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兮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發展觀的落實,這就要求高校學生的管理就必須以人為本,以學生權利為本位。本文主要對實現學生權利為本位的重要意義,學生權利被侵犯的幾個問題以及保障學生權利的具體措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字:學生權利;權利本位;措施
1 引言
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學生既有權利也有義務,在高校管理的過程中,學校必須明確一個能夠引導工作順利開展的目標,能夠體現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由于我國大多數的高校主要是以道德去教化學生,以道德規范為基礎去引導學生們的行為,忽視了以學生的權利為本位,比較重視學生的義務為本位,這種管理方式已經不適應現在的高校管理。所以,我們必須以學生的權利為本位,去規范高校的學生管理。
2 實現學生權利為本位的重要意義
2.1 權利本位是現代法治的必然選擇
權利與義務是法律的兩大基本要素,相對應產生的就是權利本位論和義務本位論。權利本位論認為權利是第一要素,每個人都是權利的主體,義務是第二因素,義務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保障權利的實現。這一觀點也被大多數學者所接受。在當今社會,人的權利應該受到社會和國家的保護,也可以將權利被保護的程度多少去衡量一個國家是否發達,所以說,將權利確定為本位,是現代法治的必然選擇。同樣,以學生權利為本位,是教育領域發展的一個重大突破。
2.2 權利本位是以人為本的具體要求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權利是人存在的重要載體,權利是人發展和生存的基本需要。一部文明史可以反映為權利制度化的歷史,比如從奴隸制到君主制,再到民主制,無不體現著權利的存在。權利是人類的內在要求,是人類實現發展的基本手段,人與權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所以說,以人為本等同于以人的權利為本,在高校管理中,要時刻以人為本,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權利。
2.3 權利本位是學生管理工作的終極關懷
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對象就是學生,工作的目的就是育人。在學校的管理工作中,要充分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其自由、全面的發展,切實保障學生們的權利。如果不把學生看成是權利的主體,是培養不出高質量的學生的。在許多高校仍然使用傳統的行政管理模式,隸屬色彩比較濃厚,學生處于被管理、服從的角色,注重學校領導的權利,從而忽視了學生的權利。所以,學校要轉變觀念和發展模式,以學生權利為本位,確定他們的權利主體地位,將專制變成民主,以人為本。
3 我國高校管理中學生權利被侵犯的幾個問題
3.1 知情權被侵犯
知情權被侵犯主要是指學校的各項收費不向學生說明,做出處分決定時不與學生會面,選舉學生干部時不進行公示等等。隨著我國高校的發展,學費也越來越高,許多學生進入校門就要繳納各種費用,費用的明細也非常簡單,只有學費、書本費、住宿費,沒有詳細的列出各項支出的詳細賬目。學生應該有權了解學費的制定原則、學費的項目構成和計算依據,但是這些學校都沒有做到。
3.2 參與權被侵犯
參與權只要是指學生有權參與學校規章制度、教學計劃的建立。比如在學生評優評先事件中來說,學生的綜合成績是學習成績加實踐分數,實踐分數主要來源于各大社團、學生會、學生干部。學生干部和學生會的成員拿到的實踐分數最多。即使你成績再好,沒有實踐分數,也拿不了獎學金。據筆者的大學經驗來說,許多大學生都不贊同這種評比方式,但是他們卻不能參與到評比標準的制定中,這種模式嚴重的打擊了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3 自主學習權被侵犯
學習權主要是指學生的學習內容,授課教師的選擇權受到侵犯。現如今的許多高校的只注重單一的繼承式教育,未能體現專業的多樣性,忽視了學生的發展,專業選擇和老師的選擇都是由學校統一去設定,學生沒有發言權。還有就是許多學生會受到選課人數的限制而被拒之門外。
4 高校管理中保障學生權利的具體措施
4.1 樹立高校管理以人為本的新理念
在教育領域,要想獲得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新理念,強調學生的重要性,滿足學生的需要,尊重學生的價值。目前許多高校仍沿用傳統的行政管理體制,學生處于一個服從的角色,他們對于管理制度的反饋和意見得不到重視,學生會和社團更是學校行政管理領域的延伸。因此,學校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新理念,尊重學生的權利,傾聽他們的意見。
4.2 加強學生管理人員的法律素質,增強服務意識
高校管理人員的素質高低決定了管理工作是否可以順利開展。目前許多高校的的管理人員沒有學過系統的管理知識和法律知識,忽視了學生們的權利。因此,高校要大力提升管理人員的法律素質,對他們進行有關法律培訓,增強 他們的法律知識,加強法律素養,使他們可以更好的運用法律手段去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
4.3 完善教學管理制度
實行“金字塔型”與“2+1+1”的教育模式,主要是指把學生培養工作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大一、大二時期對基礎、公共知識的學習,第二階段是大三時期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學生也可以轉專業,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第三階段就是大四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目標的培養。
4.4 加強學生自身的維權意識
明確告訴學生他們的權利范圍,可以做哪些事。培養他們的權利意識,鼓勵他們對學校的管理進行監督和提出意見,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校真正的主人,學校是為他們的發展而服務的。
5 總結
綜上所述,高校中保障學生的權利非常重要,學生可以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
權利得到保障之后有利于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并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總之,以學生權利為本位,對規范高校管理的意義非常重大。
參考文獻
[1]呂劍紅,何冬梅,方文明.學生權利本位:高校管理的新視角[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20(05)
[2]魏紅衛,陳剛.以學生權利為本位的高校法治化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J].中國電力教育,學生管理工作,2008(15)
[3]謝華漢.高校學生管理制度中的學生權利保障[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8,22(02)
[4]劉穩豐.學生權利本位是學生管理的應有之義[J].管理教育,2008(17)
[5]陳斌,鄭燕敏.論當代大學生權利救濟制度的完善—以高校規章制度的改革為切入點[J].學術前沿,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