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新
摘 要:研究目的:在武術進高校背景下,對武術俱樂部教學的現狀進行探析,從而探尋出其開展的具體情況,為后續武術的發展及武術俱樂部教學的實施提供參考性價值。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結果與結論:第一:武術俱樂部教學組織形式和項目單一,理論教學和武術文化的宣傳較少;第二:武術俱樂部教學場地、器械不足,各班級課程安排及時間規劃不合理;第三:武術俱樂部專項教師不足,難以滿足需要,新型項目教師外出學習、培訓機會太少;第四:武術俱樂部教學評價制度不完善,沒能跟上現代化體育俱樂部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武術進高校 武術俱樂部 教學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04—0079—03
從當今社會來看,武術這一中國傳統文化,呈現出較好的發展趨勢。如今,高校俱樂部已經成為我國高校體育思想的行為體現,也成為高校體育研究的載體和歸屬。因此,本文以衡陽師范學院為例,對開展武術教學采用俱樂部制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希望能為校園文化活動的豐富以及武術文化的傳承提供參考性意見。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衡陽師范學院西校區2014級、2015級非體育專業的學生和體育教師。
1.2 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文的研究需要,通過CNKI(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查閱國內外有關武術俱樂部教學的文獻、書籍,并對所獲資料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綜合。
1﹒2﹒2問卷調查法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和遵循有關問卷設計的基本要求,根據本研究的目的和內容,設計了兩份調查問卷,一份是《學生調查問卷》,共248份,采用紙質形式,其有效問卷230份,有效率為92﹒7%,其中男生99人,女生149人;另一份《教師調查問卷》有效問卷40份,有效率92﹒5%,其中男教師28人,女教師12人。
1﹒2﹒3數理統計法
對獲取原始數據進行計算機錄入,利用Excel2003對數據進行整理,采用統計軟件Spss17﹒0對有效數據進行處理和對比分析。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武術俱樂部教學組織形式分析
衡陽師范學院的教學組織形式是從學生的角度審視當前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根據網上選課、自由選課等方式,與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相結合進行分班授課制,這種選課模式的實施,加大了三者之間的相互溝通與協調。但是,學生的技能水平存在著本質性差異,這不僅加大了教師的教學難度,同時還使武術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據調查,武術俱樂部的課程實施階段,較少進行理論學習,教師只在教學前進行簡單的動作要領講解和示范。并且在課程的考核方面,教師只通過試卷考試和技能展示進行打分,這中考核方式并未能起到多大的成效。因此,該種組織形式加大了教師進行實踐的難度,同時使得學生對動作技巧的掌握也差強人意,這種現象的長期存在,制約了教師上課的效果與學生掌握動作的進度。
2.2 武術俱樂部學生參與情況分析
2﹒2﹒1武術俱樂部學生參與項目情況
從武術俱樂部項目選擇來看,包含有拳術、長短器械、對練等,其項目都具有形神兼備、內外合一之神韻。從學生參與項目情況來看(見表1),男生參與劍術、棍術項目比例較大,而女生參與防身術、太極拳項目較多。由此可以看出,器械類、拳術項目深受學生喜歡,同時這些數據也極力的反應出項目的選擇與個性人格特征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在武術俱樂部項目的選擇上,應多探索富有新疑的項目,在武術俱樂部項目開展上,應多選擇頻率高且實效性強的項目,同時加強武術專項教師的學習、培訓機會,從而提高其各項技能水平,為武術俱樂部教學提高有力保障。
2﹒2﹒2武術俱樂部學生參與積極性情況
武術俱樂部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有一定區別的,其是形成在傳統教學模式基礎上,教學項目更有針對性和豐富性,所以教學初期學生對武術俱樂部教學積極性很高,但隨著課程的過半,學生出現了疲勞學習的現象,所學知識不能消化,更不愿去上課,并有同學認為只要最后考試順利通過就好,所以失去了俱樂部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的效果。通過對衡陽師范學院參加武術俱樂部學生進行調查,將男女生相互比較,現象也同上所述,女生參與武術俱樂部的積極性低,每周完成2次武術俱樂部課程的人數中女生所占比例為23﹒8%,而男生則為12﹒0%,同時可以得出完成2次武術俱樂部課程的人數中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
2﹒2﹒3制約學生參與武術俱樂部的因子分析
根據表3數據分析可以得出,場館器材和運動氣氛是制約學生參與的最主要因素,分別為22﹒2%和19﹒0%。分析其因素,發展較為緩慢的場地器材條件和師資力量,造成現有條件難以滿足學生的運動發展和需求,嚴重阻礙了武術教學的發展,即使大部分學生每周都參與武術俱樂部,但是還有較多學生每周只參加一次,甚至還有一周一次都不參加,這現象的存在是由多方面因素所致。分析得出首先是由于大部分學生本身的體育意識不強,將武術俱樂部看成一個應付式課程,只求順利通過考核即可,沒有認識到武術俱樂部教學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的各種壓力因素,如學業壓力、考試壓力、就業壓力等,沒有足夠的心思和時間參加;還有另外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體育場館、體育設施不健全等外在因素,導致沒能滿足學生所需,既而制約其參與武術俱樂部。
2﹒2﹒4武術俱樂部場地設施情況分析
根據調查,衡陽師范學院的體育場館、器材供不應求,其中只有一個體操房,沒有正規的武術房,因課程安排原因武術俱樂部課程一般被選擇在體育館進行,而體育館包括四塊羽毛球場、一塊健美操場地和一塊體育舞蹈場地。因此,從課程安排來看,大部分同等課程都集中在一起,人數、班級較多,如遇下雨天氣,所有上課班級都簇擁在體育館內,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受到很大影響。另一方面場地與器材較為陳舊,造成學生參與武術俱樂部的積極性不高,并抑制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保證教學正常開展的重要條件則是場地、器材,為使武術俱樂部教學不斷發展和前進,必須有足夠的場地來給學生提供良好的體育鍛煉環境,
2﹒2﹒5武術俱樂部教師現狀分析
體育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同時也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武術教師的教學手段及知識結構直接影響著武術教學的效果和質量。衡陽師范學院武術教師以男教師為主,年齡大多數在25—35歲之間,武術教師隊伍專業技術水平不高,學歷也以本科為主,職稱結構以講師為主,學術氛圍不濃烈,科研水平不強,在各社科、自科立項項目較少,同時外出培訓學習機會較少。
