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鵬(玉林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廣西玉林537000)
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的發展現狀研究
□孫 鵬(玉林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廣西玉林537000)
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具有良好的前景。目前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宣傳不足、品牌意識低;項目單一;基礎設施落后,規劃無序;服務質量差等。這就需要統籌規劃,政策支持、法律保障;擴大宣傳,建立品牌意識;多元引資,完善設施;區域合作,優化線路,增加層次;落實人才培養,提高旅游服務質量。最終使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發展現狀
體育旅游是游客以休閑、娛樂、健身為主要目的,參加、欣賞體育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體育為主要內容和手段的一種旅游形式,是體育業與旅游業相互融合所產生的新型產業。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體育的健身價值日益受到重視,體育與旅游相結合,既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又滿足了生理需求,因而體育旅游不斷升溫,成為世界潮流。雖然體育旅游具有許多優勢,但是,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它的缺點也逐漸顯現出來。例如有些體育旅游項目挑戰游客勇氣、膽量甚至極限潛能;有些項目要求規范的技術動作等等。這些特點使得游客參與的積極性大打折扣,雖然還有一些觀賞性旅游項目,但是從健康角度來說,體現不了體育旅游的價值。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以民族為代表的不同區域在自然和歷史環境中形成各自獨特的文化和風格,這種文化、風格又在各種體育項目中體現出來,這就是民族傳統體育。民族傳統體育旅游作為體育旅游的一個分支,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因為它以反應民族文化為主,項目內容溫和、有趣,不需要專業技術動作、特殊的場地、復雜的器械等,重復性好。這就使游客沒有心理壓力,樂于參與其中,并且由于項目本身的文化屬性,具有濃厚的欣賞價值。
廣西地處中國南部,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區。根據有關資料的統計,廣西常年開展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有板鞋、投繡球、搶花炮、打陀螺、踢毽球、賽龍舟等。這些傳統體育項目蘊含著豐厚的民俗文化和獨特魅力,依托這些項目開展體育旅游,讓旅游者參與其中,既能達到健身的目的,又能領悟當地的民族民俗風情,充分體現體育旅游的價值。
1.1、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萬方期刊全文數據庫和超星數字圖書館進行網上檢索有關民族傳統體育旅游方面的學術專著、期刊雜志論文、電子圖書資料,收集國家有關旅游業發展的文件、政策和法規,了解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現狀,為本研究做理論支持。
1.2、問卷調查法
通過走訪社會學、體育經濟學、旅游學等方面的相關專家,查閱大量有關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行業發展方面的文獻資料。依據研究目的設計調查問卷。采用隨機發放的方式,向廣西桂林、百色、柳州、北海、欽州、玉林、南寧等地的城鄉居民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700份,回收674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問卷656份,有效率93.7%。
1.3、邏輯分析法
對搜集到的文獻進行分析和整理,結合文獻的資料和調查的結果進行邏輯分析,分析影響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發展的各種因素。
1.4、數理統計法
采用Excel表格對各種數據進行分析和劃表格。
2.1、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開展基礎
廣西位于祖國南疆,處于東西部兩大市場的結合部,交通便捷,有高速公路、高鐵、水路、等150多條國內外路線,通過陸上和海上通道和東南亞國家相連,是祖國甚至東盟重要交通樞紐,是唯一即沿海又沿邊的行政區,地理位置優。廣西有壯、瑤、苗、侗、仫佬、毛南、京、水、回、彝、仡佬等11個少數民族,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共478項,這些具有獨厚的文化地理優勢,為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2.2、調查對象對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的認知情況

表1 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認知情況調查
由表1可知,在受訪者中,了解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的人占了43%之多,和參加過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的人數一樣。這說明宣傳缺失,大部分人還不清楚它的內涵、作用,而對它有所了解的人,往往都會被吸引,付諸行動。將來愿意參加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的人數占了75%。說明雖然目前參與人數不占優勢,但未來人們參與熱情很高,在將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愿意參加民族傳統體育旅游。這一部分人群是潛在的消費群體。
2.3、參與者對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內容反饋的調查分析

表2 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項目情況調查
在參加過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的人中,大多數認為項目設置單一,雷同,開發層次低,缺乏旅游精品路線;并且對項目不認可,不會二次參與,失去重復性利用價值;還認為沒有樹立品牌意識,對民族傳統體育旅游挖掘深度不夠,未形成特點鮮明、區域有別的拳頭旅游產品。這些不僅使投資重復、浪費資源,并且降低了消費者的旅游熱情,缺乏景區吸引力和競爭力。

表3 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服務及價格滿意度調查
總體來說對服務質量評價還過得去(很滿意、滿意、一般)的人數占了近75%,服務質量基本達到要求,但還有提升的空間,需要科學管理和用心參與。隨著人們服務意識的提高,對一些陳規陋習非常敏感,嚴重影響服務質量,需要下大決心去改正。
另外,認為價格偏高的人數較多,是影響人們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的一個重要因素。民族傳統體育旅游作為一種高層次的消費,只有收入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廣泛參與,因此需要提高國民收入水平,促使更多的人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旅游。
2.4、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景區環境及基礎設施調查分析

