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月紅
那天幫孩子整理抽屜,看到她的錢包,一時好奇就打開看了看,里面整整齊齊排放一摞嶄新的鈔票。記得平常給她零花錢時都是隨手拿的,偶爾有新鈔,但更多的是舊鈔。問她原因,她說我每次花錢都先把那些舊的、破的鈔票花掉,還有不好儲存的硬幣,留下新的好的鈔票。她的話不由讓我想起經濟學上著名的“劣幣驅逐良幣”定律。16世紀,由于貴金屬無法滿足造幣要求,英國鑄幣局開始在新鑄造的英鎊中加入其他成分。于是,原來鑄造的不含雜質的英鎊和新鑄造的加入其他金屬成分的英鎊同時存在于市場中。英國伊麗莎白鑄幣局長托馬斯.格雷欣觀察到:消費者會選擇保留、儲存貴金屬含量高的貨幣即良幣,而使用貴金屬含量低的貨幣即劣幣進行交易、流通,良幣會逐漸退出流通領域,劣幣則逐步取代良幣充斥交易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比比皆是,在企業人事管理中尤為常見。人才的流動過程,不乏能者走、劣者留的情況。現代企業組織之間的競爭,核心是人才的競爭,如何最大限度地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合理分配人才、使用人才,營造良好的氛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避免劣幣驅逐良幣,這是每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石,也是任何一個現代企業管理者都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要營造良好的企業氛圍和正確的輿論導向。薪酬待遇的不公,晉升提拔的不公,很容易促成高素質人才的留失,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尤其是選人用人中潛規則、關系網等負能量的存在,更會加劇劣幣驅逐良幣。如果一個企業中,有人通過欺騙、賄賂、投機取巧或其它不正當手段,獲得了升遷、撈到了好處,別人就會紛紛效仿,而那些踏實肯干、任勞任怨的人,往往從發發牢騷,到自暴自棄,甚至同流合污,最后把自己也變成“劣幣”。不用多久,這個企業就會變得人浮于事、烏煙瘴氣。“劣幣”的破壞性作用遠比“良幣”的建設性作用要大。一個正直能干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單位很快會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很快能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今年年初劉云山曾指出,要彰顯選人用人的好風氣,遏制形形色色的潛規則、大大小小的關系網、“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從政環境(3月10日《人民日報》)。其實企業同樣需要風清氣正、充滿正能量的輿論氛圍。導向正確了,才能激濁揚清,扶正祛邪;制度健全了,才能防止壞人作惡,好人變壞。
二、要建立科學規范的制度體系。一個社會、一個組織,只要在制度上存在漏洞或缺陷,“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就難以避免。只有堅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清除各種“劣幣”,堵塞各種漏洞,才能在員工中倡導正確的價值導向,才能創造企業發展的良好內部環境,形成有利于保護“良幣”的企業文化。華為公司提出“絕不讓雷鋒吃虧”通過評價制度和分配制度,引導大家都來做雷鋒,造就了“刻苦奮斗、效率為先”的華為精神,讓大家都成為“良幣”。如何建立科學規范的制度體系呢?
(一)建立良好的崗位職務系統。根據崗位和職位的需要,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讓每一個員工都有成為“良幣”的可能。。一是做好招聘錄用工作,杜絕因人設崗,杜絕關系上位;二是做好勞動合同的簽訂解除,規范人才流動,避免人員進出的隨意性;三是對不同的崗位職務做好工資分配調整;四是根據崗位職責做好績效考核的落實;五是根據工作職責做好人員分配以及確認員工工作能力,明確職責,因崗定人。
(二)建立科學的業績評價系統。對每一個員工的現實表現、工作業績都有準確客觀的考核標準、評價標準,避免人情、關系等因素影響考評。通過它實現對員工的工資分配、勞動紀律、職工福利、職務晉升、職業生涯設計和發展提供技能培訓和量化評比。
(三)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勵機制和公平的晉升機制。薪酬管理要充分體現“優質優價”的原則,否則,高素質員工就會不斷跳槽,素質相對較低的員工不斷沉淀,導致企業競爭力越來越弱。如何實現薪酬管理的“優質優價”呢?一是根據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通過有效分配薪酬待遇,實現對員工的鼓勵;二是根據員工的業務能力,利用績效考核系統制定分配制度;三是采用多種分配形式,如貨幣形式,個人榮譽、職務晉升、物資等方式;四是建立完善的晉升機制,制定科學合理的晉升渠道,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弱者淘汰的良好氛圍。
(四)建立針對性強的能力開發系統。針對員工個人的能力和業務以及職場規劃進行系統的培訓,提高員工的技術能力和水平,使其能夠持續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創新發展。
三、要加強企業管理,加強企業與員工的溝通。要避免“劣幣驅逐良幣”,就要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首先,企業管理者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眼光,對企業中出現的各種“劣幣”信息,及時做出反應,果斷加以清除,絕不養癰遺患。其次,要暢通溝通渠道。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很容易出現信息差。每個員工都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也了解別人做了什么,但管理者未必清楚,這種信息不對稱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再次,企業管理要透明、民主,讓員工以主人翁身份參與企業管理,成為企業制度的制定者、執行者和監督者。這樣一來,既可以調動大家共同清除“劣幣”的自覺性,又能保持大家成為“良幣”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