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要:在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的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進程也在不斷深入。大學生黨建工作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建設內容,在新形勢下,傳統的黨建工作已無法滿足現代化高校建設的迫切需要,大學生黨建工作理念與機制也面臨著新的考驗。只有高校切實認識到當前大學生黨建工作理念與機制創新的意義和必要性,才能細化高校管理工作真正迎合時代發展的浪潮,以教育創新推動高校大學生黨的建設質量,進而為和諧社會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奠基。本文將以此為出發點,淺談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理念創新與機制創新之策。
關鍵詞:大學生;黨建工作;理念創新;機制創新
中圖分類號:D2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7-0005-01
青年知識分子始終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后備力量,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的全新階段,當代大學生更是我國與黨的重要依靠。做好高校大學生隊伍中黨員的培養,實為保證我黨事業繁榮發展的重要舉措。自高等教育大眾化以來,我國大學生數量便迅速增長,有限的輔導員隊伍逐漸難以匹配大學生隊伍規模,大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不斷增加。而強化大學生黨建工作,則是發揮大學生模范帶頭作用以強化大學生管理實效性的有效途徑,更是確保我黨事業后繼有人的必要之舉。[1]因此,基于新形勢探尋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理念創新與機制創新之路具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理念創新
首先,在全球化發展的新形勢下,國際政治格局多元化變革不斷深化。在互聯網的作用下,國際文化交流日益加深,多元化思潮對于當代大學生觀念意識的沖擊力度不言而喻。受此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受到巨大影響,無論是國際政治形勢抑或是國內的經濟組織、就業形勢和利益關系,均因多元化發展考驗著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和人生理想。如此,也就對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度,唯有高校堅持科學發展原則,通過學習研究力度的不斷加強,促進大學生黨建工作理論水平的提升,才能打破傳統黨建工作理念限制,切實推動大學生黨建工作進入可持續發展狀態。
其次,自我黨成立以來,德育便成為了黨的核心教育方針,同時也定位在了黨的教育本質層面。因此,高校應當與時俱進,將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切實給予德育教育工作以高度的重視。
第三,“三個代表”作為我國的重要戰略思想,對于大學生黨建工作來說亦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對此,高校應當切實重視起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將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普及并深化,致力于挖掘院校的專業優勢,使大學生增強業務素質的同時進一步強化政治素質,以此為基礎形成自覺接受黨的領導的意識,緊密團結在以黨為中心的范圍當中,切實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出一己之力。[2]并通過高校內部各級部門的有效聯動,切實為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深化奠定良好的理念基礎。
二、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機制創新
首先,行動源于思想的指導,大學生黨建工作作為高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必要基于理念的主導推動行動的與時俱進,一方面應當善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與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著力推動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更新;另一方面要積極擴大對黨積極分子的吸引力,并運用先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作為思想引導的重要武器。
其次,高校大學生的黨建工作應當切實堅持黨的領導地位,將上下思想整合統一,使之步調能夠完全一致。在此基礎上實現組織機制的不斷完善:第一,完善大學生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的專職建設,將大學生黨建工作全面實施;第二,落實責任制,構建并完善大學生黨建工作負責制度;第三,將高校黨的基層組織與工作制度規范化,明確各級黨組織各個崗位的不同任務和工作流程;第四,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以此建立高質量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第三,制定大學生黨建工作的考核評估制度,將各項考評指標量化,明確目標定位并以此加強管理;與此同時,還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通過一系列表彰活動樹立典型并促進經驗的多方交流。
第四,在做好如上方面機制創新的同時,還應當有效規范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監督,借民主化政策在高校的貫徹落實拓展黨建工作形式,以能夠發揮出黨員及學生的作用為原則構建民主化監督機制,起到有效的制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驅動,時至今日更是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而成為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促進國家綜合實力得以提升的重要力量。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高校應當與時俱進,切實從時代現狀出發,致力于加大對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確保大學生黨建工作實效性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洛忠,周勝斌.以改革創新精神提高大學生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J]. 思想教育研究,2015,06:60-63.
[2] 孟艷,徐曉剛.大學生黨建工作現狀與創新研究——以徐州工程學院人文學院為例[J].滁州學院學報,2014,04: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