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拔牙影響記憶”的消息廣為流傳。該消息聲稱,有瑞典科學家發現,“牙齒健全者的記憶力明顯比拔過牙的人要好得多”。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根據這條消息的說法,我們確實可以追溯到一項2013年發表的瑞典研究。這是一項橫斷面研究,研究者選取了273名55-80歲的中老年受試者,對他們進行了全面的口腔檢查、認知能力測試,并記錄了他們的基本信息和健康狀況。研究者關注的重點是這些老年人口中“自然牙齒”(natural teeth,不包括義齒)的殘存數量,以及這個數字與認知能力表現之間的關系。在此之前,有一些前期研究和動物實驗提示,咀嚼能力可能與認知能力存在一些相關性,因此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們就將牙齒數量作為了衡量咀嚼能力的一個指標。
在校正了年齡、教育程度等一系列與認知能力有關的因素之后,研究者發現,受試者們在某些認知能力方面的表現差異和牙齒數量之間顯示出了一些相關性。相關性出現在情節記憶和語義記憶方面,而工作記憶、視覺空間能力以及處理速度則于牙齒數量無關。這種相關性并沒有多么強烈,不過達到了統計學顯著的標準。
這項研究針對的是老年人的認知情況,而且沒有區分拔牙和牙齒自然掉落的情況,因此它的結論肯定不能寫成“拔牙影響記憶”。
在研究中,人們確實發現牙齒數量和老年人某些方面的認知表現相關。但這項研究的樣本量還比較小,其結果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來證實。而且,從研究結果來看,牙齒數量和記憶力表現的相關性也比較弱,這一差異是否真的具有臨床顯著性也不好說。
無論從營養攝入還是生活質量的角度來看,堅固的牙齒都是優質生活的重要保障,但它與記憶力的關系目前還不明確,“拔牙影響記憶”的說法更是屬于對研究結果的誤讀。在很多情況下,拔除問題牙齒是必要的治療手段,不要因為擔心“影響記憶”而拒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