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海灣四國的發展困局與轉型之路

2016-11-19 00:50:03李靖云
文化縱橫 2016年4期
關鍵詞:發展

李靖云

自今年1月2日沙特處死什葉派教士奈米爾之后,整個海灣地區都陷入了連鎖效應般的區域對抗。首先是伊朗民眾沖擊沙特大使館,1月4日,沙特宣布與伊朗斷交,將教派沖突掩飾下的國家沖突直接擺上桌面。作為海灣合作組織的主導國家,沙特此舉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巴林宣布和伊朗斷交,阿聯酋宣布將與伊朗外交關系降為代辦級,科威特和卡塔爾宣布召回駐伊朗大使,幾乎一夜之間,整個海灣陷入了一種相對緊張的氣氛。作為世界油氣的主要產地,海灣地區是土豪國家的代名詞。去年開始的油價斷崖式下跌,海灣國家又首當其沖受到沖擊。一方面經濟壓力巨大,另一方面政治空氣緊張,在歐亞大陸腹地,波斯灣地區是維持繁榮與穩定,還是會走向對抗、緊張和衰落呢?1月20日到2月4日,筆者走訪了處于沙特和伊朗之間的海灣四國,親身感受其緊張氣氛,但異乎尋常的是整個地區基本保持了平和與安定。這一片處于沙漠和海洋之間的荒瘠之地,同時也是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地區,核心問題并非是政治站隊,而是“發展”。用中國人熟悉的話來說就是,地區來之不易的安定團結依賴于發展。

統一的伊朗和分裂的阿拉伯世界是海灣地區幾千年的政治常態

逼仄的轉型之路

Gulf(海灣),國際社會因歷史習慣稱其為波斯灣,而阿拉伯國家則堅稱其為阿拉伯灣,故而一般國際討論僅稱其地理名稱“海灣”。名不正則言不順,從命名權的爭奪可一窺此地區的歷史糾纏。從族群分布看,海灣的東西兩側目前都以阿拉伯人為主。但在政治地理上,海峽西側從北到南為7個阿拉伯國家,東側則是伊朗轄屬的富有石油的胡齊斯坦等以阿拉伯人口為主的省。統一的伊朗和分裂的阿拉伯世界,一直是海灣地區幾千年的政治常態。筆者此番訪問的就是處于這樣一個夾縫中的四個阿拉伯君主國,卡塔爾、巴林、阿聯酋、阿曼。得益于石油帶來的財富,四國都是全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國家。多哈機場一降落,就能體會到這種“土豪”氣息,異常寬大豪華的航站樓,充分體現了“沒有什么不可能”的海灣領導風格。按照卡塔爾的發展計劃,多哈機場將占整個城市面積的三分之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場。但對于天然氣儲量雄踞世界第三的卡塔爾而言,修建超大機場并非是簡單的炫富,而是君主主導的龐大發展規劃。油氣是真主賜給穆斯林的禮物,建設一個世界的中心城市,則是這些君主的現世功業,航運中心就是走向世界中心城市的關鍵一步。從國際政治看,海灣國家都是小國,但從國際航空業版圖看,海灣國家個個都是超級大國。狹小一地集中了卡爾塔航空、伊蒂哈德航空和阿聯酋航空,這三家世界前十的大航空公司。建設世界最大的機場,不獨是多哈的計劃,迪拜和阿布扎比都在修建世界最大機場的道路上奔跑。如此集中的投資,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些國家急于擺脫單一油氣經濟的內在焦慮。“全面實現經濟多元化”,這是筆者短暫訪問中聽到最多的話。就在筆者訪問過程中,阿聯酋聯邦最高委員會正在內陸沙漠的酒店召開特殊國務會議,商討石油時代結束之后怎么辦。雖然政治空氣緊張,但至少在表面看來,油價下跌遠比處理與伊朗的外交關系重要的多。

但從區域比較來看,這條轉型道路并不輕松。今天迪拜常常被當作海灣油氣國家經濟轉型的樣本,但事實上迪拜所走過的道路,巴林早已走過。被稱為“海灣地區最早實現經濟多元化國家”的巴林,其麥納麥港仍然是海灣至今唯一的自由港。借助黎巴嫩內戰的機會,巴林很早就取代貝魯特成為中東金融中心。而作為地區航運中心,巴林的海灣航空公司一度是中東最成功的航空公司。鮮為人知的是,今天阿聯酋航空的成功,就是建立在挖角海灣航空的基礎上。當今迪拜雖然是整個地區商品貿易的中心,但是巴林消費品展仍然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貿易展。雖然轉型路上未必有先后,但巴林走這條路成功了嗎?

