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順新

摘要 通過采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玉米雜交組合品質性狀和穗部農藝性狀與產量的關系。結果表明:百粒重與產量之間的關系是最密切的,其次是籽粒容重,它們的灰色關聯度分別是0.702 3和0.689 9;然后對產量影響的性狀依次是粗脂肪含量、行粒數、粗淀粉含量、賴氨酸含量、粗蛋白含量和出籽率,它們的灰色關聯度分別是0.632 6、0.624 4、0.605 8、0.595 5、0.593 0和0.537 0。
關鍵詞 玉米;品質性狀;農藝性狀;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4-0027-01
玉米是遼寧省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同時也是鐵嶺市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其在當地農業生產和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1]。玉米群體的產量、玉米品質性狀和穗部農藝性狀是由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探索不同性狀對產量影響的主次關系,對于玉米群體改良和選育玉米自交系有重要意義。侯建華等研究表明,玉米籽粒的蛋白質含量、粗脂肪含量與單株產量存在著極顯著的負相關關系[2];陳 燦等研究結果表明,8 個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關聯度大小順序為穗粗>百粒重>穗行數>禿尖長>出籽率>株高>穗長>穗位高,其中穗粗、百粒重、穗行數對產量的影響較大[3]。通過試驗分析不同雜交組合品質性狀和穗部農藝性狀與其產量的關系,從而為這些雜交組合親本的品質性狀改良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2014年冬在海南測配的雜交組合A1、A2、A3、A4、A5、A6、A7、A8。
1.2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8個處理,以每個雜交組合作為1個處理,3次重復,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小區種植為6行區,小區行長5 m,株距、行距分別為0.30、0.60 m。
1.3 測定項目
成熟后收獲中間4行進行測產,然后計算出產量;測產時,隨機選取10穗進行考種,測定其行粒數、百粒重和出籽率等農藝性狀。籽粒容重、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粗淀粉含量和賴氨酸含量等品質性狀委托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沈陽)測定[4-5]。
1.4 分析方法
運用DPS7.05版本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試驗數據分析[6]。
2 結果與分析
2.1 數據處理
根據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要求,鑒于不同性狀的單位不盡相同,如籽粒容重的單位是g/L,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粗淀粉含量、賴氨酸含量和出籽率等性狀的單位是%,百粒重的單位是g,產量的單位是kg/hm2等,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變換。同時以產量為母序列,品質性狀和穗部農藝性狀為子序列進行數據處理,從而得到不同性狀跟產量之間的灰色關聯度。
2.2 灰色關聯度分析
通過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發現各性狀與產量之間的關系密切程度是不同的。可以看出,百粒重與產量之
間的關系是最密切的,是影響產量的最主要因素,測配時,應盡量選擇百粒重較高的自交系;籽粒容重與產量之間的灰色關聯度是0.689 9,其與產量之間的關系也是較為密切的,從而選育自交系的時候選擇容重高的自交系,這樣更容易測配出高產的雜交組合;對產量影響的性狀依次是粗脂肪含量、行粒數、粗淀粉含量、賴氨酸含量、粗蛋白含量和出籽率,它們的灰色關聯度分別是0.632 6、0.624 4、0.605 8、0.595 5、0.593 0、0.537 0。因此,在做基礎材料和選育自交系時,重點選擇百粒重較高和籽粒容重較高的材料,這樣才能更容易測配出有高產潛力的雜交組合。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百粒重與產量之間的關聯度最大,在玉米雜交組合篩選試驗中,首先盡量選用百粒重較重的雜交組合,其次要注重選擇籽粒容重較高、粗脂肪含量較高和行粒數較多的雜交組合,而對于粗淀粉含量、賴氨酸含量、粗蛋白含量和出籽率等性狀可以適當放寬條件。
產量是有很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個復雜數量性狀,不同性狀對產量影響的密切程度一直是玉米育種者關心的重要方向,而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是一種能將很多對玉米產量影響的性狀都考慮進來的,并能對不同性狀對產量影響的大小區分出來,從而為玉米育種提供了一種有效方法。由于不同的研究材料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會產生一定的差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進行多年多點的試驗,從而為不同雜交組合進一步應用提供較為全面的理論支持。
4 參考文獻
[1] 陳爾冉,孫巍.不同玉米品種農藝性狀與產量的關系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9):75-76.
[2] 侯建華,鄭紅麗,楊麗君,等.玉米種質資源品質性狀與主要農藝性狀相關性分析[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71-74.
[3] 陳燦,林秀芳,陳勤平,等.普通玉米高產品種產量與主要農藝性狀的灰色關聯度分析[J].湖南農業科學,2015(3):15-17.
[4] 李北齊,趙蘇維,王貴強,等.玉米雜交組合產量相關因素的灰色關聯度評價[J].玉米科學,2006(2):44-46.
[5] 彭忠華,楊曉容,戴保威,等.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在玉米雜交組合篩選中的應用[J].貴州大學學報(農業與生物科學版),2002(2):79-82.
[6] 劉祥久,姜敏,李哲,等.玉米品質性狀配合力研究[J].雜糧作物,2004(5):25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