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娟++顧靖
摘要:作為我國綜合性大學研究生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英語課程體系的建設對于培養出具備優秀專業素質與創新素質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從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的現狀出發,探討了綜合性大學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體系建設的策略,以期促進我國綜合性大學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綜合性大學;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7-0102-01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步伐不斷推進,專業學科課程的設置和開展逐漸趨于科學性與合理性,更加利于當代大學生在順利系統深入地完成學科學習與實踐之后盡快適應社會的發展潮流。研究生英語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扎實地掌握這一種語言,從而進行專業的學習研究、國際交流等,以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在新的歷史時期,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招生規模、學生基礎、師資力量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才的創新思維和能力不斷推動著社會向前進步和發展,因此,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等綜合素養成為綜合性大學在新時期建設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體系的重要目標之一。[1]
一、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現狀
(一)招生規模不斷加大
招生規模的加大讓更多的人爭取到了深造學習的機會,但同時,研究生人數的增多也讓“精英教育”不斷向“大眾化教育”轉變,引起教學資源和力量的分散,并且許多高校的軟硬件設施難以有效配套,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二)學生來源多種多樣
由于社會發展對青年人的知識和技能有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因此許多人選擇繼續求學深造。與此同時,在越來越多報考研究生的人中,還有一部分是已經工作的人,為了提升自身的學術能力、創新能力等選擇讀研,以在未來的工作中獲得更大的職業發展。此外,在眾多報考研究生的人中,不僅有應屆本科畢業生,也有往屆本科畢業生,報考生源遍布全國。學生來源復雜多樣,其知識基礎和結構也不盡相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高了要求。[2]
(三)研究生教學師資力量有限
高校對研究生的擴招導致教師承擔了越來越繁重的教學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許多高校仍然以本科英語教學作為教學的重點,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體系的建設也難以得到有效的重視。在全國眾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中,師生比例的不均衡致使高校難以開展形式靈活的教學工作,遑論做到針對學生學習需求設施課程體系,因材施教。
(四)研究生英語基礎各不相同
高校的擴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生的生源質量,導致目前我國高校存在研究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的現象。研究生生源一部分來自藝術體育生以及三本院校的學生,在知識面方面與來自一二本院校的學生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工作形成了挑戰。
三、綜合性大學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體系的建設策略
為加強綜合性大學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質量,應當針對教學目標,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和靈活的教學手段,開展有效的教學工作,為社會培養具備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一)明確教學目標
從本科學習進入研究生學習階段,學生的學習目標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和明確。在這一背景下,在綜合性大學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體系的設置過程中,首先應當結合研究生學習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明確其教學目標,在加強研究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同時,有效提升其創新的能力。
(二)采用階段式模塊教學手段
在研究生教育中,為實現其教學目標,可以采用階段式模塊教學的手段,依據學生學習的需求和能力等,將英語課程有機分解成為必修和選修兩種課型,并分別引入不同的教學方式,多角度提升學生素養。
(三)構建英語自主學習平臺
為了加強研究生英語素養的提升,高校可以融合現有資源,依托于校園網絡,針對學生需求構建英語自主學習的平臺,在該平臺上搭建英語資源系統、學生自主學習系統、教師備課系統等。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外,可以根據自主學習平臺的在線教學、在線學習、職能測評等功能,進行課外的英語學習,提升英語學習效果。
(四)完善評估體系
完善的評估體系對于提升教學管理效果、教學質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元化、多角度的評估體系才能客觀地反映出教師教學的效果和學生學習情況。在當前,高校應當通過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地考慮教學過程中的多種因素產生的影響,全面統籌,制定出完善的評估體系,這樣不但能夠提高教師素質,改善教學效果,還能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性的事實,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龔雙萍,梁曉波,敖鋒. 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改革實踐[J]. 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3,01.
[2]潘海英,宇璐. 基于輸入和輸出理論的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體系構建[J]. 外語學刊,2015,05.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