如果以GDP估算,油氣在巴林GDP的占比已經下降到20%以下,這被巴林官方和世界視為經濟多元化的成就,也被認為是轉型成功的標志。但是換個角度看,今天油氣收入仍然占到巴林政府收入的80%以上。油氣收入下降,政府收入隨之大幅度下降,經濟多元化,并不意味著政府收入的多元化。作為海灣地區最早開發油氣的地方,巴林的油氣資源已經下降到每天10萬桶(包括沙特的5萬桶以“共同開發”名義的贈予),卻依舊是維持國家運轉的最基本收入來源。表面上看,海灣各國都是自由經濟,政府沒有什么稅收。但與其說這是貫徹自由主義經濟,不如說這是傳統社會運作的結果。巴林仍然保持著一個傳統的阿拉伯社會的政治機制,政府沒有什么成型的稅收財政系統,財力十分有限。受益于油氣資源的開發,國民在短暫的幾十年中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享受了極高的福利待遇。而一旦油氣收入下降,福利則難以為繼。對海灣油氣國家而言,經濟多元化不僅意味著經濟上要多產業發展、保持繁榮;更大的挑戰在于政府收入要多元化,不能靠單一油氣收入。當然這一挑戰對本地民眾而言也是成立的,富足的生活不能僅僅依靠油氣。

旅游度假中心、會展中心、航運中心、金融中心,以這樣四個中心為方向的轉型,巴林可以說是先驅,迪拜在路上,卡塔爾乃至阿布扎比剛開始。但是目標如此一致,道路就相應逼仄不少,甚至會導致惡性競爭,這點在航空業已經顯現出來了。唯一在轉型道路上取向不同的是阿曼,作為傳統的海上強國,阿曼把制造業和航運業發展作為自己的方向。為此,阿曼設立了杜庫姆經濟特區,定位是工業制造。不僅給予30年免征任何稅費的優惠條件,甚至為此邀請了在工業園設計運營異常有經驗的新加坡團隊,對整個經濟特區統一管理。但對于沒有建立工業傳統的國家而言,走制造業的道路是另外的一種艱辛。勞動力體系的搭建,縱深市場的培養,生產鏈的確立,都不是海灣的單個國家能做到的。

海灣國家“發展”的意志更多來自于王室領導者而非民眾

從“和平與發展”到“發展與和平”

筆者回程之后,恰好中東和東北亞兩處都出現了新的緊張氣氛, “和平與發展”是否還是時代主題的疑問不僅在學術界,資本市場的從業者也發出同樣的疑問。僅從目標理解,和平與發展可以作為任何時代主題。所有的民族、國家、宗教都希望和平發展,然而正是太多種的“和平與發展”才造成了不斷的沖突。不同主體間的“和平與發展”存在著不可通約性,投資者有切實的體會,學者也有各自的論述。但就筆者對海灣地區的觀察而言,本地區關于“和平與發展”的理念至少與中國人有某些共通之處。問題在于借助什么來實現何種和平,獲得什么樣的發展結果?

