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烈鈞
學校文化是學校的生命與靈魂,是貫穿學校發展的命脈,是學校歷史與現實的集中呈現,是學校社會形象的闡釋。
一、學校文化的定位:麒麟文化
構建學校文化,必須有科學、明確的定位。沒有科學、明確的定位,學校文化建設必然是盲目的,學校文化的發展方向必然是模糊的;而有了科學、明確的定位,學校文化建設就會有章可循,學校文化的發展就會方向明晰。
學校文化品牌的定位,建立在自我診斷、自我反思的基礎之上,審視學校的優勢和劣勢,分析學校的歷史、現實和未來,盡可能在學校的歷史、現實和未來這三者之間找到著力點和平衡點。
學校文化的定位有四樣基本策略:A、繼承學校傳統B、傳承區域文化C、發展特色項目D、源之校長辦學理念,而且四個策略的定位策略具有順序性,呈現A〉B〉C〉D的次序。
根據上述SWOT分析,鰲頭中學的學校文化定位選擇“傳承區域文化”。任何地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進行學校文化品牌定位時,可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方文化資源。
1. 傳承區域文化的必然性。殷家莊古村落位于從化市城郊街東風村,此處民風淳樸,生活祥和,是廣州市的歷史文化保護區,也是從化市著名的古村落之一。而麒麟文化發展到近幾百年,更突出地表現為麒麟舞。從化城郊殷氏麒麟傳承脈搏清晰,迄今為止已是第 26 代。仁祿始祖在從化建立殷家莊后,多年子孫后代發展數百年后才發展起舞大獅頭,直到宣統初期,由東莞白石崗首次派殷桐相執教,十年后由殷林、第三任殷其山師傅舞大獅頭,最后宣統末期由第四任教殷水吉執教麒麟頭。從化的麒麟舞是東風村殷家莊特有的傳統舞蹈。2011年6月,從化麒麟舞成功入選廣州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5年3月11日3點30分,東風小學首屆可麒麟武術傳承班正式開班。作為東風村的唯一學校,繼承和發揚、發展這一鄉土文化,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
2. 無可替代的獨特性。麒麟與東風一脈相承的文化淵源。東風指春風,而春風,比喻恩澤,三國-魏·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暢春風,澤如時雨。”比喻恩德及人,“恩”是指愛護、保護“澤”的含義比較深刻,有寬廣無私的涵義而且比較長久的。這跟麒麟的文化內涵是相同的,麒麟是我國民間傳說中的神獸,早在周代就與龍、鳳、龜并稱“四靈”,且列“四靈”之首,是太平、吉祥的象征,麒麟文化發展到近幾百年,更突出地表現為麒麟舞,人們舞麒麟就是祈求得到麒麟的庇佑、保護,實現風調雨順,太平吉祥,麒麟對人的庇佑與保護,跟春風對人的保護與滋潤,是一脈相承的,因此麒麟文化作為東風小學的文化象征是具有無可替代的獨特性。
麒麟文化與我校文化在思想理念上和育人功能上的高度統一性與融合性,這是我校把麒麟文化做為主體文化的內在原因。麒麟文化的融入,必將使我校文化精神更具有歷史文化底蘊和地域文化特色。
二、“麒麟文化”的建設視角
近年來,東風小學教育發展迅速,蓄勢待發的番禺教育此時需要尋覓一個噴薄的閘口:它植根傳統,又緊連現代;它以物質文明為保證,正孕育著絢麗的精神文明之花;它無負嶺南首善之區的令名,正奮力創造珠江上品教化的碩果,這就是嶺南校園文化。同時,學校文化的構建必須根植于本土文化之中。嶺南文化的三大特質——“創新”、“包容”和“務實”,為構建具有嶺南特色的現代學校文化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礎。
多年來我校一直持續開展傳承麒麟文化的活動,麒麟及其精神滲入師生的行為習慣, 運用嶺南文化務實、開放、兼容、創新的文化特質,重新審視學校的麒麟舞等系列活動,深挖其背后的文化特質,培養學生包容、務實、團結、堅毅、敢為人先的嶺南精神,增強學生全面發展且富有特質的綜合素質,讓麒麟文化體系在學校真正落地生根,推進從文化自覺到自強自立,構建與世界先進的文化教育思想理念對接又用中國風骨嶺南風格表現出來的擁有充分話語權的教育模式,從而促進學校教育教學沿著科學的軌道實現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三、學校文化核心的解讀
潤德至善,潤之以德,仁以至善。潤,隱含著東風小學無痕跡的教育思想:上善無痕,潤物無聲。“潤”,跟“東風”同義,“東風”即“春風”,比喻它如和風細雨,自然無痕,有潤物無聲之妙。意味著東風小學倡導一種無痕跡的教育理念,強調感染,強調熏陶,強調浸潤,強調潤物細無聲,強調用心靈喚醒心靈,強調以情感去啟迪情感,一如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教師的教育教學意圖越隱藏,教育教學效果就越明顯。德,麒麟之德,就是仁愛之德,是東風小學教育態度。麒麟,是“仁獸“,“不屢生蟲,不折生草”,“威而不猛”,“設武備而不用”,意思是說,麒麟心懷“仁受”之德,雖然頭上有角,形象威嚴,有攻擊萬物的能力,但是從不輕易攻擊別人,它甚至一舉一動都很謹慎。從不踐踏草木,傷害生靈,可以看出麒麟是“仁獸”具有仁愛之心。至善,至,就是到達,善,最完美,指的是最高境界。至善,至善,是一個目標,一種追求,是儒家所指的人的道德修養得到的最高境界。對于老師來說,就是以麒麟之仁德去為基礎,以滋潤、滋養等無痕的方式去修煉自己及潤育他人;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以仁德來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我,以至達到自我實現,追求至高境界。
澤人若水,恩澤被物,潤物無聲。澤人,澤,是麒麟之庇佑,是東風小學教育的理念。人,麒麟庇佑之人,指一切好人。麒麟與龍神、風神、龜神,在古時被稱為四靈獸,中國認為麒麟是圣物,靈物。麒麟用途非常廣泛,包括招財松子、鎮宅辟邪等,歸納起來都是對人的庇佑與保護,逢兇化吉,因此,概稱之:澤。澤人,就是恩澤、恩施于一切好人,甚至是社會、國家。若水,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于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細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無色無味,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無所滯,它以百態存于自然界,于自然無所違也。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