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斌彬

摘要 研究50%氟啶胺懸浮劑防治鐵皮石斛灰霉病的效果,結果表明:50%氟啶胺懸浮劑對鐵皮石斛灰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50%氟啶胺懸浮劑1 500倍稀釋液防效最佳,連續3次施藥后14 d調查的防效為98.1%,50%氟啶胺懸浮劑2 000倍液處理區和2 500倍液處理區的防效次之,其連續3次施藥后14 d調查的防效分別為89.7%和83.2%,明顯優于對照,可作為蘇州市防治鐵皮石斛灰霉病的首選藥劑。
關鍵詞 50%氟啶胺懸浮劑;鐵皮石斛;灰霉??;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 S435.67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4-0113-01
鐵皮石斛為蘭科石斛屬植物,是我國名貴中藥材,具有滋陰益精而生津,補虛勞而清虛熱,被譽為滋陰盛品。隨著保護地面積的不斷增加,鐵皮石斛灰霉?。˙otytis cinereapers)發生逐漸加重[1-3]。為了明確50%氟啶胺懸浮劑對鐵皮石斛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特進行該試驗,現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吳江區松陵鎮神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八坼基地的溫室大棚內進行。
1.2 試驗藥劑
50%氟啶胺懸浮劑(福帥得),由日本石原產業株式會社生產,市售;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藍貝),由四川成都科利隆生化有限公司生產,市售。
1.3 試驗作物及防治對象
供試作物為鐵皮石斛,品種為神元一號,為三年期成株。防治對象為灰霉病。
1.4 試驗設計
根據藥劑種類及濃度,試驗共設5個處理,即50%氟啶胺懸浮劑1 500倍液(A)、50%氟啶胺懸浮劑2 000倍液(B)、50%氟啶胺懸浮劑2 500倍液(C)、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D),以清水作空白對照(CK)。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20.0 m2。
1.5 試驗方法
分別于4月2日、4月12日、4月22日噴霧共3次(每隔10 d噴1次),采用長江—10A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進行。常規噴霧,施藥時灰霉病正處于盛發期,用藥量為450 kg/hm2。于5月6日(第3次藥后14 d),采取5點取樣法,每點定點調查4叢植株,每叢5株進行定株掛牌標記,每株在下部葉調查5片葉,共500片葉,調查病葉數,按照陸致平等[4]的方法進行分級。試驗結果經反正弦平方根轉換后用Duncan′s新復極差統計法進行生物統計,比較各處理之間藥效的差異顯著性。同時,觀察試驗藥劑對鐵皮石斛的安全性[5-6]。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處理A 防治鐵皮石斛灰霉病的效果最佳,連續3次施藥后14 d調查的防效為98.1%,明顯優于處理D的防效(54.3%),表現差異為極顯著;連續3次施藥后14 d調查處理B、C的防效分別為89.7%和83.2%,均明顯優于對照,與對照之間表現差異為極顯著。
3 結論與討論
該試驗結果表明,50%氟啶胺懸浮劑對鐵皮石斛灰霉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明顯優于對照農藥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對鐵皮石斛沒有產生不良的副作用,同時對鐵皮石斛紅蜘蛛和葉斑病均有很好的兼治效果。鑒于此,建議在田間灰霉病發病初期要及時用藥,用藥濃度以2 000~2 500倍液為宜,注意在葉片正反面噴霧,藥液用量為450~600 kg/hm2。
50%氟啶胺懸浮劑吡啶胺類殺菌劑,其作用機理是線粒體氧化磷酷化解偶聯劑。通過抑制孢予萌發、菌絲突破、生長和孢子形成而抑制所有階段的感染過程。氟啶胺的殺菌譜很廣,其效果優于常規保護性殺菌劑[7-8]。對抗苯并咪唑類和二羧酰亞胺類殺茵劑的灰葡萄孢有良好效果。耐雨水沖刷,持效期長[9]。
4 參考文獻
[1] 吳文革,曾日秋.鐵皮石斛的特征特性及大棚栽培新技術[J].東南園藝,2015(1):69-71.
[2] 席剛俊,趙桂華.鐵皮石斛栽培技術概況[J].安徽農業科學,2011(32):19740-19742.
[3] 李桂鋒,李進進,許繼勇,等.鐵皮石斛研究綜述[J].中藥材,2010(1):150-153.
[4] 陸致平,張海根,顧海兵,等.異菌脲防治蔬菜灰霉病的藥效試驗研究[J].現代農藥,2002(5):34-35.
[5] 郭春榮,陸致平.新型殺菌劑對番茄病害的防效研究[J].上海農業科技,2009(5):101.
[6] 黃國洋.農藥試驗技術與評價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7] 寧沛恩.容縣鐵皮石斛病蟲害發生情況及防治措施初報[J].廣西植保,2012(2):20-23.
[8] 宋喜梅,李國平,何衍彪,等.鐵皮石斛人工栽培主要病蟲害防治[J].安徽農業科學,2012(32):15697-15698.
[9] 曹琦,王學平.藥用鐵皮石斛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15(1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