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永麗
【內容摘要】中學英語教學要求教師不僅具備新的教學理念而且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要重視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興趣和積極的情感,主動參與知識的獲得過程。同時,教師要重視感情投資,要以自己真摯的愛喚起學生的共鳴,應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來激活學生身上蘊藏著的學習潛能。
【關鍵詞】更新觀念 激發興趣
面向21世紀,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教育,必須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具有高素質人才。同時,隨著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對英語教學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的英語教學如何適應時代的發展,這是每一個英語教育工作者面臨的現實問題。
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進行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
新型師生關系應以民主、平等、和諧為基礎,師生之間互相了解,真誠相待和共同進步。具體地表現在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尊重、信任和關心。為建立起這種新型師生關系,廣大教師應努力從以下做起:
l.更新教育觀念
建立現代意義的教育觀念,教師要改變以往的師道尊嚴。教師不必“權威”自居,不搞“一言堂”,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把學生犯錯誤視為必然,不加訓斥,與學生共同探討真理,共同進步。
2.提高教師素質
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因此,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充分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師必須隨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給學生以楷模、以榜樣的力量和完美的形象,以滿腔的愛去真誠熱愛學生。
3.學會寬容
懲罰是一種教育,寬容也是一種教育,但寬容比懲罰更有效。中小學生無論在心理和行動上,都在處于不確定、不成熟時期,犯錯誤是難免的。作為教師,必須正視這一點。如果當學生犯錯誤時,教師不應簡單粗暴地懲罰,而應寬容,應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二、由教知識轉變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渴求知識的程度變得越來越強烈。然而,被動地接受知識,最終只會成為知識的奴隸。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為了不讓學生變成知識的奴隸。我們不僅要向他們傳播知識,更應該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21世紀的文盲,并不是不識字的人,應是不會自學的人。”可見,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努力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那么,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呢?下面就此談談自己的做法。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力求認識、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通過設問、質疑等方式,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知識是通過實踐轉化為能力。反之,有了能力就可以獨立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腦力勞動和親身的實踐,才能有所收獲。要養成獨立思考習慣,我認為,首先,要讓學生預習課文,發現問題;其次,課堂上專心聽講,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再次,課后要鼓勵學生學習,總結歸納,加強記憶。另外課后也要鼓勵學生勤聽、多聽、會聽、勤讀、敢讀、多讀、多寫等,這些都要求學生獨立進行,并成為習慣,這樣學生會對所學的知識印象深刻,記憶牢固,效果也不錯。
3.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不會學習即不會生存,這是21世紀最新的主要特征。這就決定了現代課程不能只注意傳授學科知識,訓練學科技能,還要讓學生學會求知的方法。
三、課外作業由機械抄寫轉為開放式的練習
傳統的課外作業總是向學生提供理想化的、模式化的題目,不僅作業量大,而且讓學生只是機械地重復練習,耗時費力。另外作業的答案過于追求唯一正確,壓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我表現力。這樣不僅導致學生厭煩作業,而且阻礙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課外作業的設計也要配合課堂教學,應從學生的需要去考慮。為此,筆者在課外作業的形式、內容上進行了一些改革。
1.激發閱讀興趣
課外閱讀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的有效途徑,為了增加學生課外閱讀量,利用課外時間,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閱讀有關知識的書刊,如《英語輔導報》、《英語周報》等,并讓他們注意收集和整理,讓大腦不斷輸入新的信息,使學生從別人處吸取營養,豐富自己的知識。
2.練習英語周記
要求學生寫英語周記,就是讓學生把平時觀察到的身邊的英語知識,如:No smoking,W.C.,CCTV,Made in China等,用日記的形式把它記錄下來,一周做一次交流,目的在于讓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探索、鼓勵學生猜想、質疑、發現,引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3.參與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是發揮學生主體意識,培養他們主動探索知識的自由天地。讓學生在做中玩,玩中學,才能使學生的才能顯示出來,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綜上所述,在人類已開始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的時候,在我們正大力推行新課改的今天,廣大教師必須從關系國家民族未來發展的高度去認識,以對下一代切實負責的態度去對待,自覺拚棄傳統中的落后教育觀念,共同努力,真正實現英語教學的更加完美。
(作者單位:寧夏靈武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