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佶
【內容摘要】最近幾年來,我國在教育方面不斷地進行著課堂教學改革,與此同時也提出了許多教育改革的新型理念。如何將這些抽象的教育理念轉變成現實中的教育行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同時也是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相互轉換的過程中,教學案的編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文重點談論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案的編制策略。
【關鍵詞】高中歷史 教學案 探索
教學案,無論對于哪一門學科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教學案也變得備受關注。老師能夠給同學們上好每一節課的前提就是要對這節課做出充分的準備,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編制好教學案。教學案的編制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做一份適合學生的書面計劃。接下來,我們將會介紹到幾種與高中歷史相關的教學案編制的探索與思考。
一、教學目標的設定
教學目標的設定是編制教學案的基礎。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就可以按照這個目標進行授課,有目的性的完成教學任務。在編寫的時候,要體現出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編寫之前一定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在了解學生這個方面,可以主要分為三部分,一要了解學生是否具備一定程度的歷史基礎,二要了解學生對于歷史常識所知道的多少,三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習慣等。在這三個部分里,第一個,也就是了解學生歷史基礎是最最重要的一點。學生的歷史基礎如果比較整齊,都在同一個水平上,那么開展起教學來,也會變得方便很多,若不在一個水平上就要因人施教了。教學案的編寫非常注重“預設”,所謂“預設”就是預測和設計,是教師課前對課堂教學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設想和安排。在學習高中歷史的過程中,除了要結合高中生的歷史基礎外,還要注重培養同學們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不能只是單純的為了考試而學習。要明白,學習歷史的意義在于使同學們擁有正確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愛國情懷。在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要實現讓同學們在學習中學到知識,掌握學習方法,樹立正確的觀念。總而言之,設定合適的教學目標有助于老師更加方便的教學案的編制。
在對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進行教學案的編制時,可以設立這樣的教學目標,弄清楚分封制與郡縣制的異同點,明白秦中央集權制度的積極影響是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斷完善和加強。有利于國家統一政令,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實施一些重要措施,從而推動社會發展和文明的進步等等。
二、教學過程的改革
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師生之間溝通和交流,確保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逐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發揮完全。教學過程的改革,可以從很多個方面著手。可以給同學們安排課前的任務,查找一些與教材相關的史料來進行預習和奠定基礎。例如學到宋遼、宋金、宋夏、宋元之間的關系時,可以讓同學們讀一讀《神雕俠侶》、《射雕英雄傳》等金庸小說,了解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提高同學們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要引導同學們愛上歷史,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運用多種講課方法,吸引同學們的興趣,激發同學們的學習欲望,逐步改變同學們對歷史的偏見,讓同學們在教學過程中愛上歷史,領悟歷史。
除了在課前做準備之外,教學過程中的改革還包括課上的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老師在上面講的眉飛色舞,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這種情況非常不利于教學的進行,因此需要做出改革。在教學案的編制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從而使同學們心生疑問,激發其求知欲。創設歷史情境,利用一些輔助的道具等,可以使同學們如臨其境,更直觀的感受歷史。講故事、播放視頻、音樂、PPT展示等都是非常實用的方式。例如在學習唐朝文化的時候,給同學們誦讀李白的詩,渲染氣氛,讓同學們感受唐朝文化的淵博。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歷史和現實相結合。
三、作業試題的設計
傳統的作業,內容局限于教材的知識范圍,與生活關聯不大,一般以寫和背居多。這樣的作業往往起不到幫助同學們提高學習質量的作用。因此,在編制教學案的時候,也要考慮到課后作業的設計。盡量在設計作業時貼近生活,消除傳統作業的弊端,打破傳統作業的模式,構建出一種新的作業模式。在這個新的作業模式中,要注意知識和能力的結合,理論和實踐的聯系。設計作業不是為了讓學生完任務,而是讓同學們在課下繼續學習,鞏固課上的知識,預習下一課的內容。
老師在進行作業設計的時候,可以著重考慮這些方面:目的性、針對性,趣味性、開放性。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設計作業,例如在學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時,可以布置一個觀看視頻的作業,讓同學們查找相關視頻,認真觀賞,在下一節課上給同學們講述,鍛煉學生的口才,鞏固學到的知識。學到中國近現代的生活時,讓同學們記錄自己家里和爺爺奶奶家里的電器、家具的變遷等等。
以上三點就是我對高中歷史教學案編制所提出的建議,學習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希望可以幫助到教師和同學們。
【參考文獻】
[1] 李偉、楊世國、郭世平、王家正、朱廣化. 新課程標準下歷史教師要作一些質的研究[J]. 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11(06).
[2] 張華、楊曉艷. 高中教育科學研究的問題與對策[J]. 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12(09).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