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和他們的糕點
古老的點心技藝之所以能得到一代代傳承,必然缺少不了那些腳踏實地學習技藝的大師們。

倪志紅出生于烹飪世家,1988年起先后在無錫市湖濱飯店、陽光飯店、太湖威尼斯金馬會所工作。1996年進入穆桂英美食廣場,現任宴點首席技師,高級技師職稱,無錫市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無錫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tai hu chuan dian
太湖船點
(水鄉人家)

原料:水磨粉、澄粉豆沙餡、熟蛋黃、紅米粉、黑芝麻
做法:
1將糯粉、粳粉拌和燙熟,取適量粉制成粉團;
2粉團包入豆沙,捏制成型即可。
特色
形態逼真,玲瓏可愛。
hua hui shou tuan
花卉壽團

原料:糯粉、粳粉、干豆沙、胡蘿卜、紫薯泥、南瓜泥、草莓汁、可可粉、麥青汁、紅米粉、白砂糖
做法:
1糯粉、粳粉、白砂糖拌勻;
2拌勻過篩,蒸熟后揉透捏成壽桃狀;
3果蔬汁和粉在壽桃上塑成花型。
特色
外形美觀,喜慶吉祥。
yu pi hun tun
魚皮餛飩

原料:鱖魚肉、蝦仁、菜心、熟火腿末、鹽、紹酒、菱粉、蛋清、蔥油
做法:
1將鱖魚肉切成小方塊,放在干菱粉上用小木棍敲成餛飩皮;
2將蝦仁剁成蝦茸加入調料拌成餡,包制成餛飩;
3餛飩煮熟裝盤即可。
特色
色白皮透、鮮香味美。
hai tang su
海棠酥

原料:面粉、蓮蓉、雞蛋、紅櫻桃、豬油、精煉油、沙拉醬、蔥、姜、料酒、鹽
做法:
1面粉加入豬油、水,調制成水油面;
2油面包八油酥,搟薄成長方形,三等分折疊,再搟薄共計三次,制成圓皮;
3面皮包入蓮蓉餡,皮四周涂蛋清、分五等分,提攏成五個對家邊,每邊剪兩刀,上面一邊向中間彎曲,沾上蛋液,酥層向上,下一邊和底座剪成直角,成生坯;
4生坯入油鍋,炸至酥層放開,成熟即可裝盤。
特色
層次清晰,入口酥香。
zhong shi dian xin
中式點心

原料:面粉、蓮蓉餡、奶黃餡、鮮肉餡、干酵母、泡打粉、糖、芝麻、雞蛋、火腿、香菇、黑木耳
做法:
1面粉加入干酵母、泡打粉、水揉透成發面面團,下劑包入餡心,分別制成葫蘆狀、秋葉狀、佛手狀、刺猬狀、嵌花狀,置蒸籠中醒發;
2面粉加入清水,揉成水調面團,下劑,搟成圓皮,包入肉餡,制成四喜餃、梅花餃、鴛鴦餃、冠頂餃,面上孔洞分別嵌入蛋黃末、火腿末、香菇末、木耳末;
3將醒發好的包子和蒸餃分別蒸熟、裝盤即可。
特色
觀之悅目,食之美味。
王全智于1990年畢業于無錫旅游學校烹飪系,現任無錫市穆桂英美食廣場有限責任公司首席技師、食品廠副廠長,高級技師職稱。他先后在美麗都大酒店、陽光飯店、中央電視臺影視基地任白案技工、領班之職。1997年進入穆桂英后,在中國烹飪大師陳恩德、倪柏榮的指點和幫助下,經過自己的刻苦鉆研,開拓創新,傳承并發展了江南美食技藝。2004年以來先后被市、省相關部門授予無錫市太湖烹飪大師、江蘇省級面點評委資質、江蘇烹飪名師的稱號。
chun can tu si
春蠶吐絲

原料:糯粉、粳粉、豆沙、白糖
做法:
1將糯粉、粳粉混合,用開水燙熟揉成光潔的面團蓋上濕布醒置;
2將醒好的面團搓條狀下劑;
3按扁包入餡心成蠶的外形和繭的形狀;
4將做好的生坯上籠蒸熟裝盤;
5用熬制的白糖拉絲點綴即可。
特色
形態逼真,甜糯適口。

馬紅星,現任無錫市穆桂英食品制造廠廠長,高級技師職稱。2015年被聘為無錫市文化傳人師資庫講師,江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中華傳統文化”課程指導教師。
馬紅星于1991年從工廠轉行從事飲食烹飪工作,1996年進穆桂英后,先后求教于中國烹飪大師倪柏榮先生和國家級糕團大師孫吉祥,學習蘇式糕團、太湖船點技藝,他認真地吸收一代名師的經驗,提高充實自己。為了精進技藝,馬紅星于2002年赴山西太原參加全國面點高級研修班學校交流,2004年參加江蘇省首屆評委培訓班。2007年馬紅星被市政府確認為無錫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湖船點傳承人。
fu lu shou xing
福祿壽星

原料:糯粉、粳粉、干豆沙、花草粉、果仁、板油丁
調料:糖
做法:
1將糯米、粳粉,加糖拌和過篩,在蒸籠內鋪上一層糕粉后鋪上干豆沙及輔料,然后將所余糕粉鋪上蒸熟;
2花草粉泡芡成團粉蒸熟,再揉制成團染上不同色素,制成造型覆于糕面。
特色
造型逼真,壽慶禮物佳品。
xiao fang gao
小方糕
原料:糯米粉、粳米粉、玫瑰餡、薄荷餡、豬油豆沙、松仁、瓜仁、玫瑰條、青梅干
做法:
1糯米粉、粳米粉,用水拌勻,用篩篩出糕粉;
2將糕架平放在布板上,糕粉倒入其中,將糕粉開成方格,然后將各色餡心放入,上面再篩上糕粉;
3另取刻花板沾糕粉一層,覆在糕粉架上打出花紋,放入蒸箱蒸熟。
特色
香松柔軟、色彩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