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紅

【摘 要】 目的:研討將健康教育強化干預用于糖尿病足護理當中的患者依從性影響。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因患上糖尿病足進入我院施行診療的患者87例為對象,依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劃分成研究組、對比組,研究組45例于住院期內施行常規護理+健康教育強化干預,對比組42例于住院期內施行以常規護理為主的相應醫護服務,比對兩種護理模式的運用狀況,進而評估兩組患者對各項醫護操作的依從性情況。結果:經評估知,研究組病例在合理膳食、日常情緒穩定、遵醫用藥、自行測量血糖、完成自我足部護理、定時定量參加鍛煉等方面的護理后情況都優越于對比組病例,差異明顯(P<0.05)。結論:健康教育方面的干預護理用在糖尿病足醫護服務當中,能顯著提升患病者對醫療操作的順從性程度,值得推薦、運用。
【關鍵詞】 糖尿病足 護理 健康教育 依從性程度
臨床中糖尿病足屬相當典型的糖尿病性繼發癥,此病癥既對患病者身體造成較嚴重的感染損害,又對其心理健康形成較大的沖擊影響。本文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因患上糖尿病足進入我院施行診療的患者87例為對象,依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劃分成研究組、對比組,研究組病例于住院期內施行常規護理+健康教育強化干預,對比組病例于住院期內施行以常規護理為主的相應醫護服務,比對兩種護理模式的運用狀況,同期評估兩組患者對各項醫護操作的依從性情況,現將此次調研內容呈現如下:
1 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抽選2015年5月-2016年5月因患上糖尿病足進入我院施行診療的患者87例,上述病例由醫師遵照糖尿病足的權威診療標準實施病癥判別,并已確診。依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劃分成研究組、對比組,研究組45例:26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于52-84歲,平均(67±13.92)歲,患病時長5-18年,平均(9±2.94)年。對比組42例: 24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介于54-85歲,平均(68±12.42)歲,患病時長6-19年,平均(8±3.74)年。以上病例各項基礎性資料比較沒有較大差異(P>0.05),兩組可進行同期對照評估。
1.2 方法
1.2.1 對比組
患者在控制治療期內,接受常規型治療(如施予胰島素、降血糖藥、外用性膏藥等)與基礎化護理,護理項目即有:病情視察、體/病征檢測、給藥引導、相關醫護操作等。
1.2.2 研究組
研究組的基礎化護理同于對比組,在此前提下增加健康宣教強化干預,方法是:(1)心理方面強化疏導干預。護士主動和患者展開談話交流,在了解其真實心理及想法的基礎之上,運用心理鼓勵、巧妙暗示、講解成功病案等形式協助患者克服負性心理,進而增強醫護操作的順從程度。(2)膳食行為方面的引導干預。護士依據每例患者的日常進食熱量,幫助其設計每日膳食的食材配比,以求實現營養均衡、定時按量進餐,同時戒除抽煙、過量飲酒等行為習慣。(3)機體運動方面的指導干預。結合醫療評估的總體狀況,規劃患者的機體運動方案,運動項目涉及學習氣功、練習太極拳、慢行散步等,每日進餐后的1小時持續開展適度運動,時間約是30分鐘。(4)指導規避糖尿病足的風險性誘病因素。因為抽煙、過量喝酒、機體肥胖、基礎疾病等都有可能誘發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足,為此,護士依照每例患者實際狀況,指導其規避糖尿病足的多方面誘病因素,使病人逐步提升自我防護意識和有關技能,減少足部受到不必要的外來損害。(5)足部強化護理及防護檢查。注重患者足部顏色、光澤、形狀、動脈搏動、有無腫脹等多方面轉變狀況,做好日常足部清理、謹防潰瘍及龜裂、防凍防寒等一系列防護干預。囑咐患者穿著質地柔軟、底厚、可透氣的鞋襪,同時維持足底干燥、無濕,避免腳氣出現。
1.3 統計學研究方法
運用SPSS21.0版統計軟件對本次所有相關的調查數據予以整合處理,當中,(x±s)表示計量數據,(n/%)表示計數資料;運用x2檢驗組間計數資料的對比,計量資料比較通過t檢驗,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時表示為P<0.05。
2 結果
經評估兩組病例對醫療操作的具體順從性情況得知,研究組病例在合理膳食、日常情緒穩定、遵醫用藥、自行測量血糖、完成自我足部護理、定時定量參加鍛煉等方面的總體情況都優越于對比組病例,組間差異明顯(P<0.05)。具體評估數據情況如表1所示。
3 討論
糖尿病足病根在于患者患有糖尿病,為有效地控制糖尿病足的惡性發展,“有效引導膳食行為”是控制疾病惡性發展的重點環節。因為糖尿病足對患者自身構成比較大的負性心理干擾,為緩解多種負性心理、情緒,醫護人員需注重增強心理情緒層面的疏導干預工作[1]。從長期醫療成效講,提升患者自身的防護意識及自護能力甚為關鍵,為此,日常護理除基本的足部護理外,護士秉持“事前預見”的原則施行預防醫療護理,進而引導患者以正確心態對待自身疾病,并提升其自我防護的積極程度,達到增強依從性的健康宣教目標[2]。
此研討活動當中,經評估兩組病例對醫療操作的順從性情況知,研究組病例在合理膳食、日常情緒穩定、遵醫用藥、自行測量血糖、完成自我足部護理、定時定量參加鍛煉等方面情況都優越于對比組病例,組間差異明顯(P<0.05)。
綜合所述,健康教育方面的干預護理用在糖尿病足醫護服務當中,能顯著提升患病者對醫療操作的配合程度,有助增強預后治療成效。
參考文獻
[1]余宏建,阮繼銀,趙正平,等.血管腔內成形術聯合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對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水平及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3):6772-6774.
[2]郭勇英,位庚,李紅蓉,等.通心絡聯合外周血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糖尿病足大鼠血管新生磷脂酰肌醇3_激酶/蛋白激酶B信號通路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3):1602-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