有效提升教、學、管三個層面的質量,提升教學的效率。此外,還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有效構建網上校園文化,進而有效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
(二)完善軍事院校教學管理體系
加強人才培養管理體系的建設,在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積極積累軍事變革的新理念和新經驗,讓其和人才培養工作有機結合,積極構建有效的培養方案。在實際應用中,要以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為總目標,按照軍政融合、指技合一、博專相兼、兵種兼通的總體要求,以“五支隊伍”為主體,具體確立各級各類軍事人才的量化標準,增強培養的目的性。要重點充實信息知識、信息技術、信息裝備、信息化戰爭和信息化軍隊建設等方面的教學內容,逐級制定具有導向性、規范性、操作性的人才培養長期規劃和近期安排,使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增強人才培養的整體效益。
(三)完善軍事院校培養模式
在新的發展時期,積極構建更加完善的軍事院校培養模式,設定更加合理的培養目標,一方面,要完善教學方式,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提升教學的時效性,比如可以開展網絡化教學、模擬化教學等。同時,要有效突破教學資源的限制,利用互聯網的交互性和共享性特點,有效挖掘有價值的教學資源,打破專業限制、院系限制和軍地限制,加強院校和部隊的合作,有效培養高素質人才。并且要完善教學目標,不但要培養學員的軍事理論,也要構建起包括軍事科技信息、學科理論信息、教學改革信息、裝備技術發展信息、部隊教育訓練信息等為一體的信息資源庫,并有效指導學員,同時也要提升學員的心理素質,提升其作戰的實踐能力和管理能力,積極打造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
4 結語
在新的發展背景下,軍隊院校必須要緊隨時代發展的需要,積極適應信息化戰爭的需求,不斷完善軍事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培養內容,能夠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軍事人才培養體系,有效加強對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的培養力度,積極打造軍隊為高素質的信息化軍隊,從而為國家發展和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莊亞俊.軍隊綜合大學學員管理信息化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6年
[2] 張躍東.軍隊院校信息化人才培養應著眼于未來戰場需要[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作者簡介
曹天航(1992-),男,河南周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兵學院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