除了幾個大國之外,海灣小國在地緣政治上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停戰阿曼諸國”。從阿拉伯帝國到奧斯曼帝國,這一地區的封建君主在近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封君不在了。伊斯蘭封君的權威喪失,導致這些小封建君主最后選擇加入了英帝國的保護國,達成了這個碎片地帶最初的和平。隨著一戰二戰的民族獨立浪潮,海灣小酋長國也紛紛建國,而這一英帝國治下的和平也被作為政治遺產保留下來。這一和平的維持,既有來自美國繼英國的“保護”,其實也有地區地緣環境的特殊原因。長期的對峙與不穩定是海灣地區大國的常態,伊朗革命、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顛覆與沖突幾十年來都沒有停止過。本地區的兩個傳統重要大國,伊拉克毀于戰爭,伊朗受制于制裁。沙特是地區目前的主要力量,但由于宗教的原因并不能在經濟社會發展上起到有效的示范作用,同時作為恐怖主義的襲擊對象,安全情況也不讓人放心。如同世界歷史的普遍規律,當地區大國遭遇各種問題,夾縫中的小國反而呈現出了經濟社會的繁榮。巴林、卡塔爾、阿聯酋以及阿曼,由北到南的這樣一片狹長的邊緣地帶,也是動蕩地區的繁榮地帶,其中既有油氣資源開發的偶然,也有政治環境的必然。

動蕩的地區環境,需要一個安定的緩沖地帶。開放的市場體系、自由的資本環境、便捷的航運物流、相對和諧的社會環境,以及發達的基礎設施,都是沖突各方所需要的。上世紀70年代黎巴嫩內戰,巴林趁機取得了大量集中在貝魯特的金融業務,發展成休閑度假和金融服務中心。兩伊戰爭之后,迪拜趁機成為了對伊朗的貿易港口,海灣戰爭之后,進一步取代海灣北部的港口,成為海灣航運的核心。阿拉伯之春之后,中東大幅震動,又有大批埃及、敘利亞、利比亞、突尼斯等地的富豪來到海灣。地區動蕩不斷給海灣四國帶來發展機會,加之自身的發展意志,支撐起了旋風般的快速發展。

迪拜的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下有一句迪拜埃米爾穆罕默德·本·拉希德的原話,“The word impossible is not in leadersdictionaries”,某種程度上,這體現了海灣國家領導人的執政風格。筆者的老友,阿聯酋文化部高級研究員柴紹錦博士將其概括為“貝都因風格”。海灣阿拉伯國家,雖然都是一個民族,但其分支復雜,不過王室家族都出自貝都因部落,政治的行為模式和文化標準仍然是貝都因式的。“如同沙漠風暴,來的時候會非常激烈,但是過去之后,可能立刻歸于平靜,什么都沒有改變”。在海灣國家的政治中,領導人的個性常常會帶來驚世之舉,但是個人的突破未必會帶來一個系統的變化。依托于石油財富,海灣國家有非常強大的意志與力量支持“發展”,但“發展”更大的支撐則是領導人的意志。不同于中國上下同心的“發展主義”,海灣國家的發展更多是王室領導者的“發展”。民眾參與的是享受石油財富帶來的巨大收益,對于開眼看世界并沒有足夠的熱情和準備。統治者的雄心和遠見,與民眾的恬靜與安逸正好形成對比。對于民眾而言,安享真主賜予的財富,善盡一個穆斯林的義務即可。但對于統治者而言,國家不僅要做一個避風港、緩沖地,更要成為區域發展的帶動者,唯有此才能保證本國的影響力繼續,維持自身的繁榮。天際線不斷提高雖可以引人注目,但要真正成為領導者,則需要長期折沖樽俎的努力。環顧整個大中東地區,埃及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長期經濟不景氣,阿拉伯之春后更是元氣大傷,已不復中東第一大國之位;敘利亞和伊拉克長期內戰之后,已經政治碎片化。本地區有能力的大國,無疑以沙特和伊朗為首。沙特不僅坐擁豐富的油氣資源,同時作為伊斯蘭圣地所在地,有獨一無二的號召力。但是沙特政治上的封閉取向,長期的政教不分,并不能給其他國家提供發展榜樣。而作為波斯帝國的繼承者,伊朗保持了強大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但經濟被制裁多年,缺乏地區號召實力。宗教上什葉派和政治伊斯蘭共和國模式,又導致伊朗的理念和道路無法被普遍接受。

