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霞
摘要:上市公司的公司規模不同,財務狀況也不盡不同,大型國有控股公司的財務狀況,由于有國家幫扶和政策扶持,公司的業務能力利潤率以及短期的償債水平都高于中小型公司,但是其內部控制難度也遠遠高于中小型公司,本文使用文獻研究法綜合比較多個因素,最終得出對國有股份公司影響最深的因素。
關鍵詞:內部控制;指標設計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7-0039-01
公司的風險控制應該具備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個體系具有很多指標,每個指標的重要性大小各有區分。本文根據不同指標的重要性選出對大型國有股份公司的內部控制影響較高的因素,同時,兼顧成本效益原則,以不增加員工的工作量,不增加公司的工作程序為目的。
在COSO委員發布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一文中確定了內部控制的五個基本要素: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和溝通和內部監督。本文結合COSO委員會發布的報告中的五個相關要素和其他相關公司發布的公司內部控制報告選取的多個指標因素,如下所示。
一、控制環境
(1)股東持股比例。包括三種情況:第一大股東持股所占的比例、第二大股東到第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的情況和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的多少。這個指標分析公司集權化程度,是否公司可以作出快速決策,是否有人可以制衡第一大股東的情況。
(2)股份的持有人。對我國公司來說股份的持有人包括三種情況:國家持有人、法人持有人以及流通股持有人。國家持有人顧名思義即為國家作為公司的持股人。我國國有股的特征之一就是不擁有剩余索取權,因此對股東的利益驅動不大,導致股東的監督能力相對較低。同時流通股股東特性,使其對公司的監管能力也不強。
(3)董事會。董事會是聯接經營者和所有者的紐帶,董事會的規模大小、召開的頻率和董事們之間的交流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好壞。因此董事會可以直接影響到公司對自身的掌控力。
(4)高管是否擁有公司股份。近幾年高管持股成為一種流行趨勢,高管持有公司股份保持對公司的忠心,使高管成為公司的利益相關者,激發高管對公司的熱愛。
(5)高管薪酬。對公司高管進行高薪獎勵可以使高管工作更具積極性,這是公司常用的一種激勵員工的手段。在張俊瑞(2003)研究中,他發現高管的薪酬與公司業績呈正相關的關系,也就是說高管薪酬越高公司業績也會越好。
二、風險評估
(1)年報中是否包含風險提示及其應對方法。公司管理者具有憂患意識,并且在其年報中體現出來,年報中包含風險提示可以為整個公司提供一個方向性的指引,是公司成功經營的前提。
(2)披露的業績報告。公司經營狀況發生大規模的變化,尤其是虧損時,應該及時在信息報告中向社會公眾披露這一點。
三、控制活動
(1)董事會是否安排了相應的管理人員進行內部控制的相關工作。董事會安排相關人員進行內部控制可以幫助內部控制在公司的全面順利展開,并且在展開過程中不會出現太大阻力和問題。
(2)公司是否有內部績效評價制度。公司的工作必須要有內部評價制度來進行評價,使得能夠客觀公正地對每個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進行評價,同時公司可以通過績效評價制度來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四、信息與溝通
(1)董事會的召開頻率。有研究表明董事會召開的頻率越高,公司可以更好地加強公司經營者和所有者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使得公司之間的信息上下貫通,措施得以執行下去。
(2)監事會的召開頻率。監事會是對公司相關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的機構,監事會的召開可以使得公司的經營活動正常展開,使得公司的治理績效越來越好。
(3)獨立董事的比例。獨立董事作為一個在公司中獨立于其他股東的董事,與公司的經理人和公司的其他董事不具有相關性,且對公司的經營效果可以做出專業性的評價,因此他能夠對公司的管理方向和管理行為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提出自己的建議。
五、內部監督
(1)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中是否包含改進方法。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必須包含改進方法,使得內部控制制度不斷地完善,公司的內部控制體系能跟上時代的潮流。
(2)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類型。眾所周知,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包括四種類型:是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和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因此選擇哪種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類型對公司進行自身的內部監控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我國大型國有股份公司仍存在內部控制弱化等情況,說明繼續深入研究內部控制問題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看出,對大型國有股份公司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較多,如何對各個因素賦予適當權重是我們要繼續探討的課題。只有對內部控制的理解更深入,加快公司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才能提高公司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心合.內部控制研究的困惑與思考[J].會計研究,2013,06.
[2]李慧.內部控制環境研究文獻綜述[J].財會通訊,2009,11.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