表4 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景區環境及基礎設施調查
大部分人認為景區環境狀況不佳,基礎設施達不到標準。交通、賓館、飯店、游覽工具等,大部分存在價格高、質量差、數量少、不能選擇等情況,很多地方還遭到不可復原的破壞,屢遭游客詬病。旅游業是一個高投入、高產出、回報慢的產業,所以需“栽的梧桐樹、引來鳳凰家”。
2.5、對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從業人員需求情況的調查分析

表5 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從業人員需求狀況調查
64%的人認為相關從業人員缺乏,包括旅游管理人才、導游、旅游服務人員、旅游項目創新人才等。現有的從業人員中,大多數也不符合要求,管理不到位、服務質量差,屢次遭游客投訴。
3.1、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宣傳力度不足,品牌意識偏低
統計結果顯示,部分旅游者對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知之甚少,對其功能更是不善了解。也就是說,在宣傳上,對民族傳統體育旅游力度不夠。本身廣西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民族優勢,在強調通過第三產業拉動經濟發展的今天,更應充分利用好優勢資源,搞活經濟發展。在已開展的民族傳統體育旅游項目中,同質化比較嚴重,也沒有形成品牌效應,基本上是來了之后才知道有這個項目,吸引力偏弱,無法發揮資源優勢。
3.2、廣西民族體育旅游項目設置單一,口碑偏差
通過調查發現,廣西很多景區內的傳統體育項目的設置較單一,開發層次比較低,項目內容不夠豐富。很多項目的開展都是形式化,忽視了其內在的、深層次的、文化的內涵。大多數民族體育項目只是注重于表演、娛樂性、旅客參與性比較差,只是讓旅客們感受一下熱鬧,卻沒能給旅客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很多景點的設置都是相似的,造成許多重復建設。也就是說,在已有的民族傳統體育旅游項目中,口碑較差,無法吸引回頭客,容易造成一錘子買賣現象,長此以往,對民族傳統旅游項目建設影響巨大。
3.3、廣西民族體育旅游環境狀況不佳,基礎設施落后,配套設施不足
只有當游客能夠進的來、住的下、吃的好、出的去,才能保證游客常來常往。廣西基礎設施比較落后,主要還是依靠普通鐵路承擔客運能力,即便是普通鐵路,除南寧、柳州、桂林外,其他部分地市無直達列車,如玉林、防城港等,更不用說現在已進入高鐵時代,對旅游的可進入性制約更大。高鐵線路較少,沒有形成網絡,給游客出行造成不便。高速公路設施比較陳舊,路況較差,滿足不了旅游需求。在飲食住宿方面,高檔酒店較少,離景區較遠,在旅游高峰期承載能力有限,制約其發展。
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應該首先對環境的保護。環境是旅游景區、景點開發的基礎,在很多地方已經開發了的景區、景點里,經營者們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造成環境嚴重的污染與破壞。比如,在景區、景點內建設飯店、賓館,造成建筑風格和自然環境格格不入,自然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環保排污的工作和設施差,引起生活垃圾嚴重污染了生態環境。
廣西作為旅游大省,每到節假日游客便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但是,食宿、交通等生活配套設施跟不上,不能為旅客提供便利服務,制約著旅游業的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旅游項目作為新生事物,更受到致命影響。
3.4、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從業人員缺乏和服務質量差
目前,廣西各個地方景區、景點都很缺乏專門的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的管理者和服務人員,許多景區的從業人員對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的知識了解不夠,特別是對民族傳統體育的動作要求和文化內涵知之甚少,在向游客推介時無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吸引不了游客參與其中。而且從業人員素質較差,服務態度不夠好,沒有站在游客的角度去處理問題,影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4.1、國家和地方統籌規劃,政策支持、法律保障、資金后盾
在國家中長期的發展規劃上,已提出以第三產業為主,擴大內需,搞活經濟,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朝氣行業,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全國視野下,國家只能是宏觀統籌,具體項目規劃執行還需要地方各級政府按照國家發展規劃實施落實。具體到廣西,根據地方特點各級政府應將體育旅游,尤其是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納入發展規劃之中,通過政策傾斜,扶持各地方旅游業發展,做好調控、引導、發展工作。
新旅游法的頒布實施,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是我們可做到有據可查,有法可依。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擯棄陳規陋俗,文明旅游、綠色旅游、可持續旅游。
旅游業是一項前期投入大、見效慢的項目,因此,各地方應各種渠道吸引資金,例如爭取國家專項旅游發展資金、信貸資金、國際組織支持資金、地方立項規劃資金,甚至可以開放經營權,吸引民營資本進入。總之,要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4.2、轉變思想觀念,擴大宣傳,建立品牌意識