相對于這些有各種缺陷的大國,海灣小國相對開放的政治社會態度,積極推動經濟發展,使其發展模式更被世界認可。但是,從被世界認可到成為區域發展的樣板,兩者間仍然有一個極大的跨度。安全上要成為美國的伙伴,經濟上要成為伊朗的伙伴,政治宗教上要和沙特站在同一戰線。對于領導人而言,保持三者之間的微妙平衡非常重要。在沙特和伊朗的直接對抗下,海灣小國基本都是選取了務實態度,除了在財政上仰沙特鼻息的巴林宣布與伊朗斷交,其他國家最激烈的態度也僅是降低外交關系為代辦級。保持一種平衡,是海灣小國的底線。伊朗解除制裁是對本區經濟發展最大的利好消息,雖然海灣小國長期以來都是伊朗借以維持對外金融貿易的通道,但是否會成為伊朗經濟重振的橋梁,這是未來需要證明的。至少目前看來,從發展模式上,巴林、卡塔爾、阿聯酋和阿曼都無法提供給伊朗一種可以直接借用的模式。

中國和海灣,某種不期而遇

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中國在海灣是無處不在的。有著30萬華人常駐的阿聯酋自不必講,卡塔爾剛剛舉行了“中國制造展”,多哈的標志性建筑多哈塔是中國建筑集團承建的,阿曼杜庫姆經濟特區專門建立了中國工業園。事實上在過去的15年中,既不是傳統的反帝反殖的戰友埃及,也不是有著戰略協作關系的伊朗,而是中國與海灣國家聯系最為密切。這既是一種意外,也是一種必然,雙方共享了一個“和平與發展”。

世界上最大的購物中心迪拜Mall,幾乎每個門店都有中國導購,黃金裝裱的阿布扎比國王酒店,號稱世界唯一的八星級酒店,每個房間都配有中國管家服務。這些都是超出中國和海灣國家設想的,可以說是一種意外。過去十多年的石油繁榮,海灣產油國上上下下都握有大量的收益,針對這一人群的消費,才有了迪拜Mall和王宮酒店的對外開放,高端優良的服務,很快吸引了富起來的中國人。石油和天然氣的最大供給者和最大購入者,以終端消費的方式再次相遇了。這一遭遇說明中國與海灣實際上有著深入的經濟聯系,同時也有著更多的潛力可以繼續挖掘。

如同中國游客在海灣國家隨處可見,中國制造和中國企業也更為密集的出現。華為當仁不讓,在海灣已經是中國的代表了,筆者親見迪拜王室成員也使用華為手機。從石油開發、建筑工程發包,再到電信設施的鋪設隨處都可以找到中國企業的影子。15年前,中國在多哈喜來登酒店簽訂入世協議,多哈回合開始時中國入世。過去15年中,中國與海灣國家共同推動了全球化的進程,這似乎帶有某種宿命感。這一宿命是基于同一個“和平與發展”的理念,作為過去一輪美國主導的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中國和海灣歷史性地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在物理世界中,三角形是最穩定的,但是國際聯系中,這種基于第三方導引的聯系是否足夠強大呢?特別是英國退歐,美國川普崛起所帶來的全球化引力不足,退潮已成必然趨勢的大背景下,中國和海灣現有的經濟聯系機制對雙方商人和企業而言是否能夠提供足夠支持?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比起隨處可見的Citibank和HSBC,以及穿梭于高端寫字樓的歐美律師、高級經理人和各種專業人士,中國和海灣的關聯度顯得比較低端。再如比起占本區域人口一半以上的印巴孟非外部勞力相比,中國和海灣的聯系顯得更加單薄,不成系統。海灣國家帶有鮮明貝都因風格的崛起,使得中國和海灣快速而熱烈地建立了深切關聯。但如何維持?把不期而遇變成長期的伙伴,這并非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從貿易角度看,中國和海灣之間的貿易量非常之大,但大量是中間品貿易,作為終端呈現的中國商品并不多。不同于滿街的豐田車、隨處可見的三菱電機,除了華為、中興、三一等企業之外,中國企業并未在海灣形成自己的銷售網絡。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建立自己的品牌已經不易,要使品牌和商品揚帆出海則更加困難。靠低價打開市場,確實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國際貿易過程中的本地銷售代理的法律、會計、保險等相關服務能力不足,企業不能在銷售和訂單管理環節增加附加值,只能選擇“薄利多銷”的簡單策略。海灣最大的日產銷售終端是超市,家樂福隨處可見,能與之抗衡的本土超市LULU則是印度穆斯林商人優素福· 阿里所創,目前排名世界零售的213位,年銷售額為42.5億美元。而在日用百貨生產制造居于世界第一的中國企業,銷售方式仍然是義烏小商品城模式。即使是在商務部引導下開發,為中國企業服務的龍城,其運作模式和一般的小商品城也并無二致。溫州式的小商品銷售模式,仍然是中國企業進入海灣市場的主要途徑,只是這一模式的邊際收益正在加速下滑。可以想象,如果莫迪所謂的“印度制造”計劃實施順利,印度人在海灣中東的龐大銷售終端,會很快把印度制造送到消費者手中。

