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兵 張小杭 陳啟福等

摘要:為篩選出適合在福建廈門及周邊地區種植的太空四季豆品種,首次引進太空架豆,以當地農家自留種為對照,調查了參試品種的生育期、經濟性狀、抗病性、品質、產量及效益。試驗結果表明,太空架豆結莢期長、產量高,比對照增產57.4%,商品性、抗病性表現良好,豆莢纖維含量低或無,屬無筋架豆,耐老化,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太空架豆;引種;福建廈門
中圖分類號:S64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6)08-0064-02
福建省廈門市屬溫帶亞熱帶氣候,蔬菜種植面積大,是東南沿海蔬菜主作區和出口重點區域,產品不僅能滿足廈門當地市場需求,還銷往廣東、浙江、上海等地。為了豐富當地優質四季豆品種資源,為當地農業增產增收,首次引進太空四季豆新品種——太空架豆進行品比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宜廈門乃至周邊地區種植的太空四季豆,同時為進一步引種試驗及推廣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太空架豆,由甘肅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甘肅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以當地大面積種植的農家自留種為對照,由廈門鮮惠民貿易有限公司提供。
1.2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內林村的廈門鮮惠民有限公司蔬菜種植基地進行。基地3 a沒種過豆類,土壤為赤紅壤,肥力中等均勻,0~30 cm耕層土壤含有機質1 820 mg/kg、水解氮80 mg/kg、有效磷318 mg/kg、速效鉀133 mg/kg,pH值5.9,由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檢測。
1.3試驗設計
每個品種為1個處理,每處理4次重復,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小區面積32 m2(8 mx4 m)(含溝),邊行設保護行1畦2行。播前結合整地,每1 hm2施入煙葉酵素酶有機肥29 985 kg、復合肥7 496 kgo采用起壟覆膜方式栽培,壟面寬80-100 cm,壟溝寬25 cm,壟高25~30 cm。2015年10月3日穴播,每壟播種2行,行距60~70 cm,株距25~30 cm,每1 hm2種植120000株。12月20日收獲結束。
1.4試驗方法
田間觀察記載供試品種的生育期、經濟性狀,從架豆成熟時按小區單收記錄產量,并進行耐儲藏試驗,檢測抗病性和品質指標。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品種生育期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2個品種生育期相差較大,同時播種,太空架豆比對照出苗期快2 d、抽蔓期快3 d、盛花期快4 d、結莢期快7 d,營養生長期較短,提前7 d進入生殖生長期。結莢期長是太空架豆高產的重要原因之一。
2.2不同品種經濟性狀、抗病性及食用品質比較
①經濟性狀比較從表2可以看出,2個品種豆莢均為長圓條形;太空架豆豆莢顏色亮綠,對照淺綠;太空架豆莢面微凸,對照則較平;太空架豆豆莢較長,達26 cm,屬超長架豆,對照較短,為19 cm,為一般長度;太空架豆豆莢較寬,單莢質量為15.4 g,對照11.4 g;太空架豆豆莢纖維素極少或無,對照較多,太空架豆較耐老化,屬無筋架豆。
②抗病性比較田間觀察2個品種對病毒病、銹病、細菌性角斑病均表現為中抗。試驗期間,基本未發現以上各種病害侵擾,主要原因可能是試驗地周圍生態環境較好,溫濕度適宜,且試驗地3 a未種過豆類蔬菜,相似病菌少;農戶操作規范;使用了煙葉酵素酶有機肥,能夠有效分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質、增強植株抗病能力,抑制了土傳病害的發生。
③食用品質比較食品質量數據由廈門市食品科技研發檢測中心檢測提供。由表3可以看出,太空架豆的葉綠素含量、維生素C含量高于對照。
2.3不同品種產量及效益比較
太空架豆折合每667 m2產量為1 442.6 kg,比對照增產57.4%(表4)。
在肥力、人工投入相同的情況下,按收獲期市場價8元/kg計算,并扣除種子投入費用,太空架豆純收入較高,11 340.8元/667 m2。
3小結
本試驗結果表明,太空架豆綜合性狀表現最好,產量高,達1 442.6 kg/667 m2,比對照增產57.4%,增產明顯。太空架豆適宜在福建地區秋茬10月左右種植,結莢期長,單莢質量較大,豆莢長25~30 cm,維生素C、葉綠素含量較高,莢纖維含量極少或無,屬無筋架豆,失水較慢、耐儲藏,抗病毒病、銹病、細菌性角斑病,顏色亮綠,適合當地消費習慣,商品性好,口感好,在廈門及周邊地區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