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函益 閆潔
摘 要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審美意識不斷更新,也使服裝設計呈現出跨界合作的多元化發展道路。本文以中式建筑元素在品牌服裝中的應用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其造型、裝飾和應用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論述。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中式建筑及其元素與服裝造型設計間的交點,使之能夠運用到現代服裝設計領域;通過對中式建筑元素與品牌服裝的關聯性探索,尋求適當的方法進行設計應用實踐,力求將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充分結合,以期為在現代品牌服裝設計中融入中式建筑元素奠定基礎。
關鍵詞 中式建筑元素藝術 現代服裝設計 應用
中圖分類號:J523.5 文獻標識碼:A
1中式建筑的含義
中式建筑是含有中國古建筑元素(斗拱、飛檐、門、窗、瓦等)特征或地域特色,采用傳統建筑營造方法體現民族精神形象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筑。它不僅指中國古建筑也包含近現代建筑中的這類具有中國“氣質”的建筑形式。
2中式建筑元素與品牌服裝設計的關聯性
2.1藝術審美的相通性
首先,從藝術的角度看,中式建筑與品牌服裝的審美風格類似。微觀上看,兩者同是藝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然具有一般藝術的特質,具有類似的審美風格;宏觀上,二者作為人類與文化的重要載體,人類意識表達的物化形象,必定要承襲人類傳統的藝術觀、人生觀和審美觀習俗。中式建筑與服裝同屬于造型藝術,都是造型元素與形態構成元素的結合體。
2.2空間造型的可塑性
服裝設計與建筑設計都是空間的造型藝術。從最初防寒避暑開始,人類的日常行為、活動都便離不開空間的參與。建筑內空間環境是日常生活承載者與建筑直接交流的重要環境之一,它是人的存在與人對周圍環境的感知。服裝空間是具有特殊性的空間。它們之間既有相同點,又有差異性,服裝空間是可以隨人體自由移動的,既具有自身構建的完整內空間,又存在與外部相關連的外空間,并且它有著與人結構不同的非同構性或同構性以及封閉性。中式建筑元素應用在品牌服裝中實質是以中式建筑的空間造型與元素特點為設計靈感,借鑒在品牌服裝的造型中,使服裝造型結構有中國建筑的味道,增強設計趣味性。
2.3文化傳播的延展性
服裝是觀察社會變化的獨特視角,也是反映經濟文化發展的一個縮影。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美國紐約、瑞典這些國家和地區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時尚的先鋒地,是因為它有本國的文化支持。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同理,服裝品牌文化則是服飾產品的靈魂與核心。品牌服裝的定位就存在于文化產業中。文化的催化作用促進品牌服裝外延的發展,深邃的文化影響力不僅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而且也有助于提升經濟效益。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提升及品牌理念認識的深化,品牌服裝得到了全面的開發,品牌文化在公眾傳播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對于一個優秀的服裝品牌而言,它不僅應該是一種民族文化精神或某區域人文風情的體現,同時還應是這個時代相應的時尚文化縮影。
3中式建筑元素在品牌服裝中的設計應用
3.1中式建筑元素在品牌服裝面料中的設計應用
任何設計都離不開材料,材料是設計的基礎。在建筑領域建筑的主要材料是鋼筋、混凝土、沙石、玻璃等有機物,建筑工人通過對它們加以組合構建出建筑實體。在服裝領域中服裝的面料和輔料是服裝設計的主要材料,是構成服裝的基本要素,它們的肌理、質地、色彩、圖案決定了服裝的外觀效果和設計風格。應用中式建筑元素到服裝設計的面料的,實質是將中式建筑元素的立體空間與面料的特性結合,用二維空間面料營造三維空間效果并進行立體造型設計。皮革、燈芯絨、棉布、毛呢、亞麻和其它厚型毛料織物都具有挺括的面料特點,易于造型,可以營造服裝體量感的輪廓和清晰的線條。當然一些輕薄柔軟的面料也是可以應用、塑性的,像柔軟順滑的毛線可以通過針織工藝與服裝結構的融合,塑造出體量感與視覺沖擊的時裝造型效果,不過由于輕薄面料的柔軟特性在應用時通常需要輔料支撐,相比厚型面料應用起來有局限性。
3.2中式建筑元素在品牌服裝款式中的設計應用
我國秦、漢、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的建筑長期呈現尚大的風貌,以長方形和方形平面為基本造型,其形式多樣、變化多姿,呈巨大的體量感與柔和的曲線屋頂是中國建筑的突出特點。因此應用中式建筑外形,在服裝設計時,首先要把握建筑的廓型,以及對元素進行概括處理,再以服裝的基本型特點為設計出發,通過適度夸張服裝的某些部位,強調服裝的空間感,使服裝整體呈現中式建筑的外貌,將簡單模仿變成巧妙的利用,切忌不可道具化。例如在 T 廓型中應用,可以將肩部適度夸張上翹,將飛檐的形態融入肩部構造中,衣身可以采用面料再造方式做建筑肌理,再比如一些圓錐形造型的屋頂也可以在 A 廓型中應用。
3.3中式建筑元素色彩在品牌服裝中的設計應用
色彩是服飾的靈魂,它是服裝設計中的重要元素,觀賞者和穿著者通過視覺對服裝產生第一審美感受。色彩是服飾中最直觀的視覺語言,影響消費者對服裝的消費情感。本節提取中式建筑的主要用色,通過分析色彩的個性,并與實際結合,得出中式建筑用色在品牌服飾設計中的應用方法。在服裝設計應用中主要體現為對比色搭配、補色搭配、調和色搭配。中式建筑的色彩在服裝設計應用中可以分為單色的應用與多色的搭配。單色應用主要以中式建筑中的某一色彩為主,根據設計款式與品牌服裝的使用針對消費者將色彩適度的降低純度或提高純度,用單一的色彩進行設計,這種色彩設計多用于裙裝中。
參考文獻
[1] 劉振晴,庹武.中國古建筑和中國古代服飾的交融[J].美與時代(上半月),2009(06).
[2] 劉哲信.淺談建筑設計藝術在服裝設計上的運用與體現[J].資治文摘(管理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