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波
摘要: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籃球是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身體機能。但由于受外界因素和內在因素的影響,學生的運動能力、身體素質有所差異,給教學活動的開展工作帶來了不便。分層教學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主要優點在于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幫助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不同的教學內容,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主要對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籃球教學中的實施進行了深度的研究。
關鍵詞:分層教學模式 ;高中籃球教學 ;實施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6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7-0256-01
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高中籃球教學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如: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完全忽視了學生個性發展的培養,致使班上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不利于學生的發展。而分層教學模式剛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做到因材施教,給籃球教學提供一個更好的發展空間。
一、分層教學實施在高中籃球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符合籃球運動的客觀發展規律
分層教學模式強調因人而異,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這一特點完全符合籃球運動的客觀發展規律,能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眾所周知,學生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致使學習能力和掌握程度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教學中,如果教師采用一種教學方法,只制定一個學習目標,很有可能出現部分學生吃不飽,部分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長此以往,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教學效率。分層教學作為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教學模式,其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情況選擇項目進行教學,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創造不同的學習條件,以避免出現學生吃不飽、吃不了的情況。
二、分層教學模式實施在高中籃球教學中的有效途徑
(一)及時轉變教學觀念
為有效將分層教學模式實施在高中籃球教學中,教師的首要教學任務就是及時轉變教學觀念,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并且將學生按照技術水平進行分層,以確保課程內容符合學生的發展。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經過分層定位之后,教師應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技術動作的掌握程度,進行二次調整,以此來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熱情。
(二)教學內容的層次性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在基于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設計教學內容,以確保教學內容的完整性。一般來說,學生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身體素質、運動技能、知識水平以及興趣愛好。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在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如:優等生、中等生以及學習能力有待加強的學生,然后,再根據劃分的層次,設計出不同的教學內容。如:對于籃球素質較高的學生,教師應進行系統性、綜合性的強化訓練,適當加大教學內容的難度;而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應該鍛煉學生籃球基礎動作,使其更好掌握技術動作,同時還應該將難點進行分散處理,形成一定的梯度,按照循循漸進的原則。
(三)教學環節設計的層次性
教案作為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可以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教師千萬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要知道,教案設計的教學起點與預設的情況還是有一定的差異性,這是由于,課堂教學具有動態性,會受外界因素及內在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及時調整教案,不能固守陳舊,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教學評價的層次性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采用考試的方法來評價學生,把成績作為判斷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不僅無法真正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還會削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評價學生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如:分組評價、自我評價、學生與學生互評等等。分組評價即把籃球素質相近的學生分為一組,然后,從小組內同學的作業完成度、課堂表現情況以及平時測驗等方面進行評價,這樣既可以調動起學生間的競爭,還可以真實體現出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結語
將分層教學模式實施在高中籃球教學中,既是學生發展的需要,也是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在籃球教學中,教師應學會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并且要應該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選擇合適有效的評價方法,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更好地掌握籃球的基本動作,進而保證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闞杰.高校籃球分層教學與訓練模式的構建研究[J].運動,2016,11:102-103.
[2]陳正清.分層教學模式在籃球教學中作用及優化策略[J]. 湖北體育科技,2013,01:96-97.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