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雪,鄧琳,于寧
(齊齊哈爾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6)
黑龍江省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現狀與對策研究
喬雪,鄧琳,于寧
(齊齊哈爾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6)
隨著近些年來網絡的飛速變革與技術的不斷完善,教育模式也出現了質的變化。信息資源的不斷拓展與優質教育的聯合推廣,無疑將全民帶入了教學資源創建的隊伍里,教育資源信息共享這一理念在提升教學質量的進程中受到廣泛關注。為了帶動黑龍江省的教育發展,對黑龍江省高校的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現狀進行了深入探究,提出未來共建共享的主要對策,希望這一課題可以進一步得到重視,持續化發展。
黑龍江省;數字化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對策
1958年8 月我國出臺的《全國圖書館協調方案》首次開啟了人們對數字化資源互通同享的探索,一直到1990年以后,電子互聯網的介入使學校改革了其教育方式。在那之后幾十年里,我國開發出涵蓋CALIS、CASHL、NSTL等超多以大學圖書館云端為主的互通機制和國家級教學資源同享網頁。
數字化教學資源是指通過數字化處理,運行于互聯網環境下的多媒體教學素材,并以數字化方式用以支持教和學的各種信息資源,是狹義上經過數字化處理后的教育信息資源形態。我們在中國知網和外文期刊數據庫查閱后了解到,與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相關的文獻有30 000余篇,其中囊括中文文獻9 404篇,外國文獻24 962篇。本文從黑龍江省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現狀入手,旨在揭示黑龍江省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內涵及發展對策。
1.1 研究對象
調查選擇有代表性樣本學校: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龍江科技學院、哈爾濱學院、哈爾濱金融學院、東北農業大學、齊齊哈爾大學、齊齊哈爾醫學院、齊齊哈爾工程學院、佳木斯大學、東北石油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大慶師范學院,黑河學院、綏化學院、牡丹江師范學院、牡丹江醫學院共計20所。根據課題目標建立多項指標的調查問卷。
主要調查人群是科教資料的使用人——教師和學生,還有網絡運營中心、教育科研組織等機關資源籌建組織。
1.2 研究方法
針對研究對象主要采取兩種取證手段:一種是采用巡訪及談話的方式對互聯網教學資料籌建的關系網站及從業職員就這一利用近況進行探討和直接巡訪。另一種是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分別對師生就其利用和共享情況進行調查。在此基礎上,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把理論與實際融為一體,對黑龍江省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現狀展開了調查。
2.1 教學資源庫建設
黑龍江省的高校數字化教學信息籌建的程度算是樂觀,不少大學已具備了較為充盈的音視頻資源、多媒體課件、文本資料及試題庫、案例庫等學科資源。目前黑龍江省各高校國家級精品課程達到800多門,教學平臺建設和訪問情況見表1。

表1 教學平臺建設和訪問情況Tab.1 Teach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access
2.2 數據庫建設
每個學校的常用數據庫都是其斥巨資購買的,卻大體相同地買了幾款相同的學術網站,如維普數據資源、超星數字圖書館、SpringerLink、國研網、EBSCO數據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數據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
2.3 資源的獲取途徑
網絡資源的搜集方法同樣分為許多種,調查表明,引擎搜索與共享論壇是兩個群體常用的使用手法,比重高達53%以上,并且有72%的被調查者選擇依靠相關網站甚至是共享平臺來補給資料。師生友人間互助的比重也不小。
2.4 需求及其滿足現狀分析

表2 教師需求及參與度Tab.2 Demand for teachers and participation

表3 學生需求及參與度Tab.3 Demand for students and participation
盡管大多數群體覺得所建的數字化資源無論是在質量還是數量上均可以滿足他們的基本授課和學習需要,可是需求情況大有不同,詳見表2、表3。
2.5 教師及學生對所在院校態度及認可度情況
調查顯示,被調查者大體對所在高校的構建持平和態度,僅有不到39%的人認為圖書館在線文獻資源還算豐富,而認為豐富的人數控制在10%~20%。
2.6 校內及校際共享情況
目前,各高校校內共享呈現方式主要有教學錄像、學習網站、網絡課程、多媒體教學課件、學習軟件、課程同步資料、文本+視頻、文本+聲音、網絡課程、視頻、文本、聲音。
調查結果顯示,資金因素(20.8%)、技術因素(15.4%)、管理因素(18.7%)、服務因素(10.7%)對校際共享影響較大,合計達到65.6%。

圖1 部分高校館藏圖書數量Fig.1 Number of books in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針對上述調查結果,黑龍江省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第一,各高校可籌備能力和在意程度的不同導致了共建共享本質性的差異,明顯出現了資源重復構建的局勢。第二,缺乏必要保障措施、技術培訓力度不夠,共享資源系統和共享庫的推廣并不到位。第三,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建設與使用嚴重失衡。第四,只能滿足校內同享是目前絕大比例高校受限因素之一。第五,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的革新和后期維護遲緩。
針對上述分析結果,提出幾點黑龍江省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對策:第一,需要統一標準,提供技術支撐。第二,需要與先進的教學技術理念相匹配。第三,需要更新觀念,以學生為本建設數字化教育資源。第四,需要組建專業團隊,成立專門部門。第五,加強建設和服務質量監控:一是監控資源服務的廣度,二是監控資源服務的深度。第六,制定一個完善的質量測評程序。
[1]喬雪.南昌地區大專院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利用現狀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4,(01):43-46.
[2]祝智庭.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新動向與動力機制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2,(02):1-5
[3]司姣姣.國內外區域性高校圖書館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現狀分析[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380-384.
[4]趙方,汪行舟.對高校教師數字化教育資源應用需求情況的調查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27):177-179.
[5]李國民,龔嵐.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共享系統建設與激勵機制設計[J].圖書館論壇,2010,(03):111-113.
[6]鐘麗君.科技期刊數字化發展探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09):689-692..
[7]余勝泉.推進技術與教育的雙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解讀[J].中國電化教育,2012,(05):5-14.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QIAOXue,DENGLin,YUNing
(School of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China)
With the rapid changes and technology of network in recent years,the model of education has already had qualitative changes.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high quality education will undoubtedly make people into the team of creating teaching resource;realize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sharing ideas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This paper does a further exploration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haring the resources of college educ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Meanwhile this article has put forward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get with further attention and continued development.
Heilongjiangprovince;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Countermeasures
G644
A
1674-8646(2016)13-0031-03
2016-05-20
課題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備案課題“區域性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現狀研究”(GBC1214091),2016年齊齊哈爾大學第三批課程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項目
喬雪(1978-),女,黑龍江齊齊哈爾,碩士,講師,主要從事GIS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