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霞
預見性護理對老年重癥肺炎的應用價值研究
楊瑞霞
目的 探討預見性護理對老年重癥肺炎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重癥肺炎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預見性護理組和對照組兩組,兩組患者均進行一般護理,預見性護理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預見性護理。觀察護理效果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預見性護理組的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1.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預見性護理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0.0%,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3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實施預見性護理能提高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的總有效率,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值得在今后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預見性護理;重癥肺炎;老年
肺炎是老年人中常見疾病之一,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致死率[1]。加之老年人的機體功能下降,重癥肺炎發生率高,更易發生多系統并發癥。預見性護理指護理人員預先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再采取有效的護理對策,防止出現由于護理工作疏忽所導致的并發癥,減少護患糾紛,最終提高護理質量與患者滿意度的護理方式[2]。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對60例老年重癥肺炎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獲得較好效果,現把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重癥肺炎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胸科學會(ATS)對重癥肺炎的診斷標準。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預見性護理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60例。其中預見性護理組男42例,女18例;年齡65~83歲,平均(72.6±9.1)歲。對照組男39例,女21例;年齡67~81歲,平均(73.2±8.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一般護理。包括病房溫度、濕度控制,測量患者體溫、血壓,監控變化軌跡,注意為患者保暖、預防感冒,注意清淡飲食,餐具定期消毒,預防交叉感染。預見性護理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預見性護理[3-5]:(1)預防醫源性感染:在為患者輸液前,護理人員要先認真洗手,先為沒有出現發熱的患者進行操作,做到無菌操作。注射時選擇適當的位置并熟練操作,避免多次注射導致反復感染。每天對霧化器、供氧管道等進行消毒;對有留置尿管者做好尿護,避免尿管所致侵入性的上行尿路感染。(2)呼吸道護理:老年患者呼吸道粘膜萎縮,且粘液的分泌多而稠,因此容易導致痰液滯留。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有效咳嗽和腹式呼吸,同時多為患者拍背、翻身,鼓勵患者多咳嗽和深呼吸,保持氣道通暢。對于極度重癥不能自主咳痰患者,可給予15 s左右的吸痰操作。(3)口腔護理:口腔衛生情況不佳易導致口腔內定植菌大量繁殖,進而下移至氣管,指導協助患者清理口腔,必要時予漱口水漱口或擦洗口腔。(4)評估及密切觀察患者吞咽情況:發現進食嗆咳存在誤吸風險者及住院期間嗆咳加重者及時與醫生溝通,對繼續經口進食者,對其飲食進行指導及監督,建議選擇質軟易于吞咽食物,避免選擇顆粒過多不易于咀嚼吞咽的食物。(5)鼻飼患者管理:對于已下胃管者,做好口腔護理,喂養時鼓勵患者坐起,對病重者根據情況搖高床頭30°以上。注意觀察患者胃排空情況,避免胃潴留導致誤吸的發生。(6)壓瘡的預見性護理:對患者進行壓瘡評估,臥床及活動不便者使用防褥瘡氣墊,保持皮膚清潔,患服隨臟隨換,大小便失禁者注意保持肛周及會陰的清潔干燥。(7)墜床的預見性護理:對高危者給予保護性約束,注意觀察約束肢體受壓情況及遠端的血供,約束前同患者家屬及患者積極溝通,取得家屬的配合和患者的理解。床邊四周可使用軟枕阻隔,防止撞傷,及時將危險因素告知醫生,必要時配合醫生使用鎮靜劑。(8)跌倒的預見性護理:進行跌倒評估,預見高危人群,履行告知義務,貼放防跌倒醒目標識。對使用鎮靜藥、降壓藥、降糖藥、利尿藥及合并腦血管疾病患者及家屬、護工加強宣教。(9)準確記錄患者出入量,對出現明顯進食減少,尿量變化及腹瀉者,及時通知醫生。(10)輸液相關護理:選擇粗、直、彈性好血管進行留置針穿刺,使用甘露醇等易導致組織壞死的藥物前確認血管通暢,輸液過程加強巡視,發現藥物輸注過慢、過快,及時調整速度,尤其避免輸液過快誘發急性左心衰發生。(11)心理護理: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由于長期疾病,容易出現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交流,多鼓勵和肯定患者樹立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2.1兩組效果比較
預見性護理組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1.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75,P<0.05)。詳情見表1。
2.2并發癥
預見性護理組共發生并發癥12例,比例為20.0%。其中導管相關性感染1例、感染性休克1例、急性左心衰3例、急性腎功能衰竭2例、應激性潰瘍3例、褥瘡2例;對照組共發生并發癥22例,比例為36.7%。其中導管相關性感染3例,感染性休克2例、急性左心衰5例、急性腎功能衰竭2例、應激性潰瘍4例、褥瘡6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04,P<0.05)。
老年重癥肺炎為常見呼吸系統疾病。老年患者身體機能下降、缺少運動,容易導致患者的呼吸幅度降低、肺通氣不足,肺泡交換面積減少,發生呼吸困難的癥狀,加重老年患者的痛苦[6]。且老年重癥肺炎更易發生并發癥,預后差,良好的護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對治療的滿意度。
