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是保障組織權力規范有序、科學高效運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組織目標實現的長效保障機制。自《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發布實施以來,各行政事業單位積極推進內部控制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部分單位重視不夠、制度建設不健全、發展水平不平衡等問題。
針對內部控制建立和實施的實際情況,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健全工作機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組織、推動本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并對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承擔領導責任。為此,本文試通過對相關問題進行梳理,提出加強健全內控防范機制的建議,為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提供參考。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一)未建立內部控制,或是內控制度建立不合理
距離財政部要求在行政事業單位執行內部控制已經有段時間了,但是沒有遵照執行財政部的要求,沒有用內部控制制度來實現內部管理,是目前的普遍現象。內控方法不全面,內部控制設計不合理,如未建立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和會簽制度,造成審批權限過大;固定資產未及時入賬,造成國有資產流失;不相容崗位未相互分離,未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造成內部控制的漏洞,為腐敗與違法違規創造了條件。
(二)會計核算不規范, 資產家底不清。
主要表現在:一是原始憑證管理不規范。有些單位對原始憑證審核粗糙,如有的票據記錄的經濟業務與實際經濟活動事項不符、內容不合常規;一些貨物銷售企業在沒有正式發票的情況下,借用其他單位發票,導致開票單位與領購單位名稱不一致;一些單位使用往來結算收據、自制收據和單位內部收據作為依據報銷等。二是賬務核算處理不規范。如有的單位在年終結賬時, 不將收入和支出結轉“結余”科目, 而是將收入和支出相對轉, 使“結余”科目不能正確、完整地反映核算單位的結余狀況;還有的單位, 兩套會計核算制度同時運行, 支出核算混亂。三是固定資產管理混亂, 存在賬外資產。有的單位固定資產賬上有但實際上資產已不存在, 而有些實際使用的資產卻未作價入賬, 形成賬外資產;另外還存在不同單位之間的資產調撥、轉移,未辦理相應手續等現象。
(三)部門預算控編制不科學,預算控制薄弱
近年來隨著部門預算推行,預算控制在某些程度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不過,實際工作中大多數單位的預算控制仍顯薄弱。表現在:首先,預算編制粗放,沒有細化項目,未能做到零基預算。比如編制明年的預算,在業務部門沒有共同參與的情況下,財務人員只是在當年預算的基礎上增減,針對一些項目預算的編制沒有進行科學的論證,導致部門預算缺乏權威性,約束力低下。其次,預算執行隨意大,經費常常跨項目使用,沒有按照預算批復執行預算,安排各項支出。最后,編制決算報表時按照預算調整賬目,使得財務信息失真,不能反映單位真實的經費使用及財務狀況。
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的建議
(一)增強內控意識,強化單位負責人責任意識。
內部控制制度制定以后,單位負責人要真正確立起對財務會計工作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第一責任主體”意識,并要通過宣傳和動員,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員對于內部控制制度的相關規范和條例進行學習,同時將每一項規定具體落實到相應的工作部門,以提高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在內部控制中要明確每一名工作人員的具體責任,通過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實現內部控制的作用。通過提高工作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營造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二)健全和完善內控制度
首先,單位應根據《會計法》、《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及相關部門對健全和完善內部控制的要求,結合自身的業務特點和管理需要建立合適的內部控制制度。其次,發揮行政主管部門的作用,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組織系統內的單位進行內部控制方面的培訓,針對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交流經驗,并且定期檢查各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情況,從而推動各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開展;再次,制度是用來執行的,不是掛在墻上或是印在紙上的,不執行的制度,只是一紙空文。單位全員上下要嚴格執行建立起來的內控制度,并且做到各行其責,按章有序執行,有效發揮內部控制制度在經濟活動的作用。
(三)強調部門預算,增強預算控制
預算的科學性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精髓,充分發揮預算控制在內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預算控制主要包括編制、審批、下達、執行、分析評價預算編制與執行的差異等環節。基本支出預算按照單位的基礎信息和核定的標準編制,保證單位的正常運轉。項目支出預算根據單位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結合財政部門預算安排和資金來源情況,科學論證項目,細化項目,提高項目預算編制的可執行性。
(四)加強內部審計和監督機制,完善單位內部控制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在財務部門和其他管理部門以外單獨設立內部審計部門、配備內審人員并確保其擁有較強的獨立性,切實開展內部審計工作,使之不再流于形式。充分發揮內部審計“一審、二幫、三促進”的作用。由于內部審計對本單位財務控制情況比較了解,因此可以準確把握內部會計控制的薄弱環節及容易造成損失的失控點,通過有針對性的、經常性的、連續性的跟蹤審計監督,幫助有關部門逐步加強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使內部會計控制起到應有的作用。
總之,建立并嚴格執行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對于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強化管理,控制風險,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行為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建設問題,強化單位內部涉及會計工作的各項經濟業務及相關崗位的控制,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遏制和打擊經濟犯罪行為。
作者簡介:郭芳,(1976-),女,漢,籍貫:山東省膠縣,職務/職稱:經濟師、會計師,單位:新疆省塔城市住房保障辦公室, 郵編:834700,研究方向: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