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利
【摘要】目的 分析Colles骨折患者中藥小夾板治療的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Colles(伸直型骨折)患者50例采用中藥小夾板外固定進行治療,對骨折復位及功能情況進行評分。結果 本組Colles骨折患者復位優良率為82.0%,功能優良率為74.0%。結論 中藥小夾板治療Colles骨折的療效顯著,值得推廣和運用。
【關鍵詞】小夾板;手法復位;Colles骨折
【中圖分類號】R68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6..02
Colles骨折即橈骨遠端伸直型骨折,發病以中老年人為主。臨床上,Colles骨折的發生率為6.7%~11%。選取我院采用中藥小夾板對Colles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并取得滿意結果。現就有關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Colles骨折患者50例采用中藥小夾板外固定進行治療,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51.5±3.6)歲。骨折分型:①Lidstrom分類[1]:Ⅰ度:橈骨短縮<3 mm,背側無成角,無畸形;Ⅱ度:橈骨短縮3~6 mm,背側成角1~10°,輕度畸形;Ⅲ度:橈骨短縮7~12 mm,背側成角11~15°,中度畸形;Ⅳ度:橈骨短縮>12 mm,背側成角>15°,嚴重畸形。②jupiter法分級[2]:關節面平整為0級,關節面塌陷>1~2 mm為1級,關節面塌陷>2~3 mm為2級,關節面塌陷>3 mm為3級。
1.2 方法
①使用杉樹皮夾板或柳木夾板,夾板一面放入薄海綿,繃帶纏繞包扎;稱取當歸、紅花各10 g,乳香、沒藥、蒲黃、黃柏各15 g,自然銅30 g,浸泡、煎熬、去渣,藥液中加入冰片50 g,煎煮后裝入噴霧瓶內。在海綿一面的夾板面上噴藥液,含藥物一面的夾板與皮膚面相貼。②取坐位或仰臥位,局部麻醉,肘關節屈曲90°,前臂于旋前位,同時牽引上臂、手掌,對抗牽引5 min,術者握住患者手掌,按壓Colles骨折遠端背側,使腕關節掌屈尺偏,復位。③腕關節于掌屈尺偏位固定藥物夾板,橈側背側夾板超過腕關節,限制手腕背屈、橈偏;尺側和掌側夾板稍短,便于手腕尺偏和掌屈活動,骨折遠端橈側、背側加墊,夾板維持,固定夾板,使用頸腕帶懸吊前臂,取中立位。④固定后進行伸指、握拳活動,觀察手部的皮膚顏色、腫脹情況,如出現異常及時處理;無異常者間隔3~4 d進行復診,調整夾板松緊度,根據骨折三期原則予以中藥辨證施治。4周后視情況拆除夾板,叮囑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并使用中藥煎液對患腕關節進行外洗。
1.3 療效判定標準
復位判定標準[3]:優:關節面平整,橈骨短縮<3 mm,無畸形;良:關節面錯位<2 mm,橈骨短縮3~6 mm,輕度畸形;可:關節面錯位>2 mm,橈骨短縮7~11 mm,中度畸形;差:關節面錯位≥4 mm,橈骨短縮≥12 mm,嚴重畸形。
功能判定標準[4]:優:無主觀癥狀,患側非優勢手<10%,優勢手<5%,腕關節屈伸及前臂旋前旋后范圍減小<10°;良:腕部輕度畸形,患側非優勢手減少10%~15%,優勢手減少5%~10%,范圍減小10~15°;可:輕度主觀癥狀,腕部畸形明顯,非優勢手減少16%~25%,優勢手減少11%~20%,范圍減小16~20°;差:腕部畸形明顯,關節功能差,主觀癥狀嚴重,非優勢手減少>25%,優勢手減少>20%,范圍減小>20°。
2 結 果
本組隨訪時間6~18個月,平均(13.2±2.1)個月;復位評定:優27例,良14例,可6例,差3例,優良率為82.0%;功能評定:優21例,良16例,可7例,差6例,優良率為74.0%。并發癥: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綜合征2例,皮膚局部壞死3例,前臂筋膜間室綜合征1例,經對應處理后獲得改善。
3 討 論
臨床上,Colles骨折通過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即可取得滿意效果。但手法復位治療關節面移位骨折的效果欠佳。研究指出:關節面移位>2 mm,局部應力增加27%~51%,應力中心轉移至尺骨,造成腕關節位置發生變化,可導致腕關節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骨折愈合的關鍵是活血化瘀,《正體類要·序》指出[5]:肢體損于外,則氣血傷于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之不和。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臨床上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其中外治法的運用十分普遍。臨床工作中,骨傷科十分重視外用藥的應用。這種方法便于掌握,且療效顯著。中藥小夾板集夾板固定與中藥活血化瘀理論為一體,發揮著局部外固定骨折、藥物促進骨折愈合的雙重作用。中藥治療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及腫脹消退,可減少關節內外組織粘連的發生,對骨折愈合具有一定作用;小夾板外固定確定手指、手腕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活動,這與“動靜結合,筋骨并重”的中醫骨傷科理論相符。此外,內服中西藥物,結合中藥外洗外敷、功能鍛煉等可促使腕關節功能迅速恢復,且并發癥較少。并發癥方面: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綜合征與患者自身體質、過度牽引、固定時間過長等因素相關;皮膚局部壞死與外固定致骨突部位皮膚受壓相關;筋膜間室綜合征與患肢腫脹加劇、筋膜間隔內壓力增高等因素相關。通過功能鍛煉、固定松緊度調整、筋膜間室切開減壓術等,可對上述并發癥進行處理。本組Colles骨折患者復位優良率和功能優良率分別為82.0%和74.0%,并發癥經對應處理后均獲得改善,提示中藥小夾板治療Colles骨折的療效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中藥小夾板外固定的療效顯著,可作為治療Colles骨折的可靠手段,值得臨床進一步運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潘美武,章之青,伍和平,等.手法復位配合竹塑夾板治療伸直型橈骨遠端骨折臨床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5,36(1):37-38.
[2] 李耀輝,董 梅,張 博,等.中藥傷科紅藥噴劑外敷治療Colles骨折疼痛腫脹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8):1399-1400.
[3] 蔡偉華,彭全林,羅禮亮,等.外固定結合中藥外敷治療Colles骨折臨床效果[J].當代醫學,2013,11(31):147-148.
[4] 董君博.手法復位后小夾板結合短石膏托外固定配合中藥治療Colles骨折36例臨床觀察[J].國醫論壇,2014,29(6):27-28.
[5] 蒲 超,唐付林,王勝濤,等.成角折頂法治療老年橈骨遠端Colles骨折126例[J].中醫外治雜志,2013,22(1):11-12.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