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
【內容摘要】在高中歷史教學的展開中,教師要加強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要讓學生對于課本中提到的史料有獨立分析的能力。這是學生能夠有效展開自主學習的根基,也是學生能夠更深入的體會歷史的一個前提。
【關鍵詞】高中 歷史 思維能力 培養
歷史課程的教學在展開中,教師不能讓學生一味的、被動的接受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學生要具備獨立的思考與分析問題的能力。思維能力的具備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與分析歷史問題,能夠更加全面細致的解讀文本素材,體會其中帶給我們的思考與啟示。
一、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師首先應當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不管是遇到問題還是在課本中讀到了一些具體的內容,學生都應當首先進行自主的思考與體會。不少學生的學習習慣并不好,對于教師的依賴性極強。往往是等著教師來講解課本內容,對于史實、課堂上展示的課外史料,學生并沒有充分進行自主解讀。學生如果長期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歷史課程的學習,很可能會失去思考與判斷能力,遇到沒有學過的內容,或者是一些新鮮題材,往往就會產生非常明顯的理解與認知障礙。由此可以看出,在歷史課教學中加強對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教師要有意識的轉變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課堂上鼓勵學生對于各類問題進行積極的獨立思考與分析,如果是自己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再來引導大家展開交流探討,遇到瓶頸時可以適當給予點撥。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夠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形成,也是學生思維品質提升的一條合理路徑。
教師可以在平時的自主學習中來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的習慣。例如,在讀到課本中關于“二戰影響”的相關描述時,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點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內容,這一點學生要了解。另外,要提醒學生閱讀時理解重點詞的含義,如前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高度集中”是重點詞,應理解,否則無法理解蘇聯解體的原因。除了這些還要引導學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話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要引導學生弄清文中的內容講的是什么,然后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表達。獨立思考習慣的養成首先可以從文本的閱讀、分析過程中展開。學生如果具備非常好的文本分析與解讀能力,這必然體現了學生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思維能力形成的一個關鍵素質。
二、豐富課堂上的材料容量
思維能力的形成是一個不斷訓練與加強的過程,教師想要充分鍛煉學生思維,可以嘗試豐富課堂上的有效教學材料。課本中的篇幅有限,能夠呈現的史料史實并不會太多,在這樣的前提下,教師適當進行教學素材的拓寬與延伸就很有必要。教師可以結合教學主題引入一些拓寬素材,可以利用史料來豐富教學內容,并且利用這些課本中沒有的或者未曾提到的內容來激發學生思維,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這是一個很值得展開的教學嘗試,這樣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歷史課堂的趣味性,學生思維的靈敏性也可以在新穎的材料的呈現下得到激發,這也就能夠慢慢推動預期教學目標的實現。
教師可以使用一些教學工具,將一些和教學主題相關的素材引入課堂,如使用投影、電視等給學生呈現一些史料,使學生見多識廣,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興趣。如在講美國在二戰中修改“中立法”實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時,引用了羅斯福的一個比喻:“如果你的鄰居家著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當時能討價還價嗎?”從而形象地道出,美國對外政策改變的根本原因是出于自身的考慮,使學生很快悟出道理。這種靈活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了起來,這個史料中的比喻也直接給學生揭開了這段事件的實質,多采取這樣的方法進行教學不僅可以豐富課堂上的知識呈現,學生的思維也很容易受到激發,自己理解與看待問題的角度與視野也會隨之拓寬。
三、合理有效的設計訓練內容
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的提升不僅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展開,教師也可以靈活的設計課后的訓練內容與訓練形式,將思維能力的訓練有機的和課后訓練相結合,以這種形式來給學生設置學習任務。不少教師在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時采取的方法仍然非常傳統,講解問題時的方式也比較低效,并沒有充分發揮這些習題可以被挖掘的教學價值。對此,教師可以做出反思,并且要積極轉變這種低效化的教學行為。教師可以在思考問題的設計以及習題的解析上都采取更加新穎的方式,訓練題要注重對于學生思維的引發,在剖析問題時也要引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揮。這樣才能夠層層深入的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并且會讓學生對于剖析的具體問題有更加全面與深入的了解。
教師在設計訓練題時可以有一些變式,如一題多練,一個選擇題的四個選項可當成四道題來做。又如,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一些能使他們某一種思維得到訓練的題型,如選擇題可考查學生的讀題和判斷能力,材料題可訓練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問答題可訓練學生的歸納、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據重難點來講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從而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教師如果善于靈活的設計訓練內容,并且在習題講授時注意方法,這會非常好的實現對于學生思維品質訓練的教學目標,在這樣的前提下對于特定問題的剖析也會更為透徹。
【參考文獻】
[1] 李榮榮. 論中學歷史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D]. 遼寧師范大學,2011.
[2] 宋建亮. 高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培養策略的研究[D]. 南京師范大學,2008.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