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數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初中是數學學習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開放式課堂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是教育模式探索過程中的一次大膽嘗試。
一、開放式教學的含義
數學是對自然界客觀規律的一種總結和歸納。而初中數學的教學課堂就是應用數學這個平臺,為學生提供一個交流互動的空間,以及思維活動的環境,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去對自然中的未知進行探索。在不斷的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學習中的個性化的狀態,感受思維開放與過程開放的課堂,讓學生發揚自己的個性,按照自己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來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把理論運用于實踐,讓數學教材的內容更加豐富,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開發學生的智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從而形成一套開放式的教育模式。
二、開放式教學與傳統教學之間的差異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注重教師為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教師的職責是進行知識的講解,而學生只是單純的聽講。這種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壓抑了學生的個性。一部分學生對這種學習方式不適應,還有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還有學生沒有對數學這一學科感到恐懼等,這些因素都會造成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效率不高。
傳統的數學教學采用的形式比較單一,學生完全聽老師的指揮,無法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對數學內容死記硬背,學到的知識不能靈活的運用于實踐當中。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實踐中應用數學的能力比較弱,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比較單一,遇到難題很難通過所學的知識獨立進行解決,為學生的學習形成很大的阻礙,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失去興趣,學習效率也會很低。而開放式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充分調動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學生之間相互促進,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團結互助,使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在這種課堂中,學生可以在教師或者其他學生幫助下快速找到失敗的原因,并積極改正錯誤,達到目標。學生脫離了封閉的教學空間,學生的學習信心增加,有利于思維的發散,學習的方式、內容都會得到擴展,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提高。
三、開放式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途徑
1.搭建課堂互動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體系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的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教師與學生缺乏交流,課堂氣氛很嚴肅,不活躍。學生課堂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是在以教師為主的嚴肅的課堂中很少學生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教師也不能給及時為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惑,有時候教師也會在課堂中出現講解錯誤,但是學生即使發現錯誤也不敢提出,進而造成對大部分學生的誤導,可見,傳統的教學模式壓抑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而在開放式課堂中,將教學課堂進行了顛覆,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從屬的身份。學生自己設定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并根據內容和目標來安排自己的活動,這樣的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數學知識,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教師在課堂上起到的作用是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學生與教師之間可以進行充分的溝通與交流,讓學生與教師之間建立起和諧的關系。
2.充分利用新科技培,拓展學習渠道
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也在數學課堂上得到應用。網絡、視頻以及多媒體技術都在課堂中得到了應用,這些教學手段讓教學內容更加清晰的展示出來,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學生也更容易掌握知識。多媒體教學還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會在學習中體驗到樂趣。網絡上有這海量的資源,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網絡來自主學習知識;每個班級還可以利用微信等聊天工具來建立網絡交流平臺,分享經驗和知識,讓學生在生活中也可以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3.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開放式教學課堂的主要作用是為學生提供自由,學生在這個課堂中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一部分學生認為數學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很困難,還有一部分學生在只是學會了理論知識但是并不能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當中,最好的數學的學習效果就是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放式課堂要多組織學生進行實踐,在實踐中遇到問題,然后用學到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學生對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讓學生產生成功的自豪感,認識到數學的實際意義和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在數學的學習中也是一樣,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打破傳統思維模式,從多個方面思考問題,嘗試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進而讓學生的思想更加活躍,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得到進一步提高。創新思維也為學生以后的成長和發展都有十分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