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泉生 賈良 姚杰峰 沈有松

摘要 為加快嘉興市秀洲區新品種的推廣應用,確定新品種在嘉興地區適宜的播種期,該試驗采用相同品種不同播期的直播栽培技術,綜合農藝性狀、經濟性狀、產量等因素,確定常規稻和雜交稻不同品種間合適的播期,結果表明:甬優12盡管產量較高,但熟期遲,結實率低,籽粒中不飽滿粒多,出米率低,不適宜在嘉興地區種植;甬優538產量高,莖稈粗壯不易倒伏,早播可提高結實率,增加產量,因此甬優538在嘉興直播栽培,播種期應安排在5月,最遲不超過6月初,這樣既能獲得高產,又不耽誤下季作物的栽培。
關鍵詞 雜交晚稻;常規晚稻;不同播期
中圖分類號 S511.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4-0033-01
秀洲區地處浙北杭嘉湖平原,自然條件優越,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是浙江省糧食主產區,現今耕作制度以晚稻+大小麥、晚稻+春花作物等兩熟輪作制為主。糧食生產是傳統優勢產業,晚粳稻栽培在糧食生產中占重要地位。據統計,2015年全區糧食播種面積3.08萬hm2,總產量達21.06萬t。該試驗以晚粳稻的主栽品種作為試驗對象,連續2年采用分期播種和直播栽培技術,通過調查作物生長期內各個時段的生長發育進程,依據水稻的生長發育規律,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的建議和應采取的技術措施,確定不同品種在直播栽培條件下的適宜播種期[1-5],為農技部門制定相應的技術措施提供理論依據,為全年糧食的穩產增產提供技術上的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供試雜交晚稻品種2個:甬優12、甬優538;常規晚稻品種2個:嘉58、秀水134;以秀水134作為對照品種。播種期分為4組:5月27日、6月3日、6月10日、6月17日。采用直播栽培技術,每個播種期設2次重復,種植小區面積為40 m2。用種量為雜交晚稻15 kg/hm2,常規晚稻30 kg/hm2。用肥水平、防病治蟲、管理方法等栽培措施同當地大田生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表現
2年試驗表明,常規稻不同播種期對產量影響不大,整體是早播產量略高,遲播產量略有下降,同年變幅最大為9 243.0~9 844.5 kg/hm2,相差601.5 kg/hm2,最小為9 325.5~9 075.0 kg/hm2,相差250.5 kg/hm2。2014年嘉58遲播產量為10 060.5 kg/hm2,反比早播(9 621 kg/hm2)高產,產量相差439.5 kg/hm2。而雜交稻早播產量明顯高于遲播,產量變幅最高為10 585.5~8 973.0 kg/hm2,相差1 612.5 kg/hm2,最低為10 399.5~11 275.5 kg/hm2,相差876 kg/hm2。
2.2 農藝性狀
生育期表現:同一年份相同品種播期越早生育期越長,遲播生育期縮短。常規稻最大變幅為153~163 d,相差10 d,雜交稻最大變幅為172~161 d,相差11 d;相同播期2015年比2014年成熟期明顯推遲,相同品種間最大相差9 d,最小相差4 d,平均6.4 d。這是因為2015年在整個水稻生長季溫度要比常年同期偏低2 ℃,雨量偏多,特別是在孕穗成熟期,連續多日的陰雨導致日照時數明顯偏少,造成灌漿緩慢,成熟期推遲。抽穗期同品種同播期不同年份間差異不大,最多相差3 d,不同播期表現為早播早抽穗遲播遲抽穗;植株高度常規稻和雜交稻表現一致,基本是早播高遲播矮。
2.3 經濟性狀
成穗率變化上,常規稻和雜交稻表現相同,2年趨勢基本一致,早播成穗率高,遲播成穗率低;結實率上常規稻不
同播期2014年差異不明顯,2015年早播高遲播低,而雜交稻不同播期差異明顯,越遲播結實率越低;穗形上不同年份間相同品種差異不明顯,早播略大遲播略小;千粒重方面,雜交稻和常規稻不同播期間無明顯差異。
3 結論與討論
2014年嘉興氣候條件屬正常年份,雨水調勻,光照充足,有利于水稻生長發育。2015年跟往年同期相比,雨量偏多、溫度偏低,因此2015年的試驗數據跟正常年份有較大差異。綜合分析常規稻在嘉興地區的直播栽培,播種期彈性較大,從5月下旬至6月中旬均適宜,瓜茬田可延遲至6月底播種,播后管理措施得當,能獲得較高產量。目前中熟晚粳嘉58在嘉興秀洲區占有相當大的種植面積,該品種高度適中,耐肥抗倒,分蘗較強,成穗率和結實率高,穗中粒小產量高,米質優,直鏈淀粉含量低,米飯香軟可口,是當地常規晚粳稻的主栽品種之一。雜交稻由于生育期長,在成穗率、結實率上不及常規稻,如果成熟期提早遭遇冷空氣更易影響產量。甬優12盡管產量較高,但熟期遲,結實率低,籽粒中不飽滿粒多,出米率低,不適宜在嘉興地區種植;甬優538產量高,莖稈粗壯不易倒伏,早播可提高結實率,增加產量,因此甬優538在嘉興直播栽培,播種期應安排在5月,最遲不超過6月初,這樣既能獲得高產,又不耽誤下季作物栽培。
4 參考文獻
[1] 高榮村,陸金根,李鵬,等.光身軟香米新品種嘉5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J].中國稻米,2014(2):74-75.
[2] 俞海松,程勤海.優質稻嘉58直播田不同播種量及播期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5(7):35-35.
[3] 童相兵.甬優12高產栽培技術探討[J].寧波農業科技,2010(4):26-28.
[4] 胡紅強.雜交晚稻甬優12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4(3):40.
[5] 李產祥,賈世燕.雜交晚粳稻甬優538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種業,2013(10):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