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燕
美好桃花漫歲月
談燕

春還未至,但對桃花的思念卻漫上心頭。
人間草木,看似無情,實則有心,她們在屬于自己的季節里,吐露芬芳,舒展其韻。時光流轉,落花無言,流水不語。春天里,“一樹一樹花開”的絢爛花事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桃花無疑?!皧A岸桃花蘸水開”,“萬分桃花千分柳,冶紅妖翠畫江南”。讀著這樣的詩句,已是沉醉。
兒時,只在私下悄悄喜歡桃花?;蛟S是因為聽慣了老人說的“命薄桃花”,又走“桃花運”等等,在我的感覺中,桃花似乎有些不登大雅之堂。長大之后才漸漸懂得,美麗的桃花本身并沒有錯,錯就錯在迷離了人的雙眼,桃花三月的美,給了人們溫柔的憧憬。
曾經的桃花記憶,是小女孩單純快樂的歲月,是和春天攜手的爛漫時光。童年的春天,梨花白,桃花紅,不乏絢麗多彩。踏青時節,從震澤到南潯踏春的路上,經過一座桃花林,看到那一簇簇粉色的花朵,綻放在農舍旁,美艷照人。我和好友云,總會不由自主地奔跑樹下,偷偷地采摘一枝,靜和紅則會在后面笑我們像花癡。

桃花給人的第一感覺總是很艷,似乎沒有梅花的高貴與沉穩。桃花總是開在最溫暖最舒適的春天,不像梅花那樣傲雪迎霜。恰是桃花如此身世,才能證明桃花的嬌嫩毫無任何矯揉造作之嫌,那粉嫩的花瓣,鵝黃欲滴的花蕊,貼近了,只想讓人屏住氣息,不敢去觸,只怕一觸就會破壞那種完美。
云說,她更喜歡深灰的枝干。細細看去,那些桃枝有的如虬龍半臥于地面,有的散散地斜指天空,有的身形彎如耄耋老叟,有的如敦煌飛天般舒展,有的更像臥佛般緊貼地面,只將一蓬花枝輕輕托起。雖曲折各異,卻絲毫沒有半點壓抑扭曲的感覺。
鏡頭中的桃枝形態靈巧,襯托出桃花的嬌柔多姿。粗大的桃枝,用它堅實的力量做支撐,讓寄托在身上的桃花沒有任何的沉重和壓力,使滿樹的花朵有了動態的美感。
夢里流光,緩慢而行,那些個桃紅柳綠的春天,分明還在。人生的某些情節,已經結束,有的故事,則剛開始?;叵肽悄耆?,與戀人牽手走在陽光里,春日的快樂仍然清晰。四周,紅粉如飛,桃花如笑。桃花樹下,倩笑留影,記憶永恒。
眼前一片“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置身花叢中,只覺得自己仿佛也幻成了粉色桃花。朵朵桃花,如同水做的江南女子,飄飄柔柔地從深宅閨屋中向你走來,那種風姿,不沾染任何世塵,風影綽約中,令人望而生憐,不敢正視。沒有梅花的傲骨,成就桃花的水柔;沒有桂花的含隱,造就桃花的艷光四溢;不像玫瑰四季常開,成就桃花的徹骨銷魂。
萬物皆因緣而起,亦因緣而滅。冥冥之中,我與花草,做了知己。在有限的時光里,我真正愛上了桃花,由衷喜歡那些鬼斧神工、造型各異的桃枝。正因為有了桃枝的隨意和灑脫,才造就桃花的嬌嫩與輕盈。
那年清晨,姐妹陪父母一起,回歸父親老家。初春的鄉徑,已有新翠,村口的梨樹,潔白似雪,屋后的一樹桃花,開得嬌嫩艷麗,難舍難收。
人生的每個時光,都是有圈定的,唯有傾聽與凝望。父親十五歲離鄉求學,在他鄉定居生活,如今已到耋耄之年。山河青翠,還是當初的模樣,而父親早已兩鬢白發。六十多年前,考上大學的父親,是鄉村人的驕傲,更是爺爺家一直以來的榮耀。
愛上一朵花,花朵在最美的時候為你綻放。世間的每一段因緣,都是有期限的,唯有珍惜與尊重。父親說,家鄉的桃花甚好,然而,江南古鎮的春花明媚,春水溫柔,桃花更多情,像極世外桃源,逍遙浪漫,又安逸自在。母親聽了,在一旁倩笑點頭。
事業的每個峰谷,都是有枷鎖的,唯有盡心與盡力。記憶,遺憾,收獲,付出,都會隨流水遠去。那片桃花,還在記憶中閃爍。站在時間的檐下,感受歲月中的粉色,樹還是樹,花還是花,緘默不語,卻能讀懂人心。
花草生涯,不是夢,有些夢,以為走遠,卻一直在身邊。只要堅持與信守,夢就在自己的手中。桃花一樣的溫暖,尋覓千年,一瓣香,一瓣夢,一瓣憂郁,保留著對美的渴望,對桃花的歡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