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閉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中外記者介紹了杭州峰會達成的共識和取得的主要成果。
成果一,決心為世界經濟指明方向、規劃路徑。我們認為,面對當前世界經濟的風險和挑戰,需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運用好財政、貨幣、結構性改革等多種有效政策工具,既要做好短期風險防范和應對,也要挖掘中長期增長潛力;既要保持總需求力度,也要改善供給質量。
成果二,決心創新增長方式,為世界經濟注入新活力。習近平提到,會議一致通過了《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決心從根本上尋找世界經濟持續健康增長之道,緊緊抓住創新、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等新要素新業態帶來的新機遇,并制定一系列具體行動計劃。
成果三,決心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習近平介紹,峰會提出繼續推動國際金融機構份額和治理結構改革,擴大特別提款權的使用,強化全球金融安全網,提升國際貨幣體系穩定性和韌性。決心加強落實各項金融改革舉措,密切監測和應對金融體系潛在風險和脆弱性,深化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氣候資金領域合作,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
成果四,決心重振國際貿易和投資這兩大引擎,加大20國集團貿易和投資建設。習近平說,我們同意充分發揮貿易部長會和貿易投資工作組的作用。我們共同制定《二十國集團全球貿易增長戰略》,促進包容協調的全球價值鏈發展,繼續支持多邊貿易體制,重申反對保護主義承諾,以釋放全球經貿合作潛力,扭轉全球貿易增長下滑趨勢。我們制定了《二十國集團全球投資指導原則》,這是全球首個多邊投資規則框架,填補了國際投資領域空白。
成果五,決心推動包容和聯動式發展,讓20國集團成果惠及全球。二十國集團不僅屬于二十個成員,也屬于全世界。我們第一次把發展問題置于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具有開創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