走出“發展”的困局

筆者訪問海灣四小國期間,正好習近平以中國國家元首的身份訪問了海灣兩個對峙大國沙特和伊朗。中國國家元首的訪問,更大程度上被當作一種商機,特別被視為是對伊朗解除制裁之后“一帶一路”發展倡議的具體布局。筆者見到很多將此作為利好消息的華商和阿拉伯商人,討論如何加強海灣貿易中轉中心,加強對伊朗貿易,乃至于在伊朗推動建立龍城。雖然新的機遇就在眼前,但是如何改善目前中國-海灣的貿易結構,改進經濟聯系,即使是滿懷信心的從業者對此的憂慮也溢于言表。“賺更多的錢”作為一個發展目標,在海灣地區無疑是可以和世界通約的。

無疑,從大周期看,油價大幅度下跌,世界總需求下降,中國和海灣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新常態”。巴林經濟發展委員會首席經濟學家Jarmo Kotilaine為巴林銀行家雜志秋季號撰寫專文《中國經濟轉型對海灣合作組織意味著什么?》即這樣總結:中國經濟發展轉入一個新階段,意味著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關系也將發生變化。從油氣和普通商品的貿易轉向何種經濟關系,對海灣國家而言,這是非常需要答案的問題。油氣開發帶來了快速致富,但是并未帶來經濟整合。而油氣開采帶來的貧富差距,對于伊斯蘭社會是難以容忍的。對于這些小國而言,油氣資源充足的時候,尚能維持經濟活力,但是油氣時代結束之后,甚至僅僅是油價斷崖式的下滑,其后果都不可想象。巴林推動經濟多元化本土化多年,但是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加之本地區政治上的長期對抗,使經濟上小國獨富的局面難以維持。謀求經濟整合,似乎是海灣國家一致的訴求。“海灣合作組織”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近年來異常的活躍,這是地區經濟整合熱情的一個反映。這樣一個大背景下,能帶來地區經濟的整合發展,就會備受重視。海灣各國對中國,以及“一帶一路”發展倡議的熱情,正是這一邏輯下的反映。Jarmo Kotilaine文中即認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歐亞基礎設施開發,三百多個項目,對于處于亞非歐三大陸十字路口地帶的海灣國家而言,有著極大的意義。

從“一帶一路”到亞投行,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區域經濟的整合,中國官方提出的這一宏大發展遠景,體現的實際是發展中國家的痛點。但在官方方案之外,經濟聯系還需要怎么深化?這更是現實中亟須解決的痛點,而中間品貿易的改善又是最為直接的需求。從企業角度而言,品牌產品銷售所需的相關服務更多。華為的無處不在背后是華為相應的貿易服務無處不在,律師、會計、審計、代理商等等的相關服務網絡的完善,為產品品牌的建立和銷售打下了堅實基礎。而對中小企業和大量日常消費品而言,建立這樣的服務體系和終端銷售體系是高成本的事情,但同時也是中國進一步擴大、深化海外市場的關鍵。四處開花的龍城項目,方便了貿易商落地,但是義烏小商品城的運營模式顯然對產品相當成熟的中國企業而言遠遠不夠。

