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藝山,尚紅巖,黃向陽,高俊永,高亞飛,蘇江濱,徐日益,梁 磊,3
(1.廣州甘蔗糖業研究所;2.廣東省甘蔗改良與生物煉制重點實驗室;3.廣東省生物質高值化利用工程實驗室,廣東 廣州 510316)
一種多孔質固定化酵母在糖蜜酒精生產中的應用研究
郭藝山1,2,尚紅巖1,2,黃向陽1,2,高俊永1,2,高亞飛1,2,蘇江濱1,2,徐日益1,2,梁 磊1,2,3
(1.廣州甘蔗糖業研究所;2.廣東省甘蔗改良與生物煉制重點實驗室;3.廣東省生物質高值化利用工程實驗室,廣東 廣州 510316)
文章主要探討一種新的固定化酵母載體制備方法,以多孔鋼渣、硅藻土和珍珠巖等材料為細胞宿主載體,采用空化制泡工藝制備成多孔質固化載體,并應用于糖蜜酒精發酵中。經試驗結果表明,該載體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傳質效率以及優良的發酵特性。
多孔質;固定化酵母;糖蜜酒精
目前,我國利用制糖工業中的副產物糖蜜發酵生產酒精工藝過程,已經廣泛采用多孔圓柱體(蜂窩煤狀)固定化酵母載體進行連續發酵,同傳統酒精發酵工藝相比,固定化酵母具有發酵周期短、設備利用率高、雜菌感染少、發酵率高、生產成本低等優點。這種載體一般以聚乙烯醇(PVA)為主要固定基材,PVA經過高溫溶解、冷卻、添加酵母液或酵母泥后冷凍成型、包裝及冷凍保藏,在產品到達用戶地后還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解凍、活化環節,以喚醒休眠的酵母菌,且由于固定化酵母載體形成致密的結構性質,固定基材內的酵母與發酵液發生傳質的速率大大降低,載體內酵母增殖速度慢,嚴重影響初期發酵液中酵母菌達到增值平衡點的速率[1-4]。本文創新的嘗試一種方法制備固定化酵母,該方法主要引入空化制泡制備的工藝特點及以多孔鋼渣、硅藻土、陶土和珍珠巖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作為細胞宿主載體,以期改善載體內部結構,增強固定化酵母產品性能,提高生產效率。
1.1 材料
甘蔗糖蜜:85°Bx,廣東某企業酒精生產用糖蜜。
菌種:高活性糖蜜酒精酵母粉SIRI08-11(廣州甘蔗糖業研究所保藏)。
活化培養基:配制16°Bx糖蜜加0.2%尿素,pH 3.2,115℃下滅菌30min。
發酵培養基:配制32°Bx糖蜜加0.2%尿素,pH 4.0,115℃下滅菌30min。
1.2 方法
1.2.1 多孔固定化酵母載體制備方法
將10%PVA于80~100℃溶解于水中得到PVA溶液,然后將PVA溶液冷卻至35℃以下,再加入復合酵母液攪拌混合均勻,得到酵母混合液;然后將酵母混合液在0~30℃進行空化制泡、倒入模具中冷凍成型,得到所述多孔固定化酵母。
其中,上述的復合酵母液包括海藻糖0.1%~1.0%,糖蜜0.5%~2.0%,細胞宿主載體0.5%~2.5%(漂洗處理后的粒度為500目~10mm多孔鋼渣、硅藻土、陶土和珍珠巖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酵母干粉5%~10%。空化制泡是指在0.01~0.3MPa壓力下通過壓縮空氣的微孔制泡系統進行空化制泡,或通過旋轉機械制泡系統進行空化制泡。
1.2.2 PVA固定化酵母的制備
方法以固定化酵母載體制備基本工藝,10% PVA為細胞宿主載體,無空化制泡工藝流程。
1.2.3 PVA-海藻酸鈉固定化酵母的制備
方法以固定化酵母載體制備基本工藝,10% PVA和1%海藻酸鈉為細胞宿主載體,無空化制泡工藝流程。
1.2.4 多孔質固定化酵母載體應用性能評價
1.2.4.1 多孔質固定化酵母載體的機械強度評定[5]
采用按壓法:以載體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力來表征機載體的械強度。在自制正方形小盒內均勻分布隨機選取3顆固定化載體顆粒,用輕的玻璃片蓋在上面,將50g法碼壓在輕玻璃片上,計時60s,施壓前后分別用0~150mm游標卡尺測量載體顆粒的直徑D和d,計算出兩者差值△d。則可得單個載體顆粒的機械強度為:Pi=50·△d-2,其中△d三次測定平均值。載體顆粒的平均機械強度為測量組的平均值P(g·mm-2)為測量3組平均值。
1.2.4.2 多孔質固定化載體酵母的傳質效率評定
無菌條件下,在三角瓶內裝入100mL濃度為1mol/mL的標準葡萄糖溶液,并隨機取30粒載體顆粒裝入三角瓶中浸泡,將三角瓶置于30℃恒溫培養箱中保存24h,在波長為540nm條件下,浸泡前后用DNS法測定葡萄糖溶液濃度,該固定化載體的傳質性能可由浸泡前后葡萄糖溶液濃度差來表征。濃度差值越大表明載體顆粒的傳質性能越優良。為消除背景干擾,對照組以同樣的方法處理空白載體顆粒過濾液。

