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娟
【內容摘要】討論式教學不僅可以創設輕松愉悅的整體教學氛圍,學生在參與討論的過程中思維會越來越活躍,會逐漸深入的展開對于討論問題或相關主題的探究,實現對于文本內涵的深層次挖掘。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討論式教學法 高中 英語 運用
在高中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多將討論式教學的形式引入課堂中,可以多組織一些有效的討論環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的過程中來。同時,教師要對于學生的各種想法、觀點持寬容態度,要讓學生能夠在討論中自由表達,積極辯論。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體會到討論教學的樂趣,并且可以在充分參與到討論環節中的基礎上加深課堂學習體驗。
一、確立清晰明確的討論話題
討論教學在實踐中首先需要確立明確的討論話題,這是討論過程良好展開的一個基礎。教師在選取討論話題時可以有幾個參照,一方面,可以結合文本內容確立話題,尤其是對于文章中一些學生存在異議或者是未能充分理解的問題,這些都很適合進行深入討論。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和關注點確立討論的主題,可以在教學發散與延伸的基礎上選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討論話題。這樣的主題設置通常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融入到討論的氛圍中。同時,這些針對性強的討論話題還能夠為文本教學或者是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起到幫助,這才能夠充分體現出討論教學的功效。
例如,在進行必修5 Module 5 The Great sports personality的教學時,教師便可以設置討論題:What qualities do you need to be a great sportsman or sportswoman?這個話題學生都有話可說,這種大家熟悉且感興趣的話題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學生表達的各種觀點還能夠客觀反映出學生對于這個問題的理解程度,而這些又都可以成為后續教師在深入文本教學時的有力參照。學生在積極的交流討論后提出了各種觀點,學生談到要嚴格要求自己、刻苦用功、奮斗拼搏、團結合作等。該討論不僅達到語言的交際性目的,還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思想教育,使得思想教育滲透在學科教學中。討論式教學的第一個環節就是確立清晰明確的話題,良好的主題的選取是討論式教學的功效充分發揮的重要前提。
二、豐富討論教學的有效形式
討論式教學在融入課堂時教師需要有意識的豐富討論教學的形式,可以針對不同的討論話題,結合學生對于問題的不同理解程度來設置有針對性的討論形式。一般情況下,討論有幾個基本的課堂展開模式。可以是同桌之間或者是兩個學生間的pair-work,也可以是3-5人或者多人之間的group-work,還可以是更多人數組成一個小團隊,以團隊形式展開的team-work,以及全班學生和教師間展開的class-work。這些討論的方式都可以非常好的融入課堂,能夠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進行合理選擇。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多樣化的討論式教學的形式,讓討論教學更大程度為課堂提供輔助。
每一種討論形式都有其適用的范圍,教師要能夠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進程進行合理選擇。比如,Class-work這種活動是在師生間開展的,可用于背景知識的了解、收集和擴展,一般用于課前導入階段。如,在講Music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class-work的形式共同收集關于instruments,band,type,people方面的詞匯,如Gospel,Soul music,Jazz,Blues,Hip hop的詞匯,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擴展了學生的詞匯量,為閱讀進行準備和鋪墊。討論式教學非常靈活,這些多樣化的形式也為這種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有效展開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教師要善用這種教學方式,這會給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極大推動。
三、各自把握好自身的角色
在討論式教學的實踐中,學生是活動過程的絕對主體,但是,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當在課堂上把握并扮演好各自的角色,這樣才能夠實現討論過程的規范有序,并且能夠保障討論教學收獲預期的成效。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是參與者,也是問題的思考與分析者,是討論過程的主體部分。教師一般情況下不參與學生的討論過程,但是,教師要時時留意學生討論的實況,要留意學生的一些基本觀點,留意學生是否在討論中碰到了瓶頸。教師的角色是討論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以及推動者,教師要協調好學生間的一些意見分歧,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不斷獲得真知,這也是討論式教學的內在價值。
學生是討論過程中的主體,學生所要扮演的就是討論過程的參與者,并且在討論中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其他同學進行深入交流。教師在討論中是過程的設計者、組織者與推動者,教師在討論前應認真備課,確定難度適當的話題,在討論中對學生要適時地幫助、調控和鼓勵,有助于討論的順利進行。比如,教師要控制討論的節奏,要求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完成討論任務。又比如,教師要加強在小組間的巡視,認真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討論情況,規范討論行為,避免課堂討論流于形式,避免偏離討論主題,避免討論冷場以及爭論不休的現象。只有大家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學生在討論中積極參與,充分表達見解,教師做好討論過程的組織與協調,討論式教學才能夠更高效的在課堂上得到推動,學生也更容易從討論中有所收獲與領悟,并且促進自身思維的鍛煉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