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后的美日新圖謀
如果美軍表態要“租用”太平島的話,除了日本自衛隊敢來“湊熱鬧”,其他國家肯定不敢與美日爭搶。蔡英文美其名曰“開放給國際各國使用”還包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禍心:如果大陸也到太平島進行運補的話,就等于承認“國與國”的關系。

由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表面上由菲律賓提請,實質上背后是由美國精心策劃,一些日本右翼政客直接參與策劃組織,是一場地地道道的政治鬧劇。分析文章認為,透過“南海仲裁案”,不難看出“幕后黑手”美國今后將繼續從戰略、戰役和戰術上推行其“三大圖謀”。
從總體戰略上看,下一步華盛頓即便更換新總統,也依然會強力貫徹“亞太再平衡”戰略或者類似遏制中國的戰略。多年來,美國奧巴馬政府始終不斷地將其軍事戰略重心向亞太地區傾斜,加緊排兵布陣、調兵遣將。如今其海空軍60%的現代化、信息化兵力兵器已基本部署到亞太前沿區域。近年來,美國更把南海上升為所謂的美國“最高國家利益”,從原先的中立立場和不持立場,急轉為“明確支持”南海周邊某些國家。
例如,菲律賓、越南等國,與中國展開明火執仗般的較量。這次“南海仲裁案”的裁決,表面上看是法律層面的博弈結果,事實上是美國及其伙伴又找到了一種進一步攪局的借口和理由。今后,美國必將更加積極地聯手該地區“愿意鬧事”的盟友和伙伴,一是更加積極聯手日本,挑釁東海的局勢;二是加緊聯合日韓,形成美日韓三國同盟,形成對東北亞地區威懾;三是連續不斷地向南海地區發起大規模的“沖擊”,最終完全達成“亞太再平衡”的戰略目的。
從戰役思想上講,這些年美國也表述得非常直白,就是美國要真正扳回南海這片海域,以期由其最終全面掌控。2010年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越南出席東盟論壇時首次打出“南海航行自由”旗號,自此美國開始正式介入南海問題。此后,美國幾乎每談及南海問題時,都以保證南海“航行自由”和“飛越自由”作為其最終目的所在。
從戰術上分析,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美國開始撕下虛偽的“公正”面紗,摒棄“不持立場”的態度,直接由幕后跳到前臺,赤裸裸地派兵介入南海地區事務,逐步增加各種先進的航空母艦、水面戰艦、核潛艇及戰斗機、轟炸機等規模與數量,企圖以更為強勢的兵力兵器,對我南海軍事態勢、海空力量實施震懾與威脅。
下一步美國將很有可能采取更高調的威懾態勢,實施更大規模的挑釁行動。與此同時,有可能更廣泛地糾結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及菲律賓、越南等多個國家聯合巡邏南海相關海域,甚至加大直接派出各種艦艇和飛機進入我相關島礁領海、毗連區,以及專屬經濟區、大陸架等海域和空中的力度。
“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出爐前后,日本政府及許多機構的官員和人士一刻也沒閑著。除了曾經擔任日本外務省次官的柳井俊二上躥下跳,日本更為關注的是其當前及今后急欲達成的多項企圖。
第一,日本下一步最大的戰略目的就是牽制中國力量發展、遏制中國海上能力提升。為此,日本必將更加堅定支持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充分利用修憲勢力在參議院已取得2/3以上席位的優勢,加緊修改和平憲法,擴大自衛隊的活動范圍,以配合或協助美國在東亞前沿,乃至西太地區,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軍事行動。同時積極主動爭當南海、東海等相關地區或海域的“副警長”,以逐步掌控上述地區或海域的部分主導權和話語權。
第二,確保對東海及釣魚島的掌控,全面維護海上交通線的安全,成為日本今后關注的重點。日美之間雖訂立有《日美安保條約》,且2013財年增加附加條款,明確規定美國對日防衛義務適用于釣魚島,但日本對于戰時美國可能提供的保護力,以及自己實力和軍力與中國相比每況愈下的情況極為擔心。
鑒此,日先后采用多種手段,包括挑唆周邊國家與我關系,加大參與南海演習頻度和兵力,甚至今后有可能參加聯合巡邏,以圖將“禍水”引向南海,降低其在東海及釣魚島方向的壓力。
由于日本是島國,各種戰略資源極其匱乏,大部分能源依賴進口,其中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絕大多數要經過南海航線運抵國內,因此,日本視南海航線為其“生命線”。隨著“安倍經濟學”失敗所帶來的經濟停滯、下行壓力加大,日本將更加關注南海航線安全。
第三,日本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戰術圖謀,即日本自民黨有關東海資源開發的委員會現已基本決定,將要求政府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向國際常設仲裁法院提起仲裁程序,以迫使中國停止在東海進行油氣田開發。日本有關部門和機構意圖提起“東海仲裁案”,以配合南海周邊國家,使中國在多個海域島礁劃界和海域爭端等方面首尾難顧,無法應對。
“南海仲裁案”裁決公布一周后的7月19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針對裁決結果,召開了首次“國安”高層會議。在會上,蔡匆忙作出五項決定,包括捍衛漁權、多邊協商、科學合作、讓太平島成為人道救援中心及運補基地,以及培養海洋法研究人才。
在蔡英文主持制定的決定中,有一項并不引人關注但卻暗藏玄機之處,即所謂的“人道救援中心與運補基地”。其實,蔡英文等人的內心還有一個如意算盤:美國軍隊和日本自衛隊若以太平島為運補基地,就等同于將部分軍隊駐扎在島上,屆時菲律賓、越南等國看到島上有美日軍隊,自然不敢“找麻煩”,這樣太平島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早在“南海仲裁案”結果公布前,上臺不久的民進黨當局就曾放出風聲:欲將太平島變為南海中的“物資運補基地”,而且要向國際開放。“南海仲裁案”結果公布后,蔡英文則別有用心地將“物資”兩字拿掉,僅保留“運補基地”,此舉再度彰顯了她的險惡陰謀:今后向南海域外國家開放“運補”項目,不再僅限于各類物資,而且是軍事人員的運補中心。
蔡英文所謂的“向國際開放”,自然不可能供所有國家“租用”,說穿了基本上只供美國一家使用。設想如果美軍表態要“租用”的話,除了日本自衛隊敢來“湊熱鬧”,其他國家肯定不敢與美日爭搶。在“租用”的幌子之下,蔡英文美其名曰“開放給國際各國使用”還包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禍心:如果大陸也到太平島進行運補的話,就等于承認“國與國”的關系。
(《國防參考》2016.9.9李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