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人民幣匯率相繼經過了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人民幣不再盯住單一美元、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報價機制三個階段的改革歷程。每一個階段都會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文主要研究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第三個階段,即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報價機制的改革對我國股市產生的影響分析。
【關鍵詞】 人民幣匯率 中間報價機制 改革 股市
一、我國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歷程
根據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歷程可以將人民幣匯率變化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分成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2005年以前我國實行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
在這一階段,匯率的變化對股市的影響情況如下:
1.宏觀方面,匯率正處于較嚴格的管制之下,市場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各種價格傳導機制經常處于失靈狀態,實質上當時實行的仍是固定匯率制度,匯率的浮動范圍極小,匯率的變動不能反映實體經濟的真實變化,導致匯率對股市的影響更加微弱。
2.微觀方面,在國內上市的公司的國際性不強,大部分上市公司主要業務都在國內,對匯率變動的敏感性較低,同時由于我國實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美元與人民幣之間的匯率基本上是維持不變的,而我國上市公司中的進出口業務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以美元結算的,因此人民幣對其他貨幣匯率變動的敏感程度進一步降低,匯率對股市的影響就更加微弱。
(二)第二階段,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
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自此以后,人民幣產生升值預期,從而在總體上對股票市場造成以下影響:
1.全球視野下,人民幣升值可以提高國內證券市場的估值水平,因此將吸引國際投機資本,以正規和非正規渠道進入中國證券市場進行套匯,人民幣升值將提升以人民幣計價的A股的國際估值,隨著全球對中國經濟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際資本對中國市場機會感興趣。而QFII則打通了外資進入中國證券市場的一個重要通道,2005年6月我國將QFII額度從40億美元提升到100億美元,隨著未來市場對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預期,后來有越來越多的國際資本進入國內證券市場,并提升整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估值。
2.由于人民幣升值幅度遠未達到熱錢的預期,投機性熱錢進入市場的可能性在進一步加大。當時對于人民幣升值幅度的預期普遍在5%~10%左右,因此在人民幣升值幅度遠未達到熱錢預期之前,投機性熱錢進入市場的可能性在進一步加大。特別是在是否升值的不確定性因素消失后,投機性的熱錢可能會迅速放大,進入市場。所以從當時“熱錢”預期效應來看,人民幣升值對當時的證券市場構成正面影響,沖淡長期的負面因素,因此“熱錢”繼續進入房地產、債券和股票等人民幣資產。
3.基于升值通縮效應以及國內宏觀經濟處于回落階段,促使國內維持低利率水平的預期得到加強,各行業預期回報率下降將凸顯A股市場的資金洼地效應。由于國內宏觀經濟已經處于回落階段并且政府也擔心通縮壓力加大,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內的利率仍將維持較低水平并且各行業回報率水平仍在下降。除了股票市場,當時已經難以發現另外一個可以替代股市的長期下跌的處于歷史低位的市場。多數實業投資的暴利讓位于宏觀調控;多數大宗商品價格處于歷史高點;黃金價格隨著美元走強開始疲弱;房地產價格受到國家嚴厲監控;債券市場收益率已經下降至2003年底水平,國債收益率已經與當前銀行存款的稅后收益率相當;貨幣市場收益率也持續下降。我們發現,在市場游動資金在房地產、大宗商品、債券及貨幣市場的游走過程中,從吸引力角度來看,隨著其它投機機會的逐步消退,股票市場無疑越來越具備投機吸引力。
(三)第三階段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的改革
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調整之后人民幣匯率出現匯率貶值,這是市場機制對人民幣匯率的正常調整,人民幣貶值后,道瓊斯指數代表的美國股市和A股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人民幣貶值必將改變我國現有進出口狀況,進而影響對進出口依存度大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及業績,尤其是以美元結算的商品影響較為突出。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但出口產品中勞動密集型產品仍居主導,主要是以價格取勝,人民幣貶值后,價格優勢凸顯,從而出口規模擴大,目前2700多家上市公司中與進出口直接相關的個股板塊主要集中紡織、機電、從事外貿進出口的行業。同時,由于進口需求的增加,人民幣貶值意味進口產品成本的增加,一些原料依靠進口的上市公司也會因成本提高受到損失,如:石化板塊、航空板塊的上市公司,因為飛機、汽油等進口物品成本的大幅度提高,盈利下降,造成相關股市板塊的下挫。
二、人民幣中間匯率報價機制的改革對各行業的影響分析
(一)房地產行業
人民幣貶值一般意味著國內經濟水平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投資機會少而且收益水平相對較低,因此將有大量的外資通過各種渠道從國內市場流出,最近中國的股市和樓市遭遇的滑鐵盧也許和人民幣貶值有關。
(二)鋼鐵行業
人民幣貶值對鋼鐵行業造成的最大損失在于提高鋼鐵行業的采購成本:目前40%左右的鐵礦石依賴進口,而以鐵礦石為主的原料占鋼材成本的30%~40%。因此股市中的鋼鐵板塊也將受到牽連。
(三)紡織行業
紡織行業不僅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而且很多上市公司發展戰略放眼全球,訂單來自世界各地,因此人民幣貶值就會促進紡織行業也快速發展。
(四)旅游業
人民幣貶值使境內居民出境旅游變得更加昂貴,而外國游客入境旅游變得相對便宜,一方面有利于國內的旅游景點類上市公司,另一方面不利于國內的旅行社類上市公司。
作者簡介:張建超(1988-),男,漢族,山東臨沂人,山西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