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是技術和藝術交相輝映、不斷前進的。技術發展到一定瓶頸的時候,可以依靠優質的內容再去提升到新高度,而當優質的內容遍地開花的時候又會有新技術的產生,從而帶來一些新突破。
一個良性的新媒體生態系統,是由用戶、媒體、渠道和廣告主四個環節構成的。這個系統中每一個環節都有自己的痛點:用戶的痛點是無法獲得有效信息,媒體的痛點是不知生產什么內容,渠道的痛點是不知如何吸引廣告主,而廣告主的痛點是不知如何獲得實效。
痛點
鳳凰網與一點資訊的合作,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用戶和媒體的痛點,對于渠道和廣告主的痛點,池小燕認為這些環節都是水到渠成的:“廣告主選擇我們的原因,是我們背后強大的內容和算法驅動的精準推送,以及我們的渠道。”
池小燕的觀點源于她對數據的詳細掌握和對市場的深刻洞察。以CPM為例,鳳凰網的CPM(千人成本)比其他同類網站高出50%以上,但廣告主依舊會將鳳凰網作為首選,因為其背后用戶留存率、轉化率、優質度等遠高于其他媒體。以精準而嚴苛的測算系統出名的京東,在對PC整體預算嚴重收縮的前提下,繼續選擇鳳凰網作為最大的PC合作伙伴,就是最好的例證。
不僅是國內市場,全球范圍內,很多平臺的首次獲客成本差異非常大,CPC(點擊成本)的價格甚至有幾十倍的差距。但在一段相對比較長的時間里,廣告主會發現其實優質的平臺所帶來的用戶的實效性,才是最具說服力的。而鳳凰網,正好具備著這樣的說服力。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驗證了傳統營銷中的經典漏斗理論,漏斗通常分成五個層次:展現-點擊-瀏覽-咨詢-訂單,也就是說,營銷的最初目的是盡量多地到達目標客戶群體,最終目的是達成銷售。在這個漏斗中,鳳凰網和一點資訊各有自己的優勢部分。這二者在一起能夠玩出更多花樣,為營銷帶來更多的價值。
于正描繪了二者未來打通廣告平臺后商業化體系整合和營銷變革的藍圖。除了客戶群體整合和規模效應所帶來的沖擊,于正更多的是從技術的角度來關注這樣的變革:“基于精準曝光的技術連接未來服務和商品,形成營銷優勢。”
利器
如果提及營銷的思路或利器,原生營銷一定會是最多被提及的名詞之一。對于原生營銷,郝煒認為這是一種更高形式的內容營銷,只是在不同的媒體形態上都會有自己的演變和呈現。作為最早把原生廣告引入中國并發展為原生營銷理論的媒體,鳳凰網一直引領著行業中內容營銷的風潮,從早期的2.0版“讓廣告走進生活”到如今的4.0版“再造生活場景”,原生營銷早已為行業接受、熟知并不斷發展和完善。
中日問題、臺海問題、奧運會、美國大選等國際社會熱點問題,注定了 2016年是媒體內容爆發的一年。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人對于科技、國防、國際關系等話題的關注度空前高漲。作為優質內容生產和熱點話題引領的媒體,鳳凰網總能夠利用這些大事件大熱點與廣告主一同將原生的精髓發揮到極致。
從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通過摩托羅拉的無線電設備將登月感言發回地球開始,帶有創新、科技、極致專注標簽的MOTO,就與航天結下了不解之緣。適逢今年是中國航天60周年,鳳凰網深刻洞悉了中國航天與MOTO在理念與精神高度契合性,以關注航天的群體作為主要目標群體,用一種非傳統、大家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利用鳳凰網平臺的優勢資源,在推送極具專業性的航天內容時,將MOTO的產品與精神完美傳達。此舉不僅牢牢吸引了大量高端商務精英人群、科技極客、個性嘗鮮人群等目標消費群體,還輻射帶動了其他消費人群。
而里約奧運期間,鳳凰網則以奧運拼搏進取的精神為主線,將奧迪RS運動車型的運動性能與奧運精神完美結合。借勢奧運期間的高關注度賽事,如林李大戰等,促成了許多熱點話題的產出,不僅在鳳凰網平臺有大量的關注轉發,外圍的社交汽車垂直類大號的轉載傳播量也非常巨大,甚至還有媒體將奧迪RS作為奧運借勢營銷的經典案例深度盤點。在這個過程中,奧迪RS車型與奧迪的品牌精神也得到極大傳播,激情進取、創新突破的關鍵詞給用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兩個基于消費者洞察的原生營銷案例,讓鳳凰網近期的營銷影響力不斷擴大。一手打造這些經典案例的池小燕對此非常興奮,她認為鳳凰網的優勢在于能以優質內容生產能力和強大的用戶洞察,與用戶平等溝通,并針對用戶的心理和狀態,找到最適合的表達方式,幫助品牌與用戶產生共鳴,最終助力廣告主獲得更多價值。
