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霞
摘要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越來越大。本文介紹酒泉市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必要性及優越性,概括其對農作物生產的作用,并進一步提出了當地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發展措施,以為酒泉地區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 人工影響天氣;氣象災害;農作物生產;甘肅酒泉
中圖分類號 P4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4-0215-01
干旱、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對農作物生長危害較大,而人工增雨作業是科學抗旱減災的一項主要措施。近年來,酒泉市積極開展人工增雨(雪),減少和改善了干旱對農作物生產等的影響。今后應進一步認識人影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人影工作規章制度、完善投入機制、完善技術支撐體系,加強政府領導及多部門參與和支持,積極發揮人影作業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1 酒泉市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必要性及優越性
酒泉市位于甘肅省西北部,總土地面積19.4萬km2,屬于典型的季風性氣候與大陸性干旱氣候類型,年平均降水量為42~150 mm,降水量年變率大,且空間、時間分布差異大,降水量隨著緯度的增高和地勢的降低而減少。近年來,祁連山區雪線上升明顯,冰川消融加快,低海拔的川區年降水量相對變率增大,冬春季降水顯著減少,近20年中來水總量減少近20億m3,年均1億m3,使天然綠洲的供水量大量減少。水已經成為制約酒泉市發展的最主要因素。為減少和改善干旱災害對農作物等的影響,最有效的方法是充分利用人工影響天氣手段,開發空中水資源,實施人工影響天氣降水,大面積增加降水量,增加戈壁沙漠、濕地、內陸河流來水量,使得地表、地下水增加,減少干旱氣候帶來的危害。
酒泉市年平均陰天日數43.9~94.4 d,>0.1 mm的平均降水日數21.04 d,一年有5%~12%的時間可開展人影作業。據氣象部門研究,輸入祁連山區的水汽總量中只有14.5%成云致雨或留在該區域上空,其余85.5%的水汽成為“過路水”,可開發水資源量潛力較大。一年中有12%~25%的時間可在祁連山區實施人影作業;在河西走廊至祁連山區一帶,存在明顯的水汽輻合中心,說明這一區域內非常有利于水汽的堆積,也具有很大的人工增雨(雪)潛力。
2 人工影響天氣對農作物生產的作用
2.1 抗旱增雨,保障農業生產
酒泉市是全國良種小麥生產基地,也是棉花、玉米和瓜果蔬菜種植基地。農作物主要生長發育關鍵期為6—8月,如果該時期高溫干旱天氣持續時間較長,庫塘、河流水量下降,會導致正處于生理需水高峰期和關鍵期的植株缺少水分,長勢差,葉片卷曲、萎蔫、干枯,嚴重干旱可致植株死亡,影響農作物最終產量和品質,造成農業經濟巨大損失。氣象部門可在春、夏干旱時期,抓住有利時機及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有效增加土壤墑情,促進農作物生長[1]。
2.2 人工增雪
人工增雪作業通常在冬、春季實施。利用人工降雪后,可明顯增加酒泉市冬、春季降水量,減輕越冬作物凍害面積,增加冬、春庫塘需水量和土壤墑情,有利于當地春播生產的開展,并有效防御春季森林火災的發生[2]。2014年2月6日,酒泉市及時把握有利天氣進行人工增雪作業,區域內過程降雪量達0.7 mm,農田內增加降水量約7 005 kg/hm2,有效增雪減輕了旱情壓力,對農田土壤保墑、春季作物播種等起到了良好作用。
3 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發展措施
3.1 充分認識人影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來,酒泉市干旱、冰雹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水資源趨于減少,土地沙漠化嚴重,農作物產量波動較大。積極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開發利用空中水資源,有利于緩解干旱、防雹促進農業生產,增加水資源,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氣象部門人影辦要充分認識人影工作的重要性,加強工作經驗總結,完善工作機制,努力提高人影工作水平和效益[3]。
3.2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完善投入機制
堅持“安全、科學、高效”的工作原則,建立長期、穩定的投入機制,加強地方財政投入,將人影作業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充分吸納社會資金力量注入,對于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地區,要進一步加大對人工增雨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健全人影作業安全制度,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彈藥安全管理臺帳,完善炮點安全設施,積極開展星級站點創建工作,推進人影作業固定炮點標準化建設,為構建人影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加強對作業人員的崗位培訓和作業設備的管理,嚴格操作程序,保證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及時、安全、有效。
3.3 不斷完善技術支撐體系
將人工影響天氣業務融入酒泉市氣象業務大格局,基于基本的氣象監測、預報、信息資料業務進行布局和建設,建成監測預報準確、作業設計與決策指揮科學、作業效果評估客觀、業務布局與分工合理、業務運行流程清晰的,并與其他氣象業務協調發展的現代化人工影響天氣業務技術體系;構建功能先進、保障有力、效益突出的服務體系;形成管理科學、運轉協調的管理體系和結構合理的人才保
障體系。
3.4 加強政府領導,多部門參與和支持
充分發揮地方政府部門在人工影響天氣組織、協調和領導作用,將防災減災工作作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大事來抓,結合酒泉市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和完善有效工作協調機制,增強防災減災意識,加大防災減災工作力度,明確工作任務和職責,落實各項措施,保障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順利開展,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然災害對酒泉市農業生產的影響。
4 參考文獻
[1] 劉月玲,王秋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應用[J].北京農業,2015(9):229-230.
[2] 向業勛,鐘軍,申雪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的作用及發展[J].北京農業,2015(6):52.
[3] 王丹,王開磊.氣候變化對我國農業生產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中州學刊,2009(3):69-71.