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麗
(綏中縣水利技術推廣站,遼寧 綏中 125200)
?
六股河流域年徑流量觀測及趨勢分析
郭 麗
(綏中縣水利技術推廣站,遼寧 綏中 125200)
通過對六股河流域前白水站、綏中站年徑流量60a實測水文數據進行研究,對該流域內年徑流系列代表性情況、統計參數及保證率問題以及天然年徑流成果合理性情況進行了分析,得出結論:六股河流域年徑流統計參數較為穩定,流域內多年降水情況系統性較好,年徑流量離差程度趨于穩定,與年降水量曲線變形關系吻合整體性好。
六股河流域;年徑流量;統計參數及保證率;天然年徑流
六股河發源于建昌縣北簍子山,南面毗鄰谷杖子鄉雙廟村,自發源地開始河流全長達到158.38km,整個六股河流域面積達到3044.78 km2。六股河流經一市一縣,通過興城市后進入綏中縣,在縣小莊子鄉大漁廠村南面注入渤海,流域面積較大。六股河流域東西方向較窄,南北長度較大,流域形狀呈現牽?;ɡ葼?,最大高程為450m左右,東臨小凌河和煙臺河,西北毗鄰大凌河,西南與狗河搭界,整個流域面積龐大。
流域支流包括:云山洞河、黑水河、八家子河、王寶河等,流域水量充足,年徑流量大。六股河流域所在區域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區,以東南季風為主,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嚴寒干燥,干濕分明。該流域相對濕度較高,其中7、8月間相對濕度達到最大,最大相對濕度約為80;最小出現在3、4月間,為47[1]。
2.1 流域年徑流觀測
通過對六股河流域年徑流量進行觀測,設立4處水文觀測站包括:前白水站、藥王廟站、綏中站、山咀站。由于觀測數據多,全面分析較復雜、困難,因此,選擇綏中站、前白水站兩處觀測站進行年徑流觀測數據分析[2]。
2.2 流域年徑流特性研究
六股河流域主要通過降水進行年徑流量的補充和供給,因此,年徑流量和降水量在分配上基本保持一致,在地區分布情況、年內波動情況、年際變化量情況等諸多方面呈正相關關系。年徑流量從南向北逐漸成遞減趨勢,由200mm遞減到100mm;同時,年降水量與年徑流量成正比,由700mm遞減到550mm,年徑流量和年降水量等值線約為平行關系[3]。
根據對綏中水文站和前白水水文站60a的觀測數據進行分析可知:六股河流域年徑流量年際間變化差異性較大[4]。其中,1969年綏中水文站年徑流量最大,達到1729.14×106m3,1992年年徑流量最小值降低到89.48×106m3,最大值大約是最小值的19.324倍。通過對六股河流域年徑流量進行統計分析,可知:7—9月份的年徑流量比重較大,約為全年徑流量的75%。年徑流分配不均勻,波動性較大,在研究觀測期間出現較大的年徑流變化。對前白水站和綏中站年徑流量進行統計,分配情況如下表1所示。
統計六股河及鄰近流域各主要站年徑流均值及多年平均降水量、徑流深、徑流系數等特性,見表3。繪制遼西沿海主要站年徑流均值與控制面積雙對數相關圖,如圖7所示。

表1 六股河流域各站徑流年內分配統計表 %
3.1 年徑流系列代表性分析
在六股河流域年徑流代表性分析過程中,選擇綏中觀測站進行年徑流觀測,并進行年徑流分析。以1955—2015年徑流系列為分析樣本,繪制了年徑流的年際變化曲線、累進均值曲線,累進曲線和差積曲線[5]見如圖1、圖2。從年際變化曲線和差積曲線可以看出:六股河流域豐、枯交替明顯,包括了豐水期(1962—1977年)和枯水期(1978—1993年)。

圖1 綏中站年徑流量年際變化和累進均值曲線圖

圖2 綏中站年徑流差積、累進變化曲線圖
通過對綏中站徑流系列滑動計算分析可知:1955—2015年系列共60a,其統計參數較為穩定。1955—2015年徑流系列基本可以代表該地區徑流特征,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3.2 統計參數及保證率計算
通過對前白水觀測站、綏中觀測站年徑流量進行監測,根據觀測數據計算年徑流量保證率,計算方法按照矩法計算,即Cs=22Cv,采用PⅢ型對年徑流量變化線進行研究。通過計算將年徑流量計算成果匯總于表2。前白水站、綏中站年徑流頻率曲線如圖3、圖4所示。

表2 六股河流域年徑流量保證率成果表 106m3

圖3 綏中站年徑流頻率曲線圖
3.3 天然年徑流成果合理性分析
為了檢查年徑流系列1980年以后有否系統性偏差,繪制了綏中站、前白水站年降水量與年徑流相關圖,見圖5、圖6。從圖中可以看出,兩站年徑流量與年降水量比較一致,關系較好,雖然1980年以后還原水量有所增加,但未有系統性偏大或偏小現象。

圖4 前白水年徑流頻率曲線圖

圖5 綏中站年降水與年徑流關系圖

圖6 前白水站年降水與年徑流關系圖
可知:六股河徑流系數小于狗河、石河,大于小凌河,符合這一地區降水徑流的特性。因此,本次計算的綏中、前白水年徑流成果是合理的。

表3 遼西沿海各主要站年徑流成果比較表

圖7 遼西沿海地區主要站年徑流與面積相關圖
通過對六股河流域綏中水文站、前白水水文站年徑流進行觀測,研究了六股河流域年徑流特性,通過分析年徑流系列代表性、統計參數及保證率計算分析、天然年徑流成果合理性分析等,得出了六股河流域年徑流變化較小,統計參數較為穩定,觀測結果基本能夠反映六股河流域年徑流變化真實情況。
[1]李學森.凌河流域水資源現狀及保護措施[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5(03):36-37.
[2]高素麗.遼陽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保護對策[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1(04):45-47.
[3]柴雅麗,霍延召.朝陽市水資源供需矛盾分析及解決途徑[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5(03):44-45.
[4]凌敏華,陳喜,程勤波等.地表水與地下水耦合模型研究進展[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10(04):79-84.
[5]包宇.大凌河流域朝陽區段水環境恢復治理對策[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1(06):39-40.
[6]郭福厚,梁鳳國.遼寧省濕地資源保護的對策分析[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06(01):33-34.
[7]曹昌平.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措施及土壩壩基帷幕灌漿的特點分析[J].水利科技與經濟, 2016, 22(2):113-115.
TV121.4
B
1007-7596(2016)08-0038-04
2016-06-28
程瑞山(1995-),男,山東菏澤人,本科在讀;劉琪(1994-),男,河北武安人,本科在讀;張峰(1996-),男,甘肅隴南人,本科在讀;孟凡欽(1996-),男,河北唐山人,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