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鋒國
【內容摘要】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著教育行業的進步,“微課”便是依托于網絡所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運用微課的靈活、精練、針對性強、生動有趣等特點,高中物理教學中有效應用“微課”,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關鍵詞】高中物理 微課堂 有效運用 提高效益
微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不斷的被引入中國,其以獨特的優勢受到了高中教師的青睞。高中物理學知識點多、內容繁瑣抽象,不易理解,是高中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微課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靈活運用,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物理中的抽象概念,更加直觀的展示知識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可以優化物理課堂教學,助力物理課堂教學更加精彩。
一、借助微課堂進行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主要是學生在上課之前對即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行提前學習的過程。課前預習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課前預習充分的體現了學生注重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表現。學生能夠在預習中不斷的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物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微課堂幫助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微課堂的中內容靈活、全面、直觀,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講解《力的分解》這一課時,在學習“力的分解”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力的合成”的知識,對“力的分解”也有了一部分的了解。教師可以針對這一課運用微課堂的形式幫助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在預習之前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運用給學生設計一些關于“力的分解”的小游戲或者是小故事。借助多媒體的直觀、形象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樂趣。在課前的預習過程中學生簡單的了解了“力的分解”規律。之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進行實驗設計,演示兩個力氣大的男學生之間互相拔河,然后請出一個相差特別懸殊的小個子女同學,讓女同學一個人拉動兩個人。讓同學親自通過這個小實驗感知“力的分解”原理,最后得出結論。教師借助微課堂進行的課前預習,讓學生能夠在質疑和思考中不斷我的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二、運用微課堂進行物理教學
微課堂的高效、便捷的特點得到了多數教師的高度認可。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堂開展物理教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直觀的教學,多媒體信息量大、內容直觀新穎,教師可以借助其特點進行微課堂的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不用在死記硬背抽象的概念定義,而是通過多媒體的形象演示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課上學習。例如:教師在講解《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設計一個微課。加速度主要是通過物體運動快慢來進行加速度概念的理解。教師可以在微課中設計兩個不同速度正在行駛的轎車,通過這種直觀的教學展示引出加速度的概念,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準確的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義。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增加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三、通過微課堂進行復習鞏固
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不僅是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更重要的是要及時的進行課后的復習鞏固。學生養成課后鞏固的好習慣,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微課堂作為一種便捷,生動的教學資源是學生復習工具的不二選擇。教師在在幫助學生進行課后鞏固時就可以通過微課堂的形式來完成。以微課堂的形式進行課后的復習鞏固,不僅可以清楚直觀的重現上課重點,還可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例如:教師在講解《重力》這節課后就可以給學生設計一個復習的微課。在微課中教師可以加入一些失去了重力之后世界的改變。失去重力之后地球上的所有東西都會漂浮起來,地球上再也不會有風雨等等。通過這樣的微課堂設計,強化學生對“重力”的理解,并且通過趣味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復習鞏固階段的微課堂設計教師應該注意重點、難點知識的強調,讓學生在進行復習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的鞏固加深,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四、微課堂在物理實驗中的應用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中的各種現象、規律都是經過無數次實驗之后得來的。因此,在物理課堂中要高度的重視物理實驗課程,但是由于物理實驗需要較長時間而且高中的學生和教師面臨高考的壓力,主觀上減少了高中物理實驗的操作,這雖然說給學生節省了學習時間,但是沒有實驗作基礎,學生無法從根本上掌握物理這門課程。對于這種教學現狀,教師在就可以采用微課堂的形式來進行實驗教學。例如:教師在講解物理實驗《自由落體運動》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實驗課之前事先做一個微課堂演示:一個紙片和一個石塊的下落速度。然后對學生進入實驗室之后需要用什么器材,如何操作等都通過視頻的形式進行演示,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進入實驗室之前就明確實驗目的、步驟,節省實驗時間。通過微課堂的這種形式,既可以滿足學生對物理實驗的需要,也可以在微課堂的演示中加深學生對物理實驗的反復研究,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