傳統觀念中,“酒香不怕巷子深”,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各種干擾信息威脅到“深巷子”,因此,雖然有廣西旅游大省這個“酒香”,我們依然要懂得宣傳、利用宣傳,推銷“香酒”。依托電視、報刊等平面媒體,突出民族傳統旅游特色,擴大知名度;利用網絡媒體平臺,和知名網絡公司合作,宣傳、推介民族傳統旅游;重視自媒體,通過手機網絡,制作關于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的免費APP軟件,打造城市名片,宣傳、引導人們參與。在自媒體時代,這是一個有效宣傳手段;在當地建設相關民族傳統旅游基地,利用口碑,口口相傳;以民運會、南寧國際民歌節、中國—東盟博覽會為載體,擴大宣傳。
在宣傳中要建立民族傳統旅游品牌意識,利用名人、名地、名事,突出重點,體現特色,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借鑒已成名的案例,如“印象劉三姐”,大制作,打造品牌,維護品牌,最后高收益。
4.3、完善基礎設施,便捷生活服務,景區建設要合理、環保
要完善基礎設施,首先要組建交通網絡。依托南寧、柳州、桂林等中心城市,在已有的高鐵、高速公路網絡基礎上,爭取國家高鐵、高速公路立項,專項資金扶持,地方積極配套,組成縱橫交錯的高速網絡,使各旅游景點納入4小時生態圈內。由于大部分景區離城區較遠,主要靠二級公路甚至村鎮公里連接,對于這部分道路建設,要充分發動當地村民集資、吸引社會力量投資,本著誰投資,誰受益原則,完善道路建設。
目前網絡已成為各個景區標準配置,在這方面各地應積極和移動、聯通、電信部門合作,完善網絡建設,使網絡信號,尤其是w i fi信號覆蓋整個景區,滿足人們“朋友圈”生活。
積極招商引資,依據景區規劃,建設和景區相適應的主題酒店,滿足高端客戶和團客入住。對農家樂、家庭旅館等,要依法管理,定期檢查,滿足自駕游、散客需求。總體形成高中低檔食宿體系,提高承載能力。
4.4、區域合作,優化旅游線路,增加民族傳統體育旅游層次
要使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項目可持續發展,應積極與其他地區交流合作,如臨近的云南、貴州,相似的寧夏、新疆等,吸取他人的優勢,推廣我們的特色,組建一體化的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網絡。還可與東盟國家深入合作,依托我們悠久的歷史文化,以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為切入點,借助地理位置優勢,擴大在海外的知名度,力爭將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打造成為世界知名的旅游景點。除此之外,我們還要修煉“內功”。借助廣西已有的自然人文旅游景區,合理規劃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路線,避免都是集會、表演、參觀等同質化形式,根據不同人群,推薦不同項目,設置不同等級,達到參與體驗。如對于中老年旅客,推薦村寨生產生活型項目,漂流、拋繡球等;對于青年旅客,推薦表演性、競技性強的項目,劃龍舟、高腳馬等。對同一項目,根據人群特點,設定不同等級,如板鞋項目,中老年人以體驗不同人數的板鞋為主;青年人以競速比賽為主。總之,使游客參與其中,樂在其中,而不僅僅是看在眼里。
各地方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要突出本地區特色,形成拳頭產品,同時借鑒、移植臨近地區傳統體育旅游項目,形成“一專多能”特色,避免單一化。
4.5、落實人才培養,提高旅游服務質量
民族傳統體育旅游是體育與旅游相結合的項目,這就要求從業人員既要有傳統體育知識,又要有旅游知識,針對目前廣西民族體育旅游人才短缺、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狀況,充分利用廣西的高等院校進行人才培養。例如,廣西旅游學院就可以開設體育旅游方向;師范院校中的體育學院可在體育管理、體育經濟中涉獵體育旅游。另外要嚴格進行崗前培訓,以民族傳統體育技術及體育文化為主,做到話出有理,動出有規,提高游客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要依據法律、政策等引入評價制度,要有獎懲措施,監督執行。可在APP軟件上由游客打分,管理部門收集數據,作為效益發放的依據。堅決杜絕宰客、購物、亂收小費等不良現象。
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豐富,具有可持續發展前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宣傳不足、品牌意識低,項目單一,基礎設施落后,規劃無序,服務質量差等。解決的措施有:統籌規劃,政策支持、法律保障;擴大宣傳,建立品牌意識;多元引資,完善設施;區域合作,優化線路,增加層次;落實人才培養,提高旅游服務質量。
[1]鄧啟烈.廣西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現狀及市場經營模式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梅漢超.現代民族傳統體育理論體系與實踐內容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42(7).
[3]張云生.我國體育旅游市場開發現狀與對策研究[J].新西部,2010,18.
[4]劉衛國,吳曉山.廣西民族體育文化經濟資源的開發現狀與發展[J].東南亞縱橫,2009,4.
[5]翁林.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5(12).
[6]文紅,劉韻琴.對旅游景區經營權整體轉讓的研究[J].中國市場,2008,2.
[7]曹政,劉佳媚.上饒市體育旅游產業開發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28.
[8]劉捷.廣西民族體育旅游開發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08,5.
G85
A
1006-8902-(2016)-10-HX
孫鵬(1981-),男,玉林師范學院體育學院講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運動人體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