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杰
【摘要】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對血吸蟲病患病因素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血吸蟲病患者305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將其分成觀察組105例和對照組200例,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接受健康教育,有血吸蟲病史,對照組僅僅接受常規的治療,沒有血吸蟲病史。結果 觀察組的血吸蟲病患者對病情的危害性和臨床癥狀的認識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對血吸蟲病患者的治療有促進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應用。
【關鍵詞】血吸蟲?。唤】到逃换疾∫蛩?/p>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6.0.02
血吸蟲病患者在接受診斷和治療的過程中,能夠提高他們對血吸蟲病的認識,對整體的治療效果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認識到血吸蟲病的危險性,本次研究分析了健康教育對血吸蟲病患者患病因素的影響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血吸蟲病患者305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將其分成觀察組105例和對照組200例,觀察組的患者是在血防專業機構進行診斷和治療的患者,對照組的患者沒有經過專業機構的診斷。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對血吸蟲病的認知情況進行分析,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詢問患者本人和家屬,將詢問的結果填寫表格。對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1]。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兩組患者對血吸蟲病的認知能力,對血吸蟲病治療的態度以及行為方式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兩組患者對血液防治知識的認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血吸蟲病指的是由于血吸蟲引起的一類病,是一類寄生蟲病,這類疾病主要是在亞洲、非洲比較流行,在世界范圍內約有2億人口患有此病,血吸蟲主要分成腸道血吸蟲和肝臟血吸蟲,血吸蟲病主要是通過黏膜和疫水來傳播的,人類很容易感染血吸蟲病,患者在患病的初期會出現咳嗽、胸痛的癥狀,會出現發燒、血痰的癥狀,在慢性血吸蟲病患者中,患者會發生重復性感染,患者在患病的晚期會出現腹水[2]。
一般通過患者的檢查,確定患者是否患有血吸蟲病,可以采用直接涂片法進行檢查,這種方法是在患者的血便中檢查是否有血吸蟲的蟲卵,方法比較簡單,但是容易出現誤診,采用定量透明法可以提高血吸蟲病的檢出率,如果患者是晚期的血吸蟲病,應該采用直腸粘膜活體組織檢查的方式,這種方式中,患者的腸壁組織增厚,導致蟲卵的排出不易。在對急性的血吸蟲病進行檢查中,應該將此類疾病與敗血癥、傷寒等疾病區分,在對慢性的血吸蟲病進行診斷中,應該區分腸結核等疾病,在診斷晚期的血吸蟲病中,應該將其與肝硬變區分[3]。
本次研究分析了血吸蟲病患者305例,對患者是否具有對血吸蟲病的認知能力進行分析,是否具有血液防治的意識,以及對患者的信念行為等進行了分析,通過對兩組患者的問卷調查的結果分析,可以看出兩組患者都能認識到血吸蟲病是一類比較嚴重的疾病,觀察組的患者可以認識到當地是血吸蟲病比較流行的地區,患者可以了解到血吸蟲病的感染途徑,充分認識到血吸蟲病晚期帶來的危害,對照組的患者中對血吸蟲病的晚期危害、感染途徑、易感地區等認識率明顯低于觀察組,可見通過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充分認識到血吸蟲病的相關知識。在信念和行為方面,兩組患者的差別不是很大,說明當地的人群還是采用了主動的免疫方法。
通過相關的結果分析,可以看出要強化人們對于血吸蟲病的認識,還是需要借助科學的健康教育的方式,只有通過健康教育,對于患者進行系統的宣教,并且采用綜合干預的方式,才能使當地人們提高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習慣,主動的預防血吸蟲病的感染。
參考文獻
[1] 高勝同.健康教育對血吸蟲病患病因素的影響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09:42-43.
[2] 曾 緩,逯 嘉,王華平,王 宏,唐小清,唐文革,羅 飛,汪 洋.重慶三峽庫區衛生人員血吸蟲病防治能力現狀調查[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1,03:310-313.
[3] 李 濤,余秉圭,戴裕海.長江洪水對急性血吸蟲病流行的影響及防治對策研究[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0,05:268-272.
本文編輯:劉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