3 對策分析
3.1 因材施教、差異教學
學生技能水平、身體素質之間均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進而導致教學形式分層不明顯,在武術俱樂部教學中則需要因材施教、區別對待,對不同技能水平的學生進行差異教學,而不同單項俱樂部也應該分成基礎教學、專項教學兩個不同的層次,教師也按不同的技能水平分層次教學,同時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技能水平選擇自己的教師,教師則按照自己班級的技能水平來設計教學大綱,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2 加強武術理論教學和武術文化的宣傳
在武術俱樂部教學和文化宣傳中,武術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教學效果,因此需要從根本上轉變武術觀念,以武術思想為中心,注重學生武術文化的培育,有效掌握武術理論知識,清楚武術俱樂部教學組織形式的重要性,同時每月進行一次武術理論學習,再同實踐相結合,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武術修養。
3.3 拓展新項目,加強學生參與武術俱樂部的活躍度
據調查顯示,學生參與武術俱樂部活躍度不高,其根本原因是俱樂部課程還在重復以往的武術項目,并且以常見武術為主,而學生在選擇武術俱樂部的項目上同樣具有傾向性,對傳統武術項目選擇較少。因此,為了加大學生的關注度和選擇性,可以拓展一些新型的武術項目,使課程設置跟上時代的需求,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同時使學生在學習壓力大的情況下,參加俱樂部課程放松身心,提高學習效率,從而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行為方式。
3.4 場地、器材的完善與改革
制約武術俱樂部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場地、器材不足,其根本原因是場地、器械的利用不合理。因此,編課管理者需要合理的編排課程,把同等項目、不同班級的俱樂部課程交叉安排,盡量不要安排在一個時間段。同時,學校可以開發一些社會性場地,與校外某些場館進行合作,形成長期合作關系,學校可以利用一些空閑的教室進行整改,拓展場地的利用率。器材方面,長短器械的使用率較高,則需要加強器械的管理制度,重視器材的保管,同時也需要加強和培養學生愛惜公共用品和保管器材的好習慣,為武術俱樂部教學的開展提供幫助。
3.5 加強師資力量
盡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需求是開展體育俱樂部教學的目的之一,但其前提是安排所開設項目的專項教師,而現高校武術師資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難以完全滿足教學的需求,特別是一些新興武術項目,所以要充分重視教師的調整與聘請,可采用兼職或全職的形勢進行招聘教師,改善師資隊伍的專業結構,提高師資隊伍的素質,充分利用學校已有的資源提升武術俱樂部教學的層次。
3.6 完善考核與評價制度
現階段高校實施考核的方法是期末考試計分制,這其中還包括身體素質和技能水平的考試,這與傳統的考試方法沒什么區別,也沒有太大的調整,使之失去了武術俱樂部教學的趣味性。武術俱樂部教學是一項新型的教學模式,在考核評價上也可以大膽的嘗試,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班上同學進行分組,根據本學期或本學年的教學內容進行自由組合和編排,最后按照一定的流程集體表現出來。老師則可以按照組里同學的當場表現與發揮進行評分,這種全新的考核評價制度既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同時還能營造出濃厚的武術運動氛圍。
4 結語
綜上所述,武術俱樂部教學現狀與預期之間所表現出來的緊張關系,對于未來武術的傳承和發展是及其不利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武術俱樂部教學現狀進行探析,探尋其中的不足與遺漏,進而提出寶貴建議,加強各方面的協調與管理,從根本上緩解現狀與預期之間的緊張關系,為武術俱樂部教學的發展和推廣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王龍飛,馬文國.傳統武術教育在普通高校的傳承與發展[J].搏擊·武術科學,2015(10).
[2]馬 輝.論普通高校武術套路課教學現狀與對策[J].搏擊·武術科學,2015(9).
[3]彭 軍.普通高校特色地域武術課程設想與探討[J].搏擊·武術科學,2015(9).
On the Present Teaching of Wushu Club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Wushu into Colleges
Liu Jianxin(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
Abstract:Aims of the study: on the back ground of Wushu into colleges, the paper does an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ushu club teachings, by exploring its concrete case which has carried out. So that the study is to bring up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for Wushu development and Wushu club teaching open in the future. Main research approaches: document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firstly, the organized form of Wushu club teaching is single and lacking the promotion of teaching theory and Wushu culture; secondly, Wushu teaching place and appliance is not enough; it is unreasonable on every class course arrangement and time planning; thirdly,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demands that Wushu club profession teacher shortage and new type project teacher lacking chances to learning and training outside; fourthly, Wushu club teachings evaluation system is incomplete, is fell behind the teaching model of modern gym clubs.
Keywords:Wushu into colleges Wushu club teac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