1.2.4.3 多孔質固化酵母載體發酵特性的評定[6-7]
第一,起種活化時間的測定,稱取解凍后的3g不同類型載體接入150mL糖蜜活化培養基,置于30℃恒溫培養并開始培養計時,待活化液錘度降至10°Bx時,記錄為起種活化時間。
第二,糖蜜酒精發酵,按一定的接種量將固定化酵母置于糖蜜活化培養基中,并在30℃條件下搖床培養20h,然后取出固定化酵母洗凈后轉入裝有糖蜜發酵培養基帶有發酵栓的三角瓶中,32℃條件下靜態發酵,間隔一定時間稱重,測CO2累積生產量,即失重,通過CO2生成的速率(g·h-1)反映發酵的快慢。待發酵終止,測定成熟醪酒份與殘糖含量。
以此綜合評定載體的發酵特性。
1.2.5 多孔質固化酵母載體空化制泡方式對發酵特性的影響
分別制備對不同空化制泡工藝制備的固化酵母載體進行對比發酵試驗,以發酵過程CO2生成效率來評定。
2.1 多孔質固化酵母載體的物理性能
通過測定多孔質固化酵母,PVA-海藻酸鈉固化酵母及PVA固化酵母三類載體的物理性能,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載體固化酵母物理性能對比
由表1可見,機械強度大小分別為:PVA-海藻酸鈉固化載體(下文由②表示)>多孔質固化載體(下文由①表示)>PVA固化載體(下文由③表示);傳質系數大小分別為:①>②>③。在糖蜜酒精連續發酵生產過程中,固化載體的機械強度是決定其能否承受在長期連續發酵過程的流體沖擊力,一般而言為滿足連續發酵的需求,載體的機械強度越高越好,但是增減載體的機械強度時往往會降低載體的傳質性能,而酵母的生長代謝受載體的傳質性能影響較大,因此在制備固化酵母載體時需綜合比較載體的機械強度和傳質性能,綜上所述,結合試驗結果得出,多孔質固化酵母載體物理性能優于其他兩種載體。
2.2 多孔質固化酵母載體的發酵特性
通過對三類固化酵母載體的活化培養及發酵培養,實驗結果見表2和圖1。
由表2和圖1可見,固化酵母載體經冷凍保藏后首次啟用,活化用時多孔質載體耗時最短為30h,相比較于PVA-海藻酸鈉酵母載體及PVA酵母載體的耗時分別縮短了14.3%與23.1%;發酵成熟醪液的酒度和殘糖含量結果顯示,三種載體中多孔質固化酵母載體發酵性能最優,所得酒份含量最高,殘糖含量最低。綜合載體首次活化耗時及發酵培養結果表明,多孔質固化酵母載體具有優異的發酵性能。分析其優異發酵性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多孔質固化酵母載體制備過程中采用海藻糖和稀糖蜜做酵母細胞的保護劑,減少了酵母細胞在凍融過程中的損傷,能夠有效保護酵母細胞的存活基數;同時,空化制泡工藝提高的酵母細胞宿主載體內部空間網絡結構,豐富酵母細胞在載體中生殖代謝的通道,增強發酵過程的傳質效率,有效提高發酵效率。
2.3 多孔質固化酵母載體空化制泡方式對發酵特性的影響
通過壓縮空氣的微孔制泡系統和旋轉機械制泡系統進行空化制泡所得兩種多孔質固化酵母載體,與傳統固化酵母進行發酵對比試驗,測定其發酵過程的CO2生成速率,結果見圖2。

表2 不同載體固化酵母發酵特性對比

圖1 不同固化酵母載體發酵過程中CO2失重對比

圖2 不同空化制泡固化酵母載體發酵過程中CO2生成速率對比
從圖2可見,發酵過程CO2生成率微孔制泡方式和機械制泡方式均高與傳統固化酵母,微孔制泡方式最佳。實驗結果表明了,空化制泡方式能夠有效的豐富載體內部孔隙,有效增強營養物質在載體內部的傳遞,使得酵母細胞能夠更好的生長代謝。同時也表明了微孔制泡方式相比較機械制泡方式能夠更有效的增加在單位體積載體中獲得更多的氣泡孔隙,獲得更好傳質性能。
通過試驗驗證了該多孔質固化酵母載體具有較好的機械強度與傳質系數等物理性能,同時采用海藻糖和稀糖蜜作為酵母細胞保護劑,提高冷凍后載體內部酵母細胞的存活基數;通過添加細胞宿主載體和空化制泡技術,有效提高固化酵母載體中的空間網絡孔隙占比率和產品的活化性能,豐富酵母在載體中生長代謝的傳質通道,增大發酵過程的傳質效率,提高發酵效率,提高原料利用效率等特點,可滿足糖蜜酒精連續生產的需求。
[1] 李起斌.固定化活酵母連續發酵生產糖蜜酒精[J].甘蔗糖業,1994,(3):48-50.
[2] 張書祥.固定化酵母連續發酵生產酒精工業應用的研究[J].生物學雜志,1999(3):27-28.
[3] 何延青.微生物固定化技術與載體結構的研究[J].環境科學,2004,25(2):101-104.
[4] 鄧元修.固定化酵母酒精發酵[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3,21(2):176-180.
[5] 劉樹文,李華,等.微生物固定化粒子機械強度的研究[J].微生物學雜志,2005,25(4):32-34.
[6] 梁秉華,程群卿,等.編寫.甘蔗糖蜜酒精生產檢驗方法[M].輕工業部甘蔗糖業研究所,1986:4547.
[7] 梁磊,張遠平,朱明軍,等.甘蔗塊固定化酵母的制備及其在蔗汁燃料乙醇生產中的應用[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9,35(2):76-79.
TS249.3
B
2095-820X(2016)04-04
2016-06-24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013B010102002);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014A010107017);廣東省省級科技計劃項目(2016B070701005);廣東省科學院科研平臺環境與能力建設專項資金項目(2016GDASPT-0208)。
郭藝山(1984—),男,福建漳州人,工學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制糖綜合利用與工業微生物代謝與調控,E-mail:2795894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