實效
原生營銷發展至今,仍有一個問題,即漏斗的最后一環——實效問題需要解決。這樣的情況與眼下如火如荼的短視頻、直播類有些類似,這些形式帶來了客觀的流量與規模,但在如何結合廣告主的訴求及如何變現的問題上,還有很多可探討的空間。針對這一問題,郝煒認為原生營銷接下來的發展,就是利用技術精細化操作呈現廣告,實現場景化的營銷。于正也認可這一觀點,他認為互聯網行業的規律一貫以來就是技術與內容的交相輝映,技術發展到一定瓶頸的時候,需要依靠優勢內容提升高度,當優質內容遍地開花的時候則會促發新技術的誕生,繼續帶來新突破。
若以實際的營銷過程去驗證營銷漏斗模型,實效問題的確是擊中廣告主痛點的一環。一點資訊非常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問題,在很多公開的場合,于正都會以如何獲得更多更精準的實效作為出發點,與全世界的營銷人分享最前沿、創新的營銷方式及技術。“數字化的效果最容易被衡量。”他認為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前平臺上無法實現的品效合一,如今也可以輕松實現,所以實效肯定是大勢所趨,也是國際上的營銷趨勢。
本質
對于營銷的本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池小燕的感受也許更為細膩:“營銷是創造用戶可感知的價值。”
池小燕認為,在營銷中,如果用戶看到信息再去點擊的時候,為時已晚。廣告主想表達怎樣的故事和品牌精神,都應該是在品牌開始傳播前就設計好。鳳凰網的內容與一點資訊的算法雙驅動,能夠更精準地為用戶在精神層面和物理屬性上畫像,但如果僅僅在技術層面去描述數字效果,用戶無法感知。在適當的時間和場景,有一個契合用戶生活和精神狀態的好的品牌故事的推送,就會令品牌戰略故事成為用戶生活的一部分,給用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最終變成用戶可感知的價值。
在探索營銷本質的過程中,還有許多不和諧的問題。例如在大數據的風潮下,行業普遍一味追求精準的數據遞送及轉化,由此帶來數據虛假泡沫嚴重。池小燕對此不無擔憂:“如果大家完全被數據左右,那么就會脫離營銷的本質,而其實純數據背后到底又有多少價值?”
除了數據虛假,郝煒認為營銷關鍵在于是否對廣告主的需求予以足夠尊重。在國際上,人們討論的是在人的洞察基礎上如何運用技術的手段,而國人普遍只講實效。“這是廣告主真正需要的還是你強加給廣告主的?”郝煒說。
中國市場強大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和龐大的移動用戶數量,決定了中國移動市場發展的迅猛并引領了全世界移動營銷的風潮,對于這種風潮,池小燕將之概括為三個關鍵詞:個性化、場景化和透明化。她認為鳳凰網和一點資訊所做的事情,是了解用戶作為一個個性人的特征,推送給他感性的內容來了解需求;在一個合適的環境下,包括對的時間對的場景對的人,推送對的內容;對透明化,未來技術監測會越來越智能和高效,行業會大浪淘沙,去偽存真。郝煒也認為,無論未來如何變化,鳳凰網和一點資訊,肯定不會滿足于做一個聚合分發的平臺,未來的趨勢一定是利用更好的技術驅動,對流量更精細化地使用,以及對內容的精耕細作。“或許某一天許多領域會被機器人取代,但所有的需求都是人的需求,技術永遠都是為人服務的。”于正補充道。
營銷不僅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如同池小燕所說,營銷是一個理性與感性不斷碰撞的過程。對不和諧和錯誤的方向保持理性,對生活和社會保持激情和熱情,對新技術新趨勢保持興奮。在理性與興奮中不斷創造可被用戶感知的價值,才是營銷的本質。而鳳凰網與一點資訊的合作,勢必會在這一本質中發揮彼此強大優勢,積極擁抱瞬息萬變的營銷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