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根良
當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
賈根良

1962年生, 河北蠡縣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二級教授、經濟思想史學科學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首批獲得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F兼任中國演化經濟學年會主席,中國經濟發展研究會副會長,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拉丁美洲學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學術委員。
賈根良教授長期從事經濟思想史、演化經濟學、發展經濟學、中國經濟、經濟史、比較經濟學和科技管理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在《中國社會科學》等雜志發表論文18O多篇,出版專著4部,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共6項,目前正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各一項。
賈根良教授是西方演化經濟學最早的和主要的國內引入者。2OO2年在國內外率先提出演化經濟學各流派的綜合,2OO3年將“經濟學改革國際運動”(Post-autisitic economics movement)介紹給國內學術界,2O1O年出版國內第一部西方異端經濟學(非正統經濟學)研究專著(合著),主張演化經濟學在中國的發展要對西方經濟學中的非正統經濟學各流派進行更廣泛的綜合,被國內一些學者譽為“演化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中國演化經濟學的先行者”。
賈根良教授2OO8年在國內外首次提出“新經濟思想史”的概念和學科建設的新構想,并在《“新經濟思想史”芻議》等后續研究中不斷完善其研究綱領,提出馬克思經濟學也起源于德國經濟學傳統而非只來源于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主張“新經濟思想史”對經濟思想史學科的研究目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的創新。
賈根良教授長期從事發展經濟學研究,熟諳經濟思想史中源遠流長的替代性經濟發展理論。在他看來,19世紀中葉的德國著名經濟學家李斯特總結了在他之前西方世界興衰特別是英國崛起的歷史經驗,他所提出的國家經濟學說是經濟學中最早系統地揭示欠發達國家向發達國家轉變歷史規律的經濟學說;近代史上,中日兩國在迎接西方列強的挑戰上是否了解和接受李斯特經濟學是導致“中日大分流”的主要因素。目前在國外存在著一種新李斯特經濟學(Neo-Listian economics),但它并未研究新國際分工和金融化等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賈根良教授提出創建以解決中國重大經濟問題為目的的中國新李斯特學派(New Listian economics),并出版了第一本專著《新李斯特經濟學在中國》(合著)。
賈根良教授主編和合作主編的叢書有《演化經濟學譯叢》(2OO4-2OO7)、《經濟思想史研究叢書》(2OO9-)、《中國演化與創新經濟學叢書》(2O11-2O13)、《經濟史與國富策譯叢》(2O15-)、《新經濟思想史與新李斯特學派叢書》(2O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