老年患者口腔衛生情況差,易發生吸入性感染,針對該危險因素,我們預見性的加強了口腔護理,避免口腔定植菌大量繁殖移行導致的氣道感染。老年患者往往因為機體退化和既往腦血管疾病等情況存在一定程度的進食、飲水嗆咳,在發生重癥肺炎時因其整體狀況變差導致原有進食、飲水嗆咳程度加重,甚至不少患者入院后因為疾病自身發展、飲食條件改變、入量不足導致住院期間嗆咳程度進一步加重,反復發生顯性及隱性誤吸,導致肺炎難以治愈甚至反復加重[6]。護理中要觀察患者進食情況,對存在誤吸風險的患者及時與醫生溝通,對繼續經口進食者對其飲食進行指導,降低誤吸風險。對于鼻飼患者同樣需加強護理,鼻飼可以避免進食嗆咳,但無法避免胃潴留導致的誤吸,且病重患者胃腸蠕動差,更易發生胃潴留,臨床上需仔細觀察患者胃排空情況,對病重患者可采取鼻飼泵緩慢泵入營養液,定時回抽胃管,保持床頭持續抬高30°,避免反流嗆入氣道的發生。對胃腸道消化極差患者,及時與醫生溝通,必要時減少腸內營養,聯合使用腸外營養[7]。重癥肺炎患者因抵抗力差、營養差、臥床時間長,更易發生褥瘡,且一旦發生,難以徹底治愈,針對褥瘡高危者,我們預見性的使用防褥瘡氣墊、加強翻身、加強局部衛生,有效的降低褥瘡發生率。老年人基礎疾病多,許多治療基礎疾病的藥物導致患者易發生跌倒,如降壓藥、利尿藥、降糖藥易導致患者出現低血壓、低血糖出現頭暈[8]。此外,不少老年患者合并腦血管疾病,發生重癥肺炎后因基礎狀況以及體力狀況變差使其更易發生跌倒,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對患者、家屬及護工加強宣教,告知其風險,指導其行為及看護時注意事項。老年人因基礎心功能差,輸液速度過快易導致心臟負擔加重,發生急性左心衰。在臨床輸液過程中,需加強巡視,避免各種原因導致的輸液過快,加強宣教,及時發現、及時調整,在本研究中預見性護理組通過實施預見性護理,有效降低了急性左心衰的發生率。
本次臨床研究發現通過預見性護理,總有效率達到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措并舉,能提高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及患者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減少潛在的風險,值得在今后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1]尚茜,孫亮. 老年重癥肺炎患者中預見性護理的應用價值[J]. 中華護理雜志,2015,7(15):259-260.
[2]歐雪珍,雷梅芬. 預見性護理在老年重癥肺炎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療養醫學,2013,22(7):640-641.
[3]何明樸.老年重癥肺炎患者臨床治療中預見性護理的配合體會[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7(2):152-153.
[4]曹秋貴. 預見性護理在老年重癥肺炎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2015,19(8):1131-1132.
[5]楊玉梅. 護理干預對老年重癥肺炎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 當代臨床醫刊,2015,28(6):1778.
[6]歐雪珍,雷梅芬. 預見性護理在老年重癥肺炎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療養醫學,2013,22(7):640-641.
[7]梁雪玲.預見性護理在老年重癥肺炎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2011,4(5C):99.
[8]喬來娣,潘朝霞. 集束化綜合方案在老年重癥肺炎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l,27(11):33-34.
Research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YANG Ruixia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the Second Hospital of Beijing, Beijing 100031,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Methods 120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5 as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predictive nursing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were given general clinical nursing. Predictive nursing was given to predictive nursing group. The effect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in predictive nursing group was 95.0%,the control group was 81.7%,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redictive nursing group was 20.0%,the control group was 36.7%,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can improve their treatment effects and de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 of being popularized clinically.
Predictive nursing, Severe pneumonia, Elderly patients.
R563.1
A
1674-9308(2016)14-0224-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14.155
北京市第二醫院心腦血管內科,北京 100031
表1兩組患者效果比較[n(%)]
組別n治愈好轉死亡總有效預見性護理組6036(60.0)21(35.0)3(5.0)57(95.0)*對照組6025(41.7)24(40.0)11(18.3)49(81.7)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1.3療效分析
將治療效果分為治愈、好轉和死亡,以治愈+好轉計入總有效率。并記錄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以綜合判斷護理效果。
1.4統計學處理
本組所有數據的處理均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包,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分析,以P<0.05作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