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悅
摘要:公證制度的落實為我國的法制建設和實施依法治國形成了有力的助推,為此,社會需要強化公證工作。加強公證員的素質建設,是提高公證工作的有效保障。
關鍵詞:公證員;素質;建設
中圖分類號:D926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7-0243-01
自從上世紀50年代初建立公證制度后,我國的公證制度幾經周折,已經逐步進入了正規化、專業化發展的軌道。尤其是2000年的《關于深化公證制度改革方案》的實施,實行了公證員準入辦法,使公證員的職業化建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公證員的隊伍建設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公證員隊伍的能力水平得到了有力的提升。但是,在法制建設逐步完善的發展態勢的推動下,大力強化公證員素質建設也就成為了深化公證制度建設關鍵環節,因此,我們應當積極研究探索如何做好公證員的素質建設。
一、強化公證員的法律專業知識建設,是提升素質的關鍵性問題
把公證員職業證書的獲得納入國家的司法考試范疇,不僅嚴肅了國家公證制度的執行,又使公證員職業建設科學規范起來,為遴選具有一定法律知識結構的人員進入公證事業敞開了入口,為提高公證員的專業資格鋪平了道路。但是,從實際的情況看,在提高公證員入門條件的基礎上,我們還應當形成有規律、更加嚴格的資格檢驗制度,解決“一朝證在手,便可享終身”的問題,以進一步激發公證員強化自身法律知識建設的緊迫感和積極性,提高公證員隊伍的法律知識水平,為推動公證制度的持續發展,開創激勵制約機制。
作為公證處的主管機構的司法部門,要對公證員積極開展多樣化的法律知識培訓,采取請學者專家面對面授課、開辦網絡學習園地或公證員之間的交流等辦法,為公證員搭建學習法律知識的平臺,為公證員提高法律知識水平創造有利的條件。
二、增強公證員職業道德建設,是提升素質的主要內容
公證員崗位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國家公平正義的象征,所以,增強公證員的道德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公證員職業道德準則》對此作出了詳細的規定,用《公證員職業道德準則》來培育和提高公證員的職業道德建設,需要從以下兩方面下足功夫。
(1)要增強公證員遵守《公證員職業道德準則》的自覺意識。這就需要加大宣傳力度,使《公證員職業道德準則》深入到每一名公證員的心中,根植在公證員的腦海里,使準則中的各項規定,成為公證員的意識習慣和行動自覺。
(2)把落實《公證員職業道德準則》形成常態化。要把《公證員職業道德準則》作為對工作、對人員實際狀態的驗收標準,搞好層次上的分工負責,由各公證處負責對人員的日考評、月總結、年度評估,由司法系統的職能部門負責對各公證處的季度考評和年度驗收。
三、豐富公證員的知識結構,是提升素質的有效辦法
公證工作看似較為單一,但實際上卻面對著紛繁復雜的工作對象,這就要求我們的公證員應當把自身建設成為一個“雜家”,一個能夠通曉方方面面知識的多面手,這樣就會有效提高公職制度落實的效率,提高公證工作的公信力。
公證的目的是防范風險預防糾紛減少訴訟,在“預防重于治理”思想的支配下,人們都希望能通過借助公證這種預防手段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防范可能發生的風險,因此,各類不同的公證申請就會擺在公證員面前,這就需要公證員要具備豐富的知識結構作為公證工作的支撐。所以,公證員應當廣泛學習各方面的知識,使自身的知識儲備完全能夠應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任何復雜情況,確保自身不成為阻礙和制約公正工作開展的負面因素。
四、加強公證員的積極健康心理的培育,是提升素質的精神支撐
公證員面對的人群是多樣化的,迎接的問題是復雜性的,久而久之,公證人員可能形成職業麻木感,產生職業厭倦情緒,因此,這就需要對公證人員加以積極適用的心理干預,以確保每名公證人員都能夠保持健康樂觀的心理態度,確保公證工作的積極開展。
(1)適時對公證人員開展心理狀況調研活動。公證處及政府職能部門應當認真對待公證員的心理健康問題,要定期開展情況調查活動,不僅應當建立公證員心理健康檔案,還需要對普遍性的問題以及特殊性問題,采取及時的必要的解決辦法,使公證人員能夠保持良好的內心態度。
(2)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專家咨詢活動。有條件的應當建立自己的心理健康專家組,確保這項工作具有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景,沒有條件的就需要由職能部門牽頭,與當地的學術部門開展共建活動,邀請專家定期為公證員開展心理咨詢或干預活動,使公證人員的心理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有效解決。
(3)建設心理減壓活動場所。開辦心理減壓場所是發展的一種趨勢,更是實際工作的需要,這會為在工作生活中產生心理壓力或問題的公證人員,營創一個宣泄心情的場所,使公證人員在宣泄中緩解內心壓力,確保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輕裝上陣,為提高工作效率帶來快樂的心情。
總而言之,公證員的素質建設涉及多方面,但是只要能夠牢牢抓住以上四方面的問題,并形成互動與互補,那么就會形成綱舉目張的整體效能來。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