貿易的痛點在于相關服務的搭建,但對中國和海灣的深層經濟需求需要更深層次的考慮。海灣地區是世界資本最密集的地區,阿布扎比一地的投資基金就有上萬億美元規模,是世界排名第二的主權投資基金,大量的油氣財富使得這些國家有充裕的資本四處尋找投資機會。因中東地區長期的沖突,以及“9·11”事件后對阿拉伯資本的嚴厲審查和高門檻準入,導致大量的阿拉伯資本集中投資相對便利的海灣,特別是迪拜。對于資本而言,尋找投資機會是本能需求。無論是從中國經濟未來的布局來講,還是從中國經濟真正建立影響力而言,海灣都是中國金融業發展的機會。而作為發展中國家,找到長期有效的投資機會,深化雙方的信任,更需要依靠金融家的努力。中國工商銀行中東中心的總部即可眺望世界最高樓哈利法塔,在卡塔爾標志性的多哈塔里,宇宙行也建立了中東第一家人民幣清算中心。中國金融和中國制造都走到了市場前臺,但對中國金融而言,更大規模的“走出去”,有多少機遇,就會有多少挑戰。

深化貿易服務和金融市場的參與,是具體市場貿易過程中的操作。不管是貨物市場、服務市場還是資本市場,市場的整合到底還是一種商務活動。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細節的問題從來都要從更宏觀方面入手。不管是從經濟角度還是從地區安全角度,海灣對中國都有更為重大的意義。在炮火連天,恐怖襲擊四起的中東,海灣地區長期保持了安定。雖然從稟賦條件上講,海灣四國都不足以成為影響地區發展的決定性大國,但是這并不妨礙這些國家成為引導地區發展的關鍵小國。但是這種引導力量的建立,必須要有相應的外部力量的合作推動。從經濟條件來看,這一地區毫無疑問都是富裕的國家。但從來沒有被視為發達國家,開發油氣資源致富,并不能帶來系統、持續的發展能力。這不僅是海灣油氣小國面對的挑戰,也是整個發展中國家普遍遭遇的問題。

傳統國家被拖入現代世界,處處碰壁,無法適應,對中國人而言這并不陌生,對海灣阿拉伯人也同樣熟悉。如何合作探索自身發展的方式,應對挑戰,是越來越迫切的問題。相比較周邊不穩定的大國,面對發展,穩定的小國顯然更有機會。除迪拜為代表的經濟發展模式之外,阿曼正在開發的“杜庫姆經濟特區”對中國可能更具合作開發的意義,這很大程度上也體現了未來的趨勢。政治經濟學意義上的特區,推動產業更替,從資源開發到人力培養,對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中國不僅有經驗,并且擁有在區域比較中占有優勢的產能。未來中國很有可能推動海灣小國進一步發展成為區域的關鍵小國,與此同時也完成中國深化市場的實際需求。所謂順應世界潮流的“發展”,從應對“現代遭遇”到形成一種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才能算真正走出發展的困局。

(作者系本刊特約撰稿人)

猜你喜歡
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產前超聲發展及展望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脫貧發展要算“大賬”
紅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48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身擔重任 更謀長遠發展
中國衛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2
推進醫改向縱深發展
中國衛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3:54
談發展
它會帶來并購大發展
創業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99手机在线视频|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第一区| 红杏AV在线无码|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97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视频色图|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 91|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中文字幕 91|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五月婷婷导航|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无码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热久久国产|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 久久91精品牛牛| 色综合激情网| 69av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熟妇丰满人妻| 91www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影院|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先锋资源久久|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精品少妇三级亚洲|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欧美成人h精品网站|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论坛| 亚洲成人免费看|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青青草原国产|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国产麻豆另类AV| 2021国产精品自拍|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成人一区在线|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99热亚洲精品6码| 久久综合干| 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