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才
【內容摘要】隨著學校對學生們的身體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學校都已經重視體育教學,并且教學內容還十分廣泛。其中,花樣跳繩就是一項很重要的體育教學訓練內容。因為,花樣跳繩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們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引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因此,這篇文章將主要圍繞怎樣進行有效的花樣跳繩來展開討論。
【關鍵詞】花樣跳繩 初中生 有效策略
眾所周知,花樣跳繩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有氧運動。它不僅擁有運動的一般益處,更有其獨特的優點。當聽到花樣跳繩的時候,顧名思義,這是一種很有趣的體育運動。并且,花樣跳繩是一項健美運動,對于維持心肺系統等各種肝臟的健康和協調性都有很大的幫助。跳繩的花樣有很多種,學起來還是非常簡單的,特別適合現在的初中生。由于初中生課業比較繁忙,多做做運動還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另外,花樣跳繩活動參與面十分廣泛,在練習的過程中還有益于學生形成團隊合作精神,有助于學生的心理發展。并且這項運動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因為隨著學生對這項運動的投入,再經過教師的悉心引導,他們就可能會在聯系中創造出多種多樣的跳繩方式。由此可見,花樣跳繩在初中生的學習中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將具體的來談一談應該如何有效的進行花樣跳繩教學訓練。
一、繩子操縱,花樣百出
這種方法或許學生們有點不明白,其實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這種方法。一種是一根長繩子,多種搖法。一種是增加繩子,進行跳繩。首先,我將簡單的說說第一種。第一種方法,可能很多同學都見過,簡單來說就是,讓兩名同學來搖一根繩子,然后讓一名或者多名同學來跳繩。隨著跳繩時間的增長,搖繩的兩名同學可以自由變換節奏,來控制跳繩學生跳動的節奏,這樣學生就會通過一根繩子,跳出不一樣的節奏。而第二種方法,則是在訓練的時候,逐漸增加繩子的數量,讓學生們能夠在復雜的搖繩環境下仍然可以自由的跳動,這樣可以更好地訓練跳繩學生的靈巧性。下面,我將針對這兩種方法具體的舉一些例子。
比如,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通過比賽的方式來進行花樣跳繩的學習。將全班同學分別分成A、B兩個小組,每個小組中選出兩個人來搖繩子,并且這兩個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創造力。比賽的規則是這樣的:看哪個小組想出的跳繩的花樣最多,并且學生能夠順利的完成跳繩,花樣最多,順利完成的一組獲勝。這時,學生們就會積極地進行思考,這樣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通過我上面說的兩種方法,其實學生們可以想出很多種方法,如繞8字,360度跳入跳出,兩根繩子一起搖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有創意的。這樣的花樣跳繩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們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花樣跳繩,還可以激發學生挑戰高難度動作的好勝心,從而使花樣跳繩更受學生們的喜歡,提高教學效率。
二、蹲跳翻跳相結合
說起體育項目,不能只讓學生們看課本上的知識,更多的是讓學生們進行訓練。要想讓學生們對體育運動感興趣,就必須多做練習。因此,我提出的第二種有效教學策略就是通過“蹲跳翻跳相結合”的方式,來讓學生們對花樣跳繩產生興趣。所謂的“花樣跳繩的方法”就是讓跳繩的學生在繩子舞動的時候,用深蹲或者青蛙跳的方式跳。有些教師看到這樣的方法可能會感到非常奇怪。其實,這種跳法對于訓練學生的腰腹力量具有很大的作用。因為,蹲跳需要學生手腳同時著地,然后同時跳起再同時著地。而翻跳,則是結合側手翻、前空翻等翻躍的方法來進行跳繩訓練,這樣的練習對于初中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進行花樣跳繩教學訓練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們做一個“蹲跳翻跳結合”的示范,然后讓學生們分小組進行學習和訓練,在課堂將要結束的時候,讓所有學生共同完成這種“蹲跳翻跳相結合”的方式。同時,在班里選擇兩名學生進行搖繩。這種方法對于初中生來說,確實是有一定困難的。但是,我相信越是有困難的訓練,越能夠增強學生們的興趣,越能夠提高教學效率。
三、諧舞繩韻,魅力綻放
人們都說,運動與音樂有著天然的聯系。的確,有音樂的運動更容易讓人們融入到情景當中。當這兩者相結合的時候,體育與藝術也就幾乎沒有界線了。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想要讓學生們很快的融入到課堂氛圍中,就可以采用與音樂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們在舞蹈與音樂的熏陶中感悟體育之美。
比如,在花樣跳繩教學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放一些輕快地音樂。如《Tears》、《Snow dreams》等。因為輕音樂更容易讓學生們沉浸在環境當中。當然,在授課過程中,隨著音樂旋律的深入和節奏的變化,可以逐漸地為學生們加入難度較大的動作,如交叉側手翻等等動作,都是可以的。
總而言之,在花樣跳繩教學訓練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的去教會學生練習的方法,而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要多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開拓學生的創造能力,這樣才會讓學生對體育更加有興趣,從而更愿意學習,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金龍、王曉剛. 對我國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審視[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
[2] 張仲景、郝健. 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J]. 中國成人教育,2006(5).
[3] 唐月香. 談運動技能遷移教學法[J]. 龍巖師專學報,2002(3).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桂英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